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2年4月22日下午2:30听了李政涛教授的讲座《走向高质量教育时代的好课》。李政涛教授是的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李教授的整个讲座没有演示文稿,他一边讲述,一边灵巧地在键盘上敲打出课题,一个个关键词句,便随着他的讲述和手指的敲打,不断出现在大屏幕上,深深的吸引着听课的每一位教师。</p> <p class="ql-block"> 李教授要求一堂好课中首先要做到“五实”: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p><p class="ql-block">1.“扎实”--就是要做到有意义、能走出课堂和走进课堂。</p><p class="ql-block">2.“充实”--要做到有效率的。</p><p class="ql-block">3.“丰实”-一要做到有生成性。</p><p class="ql-block">4.“平实”--是常态下能炼人、养人的课。</p><p class="ql-block">5.“真实”--每一堂课都应该是有缺憾的、有待完善的课、有发展空间的课。</p> <p class="ql-block"> 其次,对于一堂好课中的“清”,李教授从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p><p class="ql-block">1.清晰学生。</p><p class="ql-block">2.清晰内容:关注学生课前和课后收获。课前要思考:教师为什么要教?教的理由是什么?学生为什么要学?</p><p class="ql-block">课后要思考:</p><p class="ql-block">(1)想教什么和实际教了什么的差异?</p><p class="ql-block">(2)教了什么和学生实际学到或</p><p class="ql-block">学会了什么的差异?</p><p class="ql-block">3.清晰目标。</p><p class="ql-block">4.清晰方法。</p><p class="ql-block">5.清晰指令。另外,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良好习惯,这是一种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 一堂好课中的“细”,李教授重点从小组合作学习的设计细节来展开讲述:学会合作、合作的前提条件、合作人数、合作时间、分组形式、分工、发言规则、语言表述、评价反馈、组际互动等15个方面都讲的面面俱到,听李教授对每一个细节的分析后,让我们豁然开朗。</p> <p class="ql-block"> 另外,一堂好课离不开学生的“深度学习”,让学生的学习真实的发生,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意义,有深度的情感教育。反思我们的课堂,也一直强调要上好融合课,还相差甚远。李教授不仅提出跨学科融合,还提出了跨时空的融合和五育融合的观点和理念。</p> <p class="ql-block"> 听了李教授的讲座,我们收益匪浅,让我们对“什么是一堂好课”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让我们以后如何“上一堂好课”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和目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