<p class="ql-block">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那是一份相思;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那是一份承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那是一份修为;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那是一份告诫。</p> <p class="ql-block">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如深山流水般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文化遗香,流于心间,为了推动广大师生阅读经典,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体系,4月22日,福山区全体传统文化教师伴着春末夏初的清凉,参加了山东省“中华诗教”主题联盟“迎世界读书日”线上研修会。</p> 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p class="ql-block"> 在此次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之前,我区教研中心针对本次活动向各校进行了有条不紊的部署安排。相信在本次教研会中各校的传统文化教师定能收获颇丰。</p> <p class="ql-block"> 文化为传承,书籍为载体。对于本次活动,福山区各小学更是积极组织老师们参加会议,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p> 理念引领,启思践行 <p class="ql-block"> 山东省教科院研究员李文军博士与诗教联盟主持校、威海高新区田村小学林秀芳校长分别以:“‘悦’读诗书---谈引领学生‘悦’读的方法”和“小楹联开启大‘悦’读”为主题进行理念引领。</p><p class="ql-block"> 两位老师分别以“悦”字为基础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讲解。从我们对阅读的渴求,到“悦”读的困难,再到“悦”读的引导;从楹联兴趣的激发,到楹联最终开启的大“悦”读成效。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悦”读诗书的乐趣,并对大“悦”读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p> 引领示范,润物无声 <p class="ql-block">《联诗中的乘法》——程淳</p> <p class="ql-block"> 程淳老师在课堂上用联诗与乘法教学相融合来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联诗中发现数学信息,并引导<span style="font-size:18px;">学生用数学的角度来重新看待古诗文。</span>新的情境教育,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无处不在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月迹》——吴冬丽</p> <p class="ql-block"> 吴冬丽老师的《月迹》从“走进经典,寻找文中月”,“引经据典,品读诗中月”,“知人论世,感悟心中月”这三个板块推进。天上之月本有诗意,吴老师在诗意中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体会月亮的动静之美。在浩瀚的诗词长河里,带领孩子感受“童趣月”“相思月”“哲理月”,体会不同作者笔下的月亮蕴含的温暖、思念、壮志等感受。</p> <p class="ql-block">《趣识楹联》——于会忠</p> <p class="ql-block"> 珠连妙对,万古尤传风雅趣;珍语佳句,千年仍飘翰墨香。于会忠老师以对对子、读春联等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形式,带领同学们进入有趣的楹联世界,欣赏诗中联,品读趣联事。本堂课既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楹联文化的魅力,又激发了同学们积极探索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更是增加了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p> <p class="ql-block">《古诗词与数学》——郝文静</p> <p class="ql-block">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独特瑰宝。在郝老师的课堂中,当数学遇上古诗词时,却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不论是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的数字量词直观,还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简单几何嵌入,都让我们真切的体会到了数学与古诗文融合的“简洁美”,“几何美”和“奇异美”,这让数学变得更有灵性,也让诗歌变得更有意境。</p> <p class="ql-block">《李家有才女,清雅照人间》——于秋艳</p> <p class="ql-block"> “自是花中第一流,怎奈愁情恨悠悠。漱玉飘香天地间,独领风骚万古流。”于老师用她那极具感染力的朗读,读出了一个天真烂漫而又刚毅不屈的女子;诵出了一个充满闺中愁情而又不乏雄壮之气的巾帼。更是让我们看到了李清照往事如烟恍然如梦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尤春华</p> <p class="ql-block"> 尤老师的这堂课体现了文化理念的传承,课堂中利用各种手段让学生主动积累与运用,有意识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课堂环节紧紧相扣,内容上有深度,有广度,形式上有韵味,有趣味。刘老师的整堂课以“壮”字为线索,层层铺垫,入情入境,在延伸阅读佳作中拓展壮思,彰显了刘老师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和积淀。</p> <p class="ql-block">《古诗两首》——王静</p> <p class="ql-block"> 王静老师执教的《古诗词两首》是结合学校古诗词特色研究项目开发的传统文化与语文学习整合的儿童情趣主题的诗词教学课例,通过对同一主题不同作者的古诗进行比较学习,感受不同风格的诗词文化,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诗词积累量,体会诗词表达的情感并学习留心观察生活,学习用古诗词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古诗词的魅力。</p> 潜心学习,精益求精 <p class="ql-block"> “百尺竿头思更进,奋蹄扬鞭育新人。”在本次“中华诗教”主题联盟“迎世界读书日”的线上研修活动中,我区各校教师边学边思边规划,研修活动虽已结束,但大家定能以更加饱满的学习热情,投入到诗词的教学研究中去!</p> <p class="ql-block"> 而也正如耿成义主任所说的那样:“提起传统文化,就想到生欢喜心,增亲近感,发文化力。”诗词化人,文言流芳,通过本次线上研讨会,我区传统文化教师定会在这诗意福山,慧教诗词勤育人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