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的中国大地风起云涌,中美、中苏关系进入紧张阶段。1月,中法建交,2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传达石油工业部关于大庆石油会战情况的报告的通知》,全国工业交通战线掀起了学习大庆经验的运动。2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大寨之路》的报导,并同时发表社论,全国农村掀起农业学大寨运动。5月《毛主席语录》出版。8月,毛泽东在17日和20日,先后谈到,要准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侵略战争,现在工厂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备战。此后,三线建设正式开始。8月20日,父亲不远万里从中山大学毕业分配来到山西太原,(参见拙文《我的父亲:一》)接着来到晋南师专报到,正式成为中文系的一名老师。<br> 9月1日,根据刘少奇夫人王光美从1963年11月至1964年4月在桃园大队蹲点的经验,中共中央转发河北省抚宁县桃园大队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经验总结。11月24日,中共中央转发天津小站地区夺权斗争的报告,并发出《关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夺权斗争的指示》,肯定了这种先解决领导权问题,再解决经济上“四不清”问题的做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也就是“四清”运动,由试点转向全面铺开,成了全党全国的一项中心政治工作。“四清”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渐渐进入高潮。山西师范学院(1964年10月晋南师专更名为山西师范学院)校党委书记张波平带领20余名教师和中文二年级(6315班、6316班)全体学生参加洪洞县“四清”运动,历时近10个月。中文系参加的教师有:我的父亲、黄玉銮、曾顺旺、潘家懿、潘忠印、傅毓钤、张福生、尚毓英等人,进村前先后进行了长达 50 多天的集训, 搞阶级教育和思想革命化。开始时的集训地点在临汾师范学校,(后划拨为山西师范学院校址,即贡院街1号) 由于那里的住宿条件太差, 不久就转移至临汾解放路小学,在经过集中学习、队内批评与自我批评之后,父亲一行奔赴洪洞县曲亭公社董庄(此董庄非彼董庄也)开展“四清”运动。四清,在农村中最初是“清账目、清仓库、清财物、清工分”, 后统一为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后期从经济清查变为阶级斗争,最终发展成“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关于“四清”的是非对错,在此暂不作评价)<br> 11月初的晋南,秋天慢慢淡出岁月的轮廓,唯有菊花开得正灿烂,黄的似金,粉的若霞,红的像火,白的如雪。虽无春意之闹,却也沁人心脾,自有气定神闲的气度。《礼记》曰:“季秋之月,鞠有黄华”,在这纷闹的人世间,菊花自有菊花的选择,“菊花自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初出茅庐的父亲,心洁如菊,自然把党的任务——“四清”,看做最重要的工作。<br> 1964年11月24日,父亲来到董庄住在村西贫农小组长张春发家中,父亲住的是一间小房子,刚刚经过修理,炕上糊的泥都还没干,窗格也新贴上了白纸,房间打扫的干干净净,春发的父亲张大爷还给拿来了一盏煤油灯。第一次躺在北方的炕上睡觉,父亲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脑子里满是如何开展工作的念头,都说“夜寒衾重”,而此时盖在身上的被子竟也有了一丝燥热。其实,这床被子还是从中山大学毕业带过来的,用了多年已经硬如铁板,下乡之前,专门重新弹了一次,却也暖和不了多少。棉胎弹好之后,中文系6315班张春芳和赵美虹两位姑娘主动帮父亲重新缝好被面,春芳姑娘还说以后有什么缝补的东西都可以找她,6316班李慧英姑娘还问有袜子需要补吗?五六十年后通过父亲发黄的日记,我仍能感受到当年北方姑娘的爽朗和热情扑面而来。当你的思维在时间和空间中不停切换的时候,恍惚间觉得有时人的离去甚至比时间还快。窗外,夜已深沉,万籁俱寂,只有北风仍旧不甘寂寞的不停地扣着窗棂,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四清”运动注定要在每个人的心上刻上不同的犁沟。特别是洪洞县是全国“四清”重点县,刘少奇、王光美、中共中央组织部安子文部长都来此检查工作或蹲点,因此洪洞的“四清”工作比别的地方开展得更深入,产生的震动也更大。<br> 当年中文系6315班同班姐妹30年后重聚大同(推断时间为1999年,不知其中有没有张春芳阿姨,左一为赵美虹,右二为邓平) 工作组对“四清”的认识仍有不少分歧,父亲认为应一切从实际出发,只有不断发现新矛盾,分析新矛盾,才能充分掌握当下的农村阶级斗争规律。要注意工作方法,仅依靠贫下中农是不够的,还必须有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在扎根过程中,要文、要细、要准,把革命的热情与科学的求实精神结合起来,稳步前进。今天看来,作为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能有如此见地,实属不易。在整个董庄“四清”工作中,父亲始终实事求是,决不搞冤假错案,没有确凿的事实,就不辞辛苦,自己反复调查,对犯错误的村干部和村民,始终抱着帮扶的态度,受到村民们的广泛欢迎。 四清运动:山西省临汾地区所辖人民公社从宽处理大会 山西省临汾地区所辖人民公社四清运动斗争会 山西省临汾地区所辖人民公社四清运动革命大批判专栏 四清时期山西省临汾地区农村 “四清”的生活是很艰苦的,队员们都是与村民“三同”,即 “同吃、同睡、同劳动”,父亲吃的是“派饭”,“派饭”一般都是派到贫下中农家庭,第一次吃棒子面窝头是在韩子甲家,父亲吃不惯,吃的很少,老乡过意不去,第二天做了面条(村民称为“稀罕饭”),父亲暗想决不能给老乡增添困难,无论自己有什么难处均能忍受。北方的农民淳朴而热情,派饭到张春茂家时,他的媳妇武东兰每天都烧好洗脸水送来,这也启发了父亲,因为中午社员在地头休息时没有热水喝,父亲便借来钢钎,挖了一个灶,又去水渠挑来清水,用刚从地里拔起的棉花秸秆作为燃料,秸秆还没干透,燃烧起来,随着哔哔啵啵的声响,升起缕缕浓烟,飘浮在田野上。锅盖的边沿,开始冒出白色的水蒸气,不一会锅盖便轻微的跳动起来,正午时分第一锅水开了,社员们都到地头来,一边休息,一边就着开水吃干粮,没开水时,干粮嚼起来很困难,现在有了开水,社员们吃的特别香,他们纷纷夸赞起父亲。<br> 田野上,白杨树早已落光了叶子,唯有柏树傲然矗立,青郁苍翠,远远望去,如浮雕一般。无边的棉田,已到了收获的季节,饱满的棉桃,朵朵绽开,袒露出洁白的心房。秋风拂过白棉,又飘向天上的白云,也许它正纳闷,为什么白云一会儿在天上,一会儿又在地上呢?寥廓的天空,人字形的雁阵,队队飞过,也许它们来自外蒙古草原,也许来自俄罗斯的贝加尔湖畔 ,大自然把一切都安排得有条不紊,丝毫不理会人世间的纷扰。<br> 数不清的动员会、批判会,数不清的材料总结,以及队史、村史、民兵史的撰写,占据了父亲几乎所有的时间,摘棉花、挑粪、担煤、运粮、喂猪 ,父亲也一样不落。在田里劳作时,姑娘们问父亲“凉快吗”?(当地方言意为:冷吗?) 父亲回答说:“不凉快”。姑娘们顿时笑作一团。 北方姑娘大胆而热情,时值青春,一旦熟络之后,便无任何顾忌,父亲讲的粤语也被她们视为外国话,还要父亲专门讲给她们听。北方农家生活与岭南差异很大,农家院里的菜窖,父亲一开始还以为是水井,红薯种植的方法也不一样,南方为块茎种植,北方是芽种。收割小麦时,父亲以为驾轻就熟,谁知割麦与割稻完全不一样。渐渐地村民们和父亲之间没有了隔阂,不再抱着惧怕的态度,父亲了解到很多真实的情况。“四清”结束返校的时候,很多老乡都依依不舍,妇女们都说“苦了你们,吃的都是粗粮,新麦刚收,还没尝一口,就要走了”,有位房东大婶,还把父亲的照片挂在相框里,引来不少村民过来观看。 <br> 酝酿了几天的寒冷之后,1964年12月1日,董庄的第一场雪终于在夜里悄然而至,轻盈的雪花飘舞着、旋转着,来到屋顶、草堆、树桠和池塘,寒树梨花飞雪,远山银蛇蜡象,雪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给大地涂上统一的色彩。 夜深雪重,野狼的噑叫不时从村外传来,大半夜都不曾停息。第二天一早果然村里的猪羊被咬了,黄鼠狼也不时的来凑热闹,看看能不能偷个鸡啥的。父亲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开始准备一些书目的阅读,有意识地为未来的教学工作做准备。和父亲一起在董庄的6315班姑娘邓平热情、开朗,她从旧报纸里找来一些诗歌,于是父亲、潘家懿老师、邓平师生三人在简陋的窑洞里开始了他们的诗歌朗诵会。窗外雪落无声,屋内炉火正旺,今夜朗诵的是柯原的《西沙群岛组诗》:<br>轮船驶去了,<br>朝着明亮的北斗;<br>轮船驶去了,<br>华灯溶入银河的光流·······<br> 三人轮流朗诵,最后集体朗诵,父亲24岁,邓平22岁,潘家懿26岁,三个年轻人激情四射的声音溢满了整个窑洞,煤油灯把他们的影子投射在墙壁上,影影绰绰。不在画楼桂堂,没有分曹射覆,更无春酒暖心,只有一腔豪情满襟,年轻的心和祖国的脉搏分秒不差。邓平满脸绯红:“我要去看海!”站在金色沙滩上,椰风阵阵,海浪朵朵,姑娘的心此刻早已飞到那波涛浩渺的南海。 <br> 西沙群岛 洪洞的雪景 1965年6月30日,“四清”工作基本结束,早饭后工作队全体同志到曲亭合影留念。(万能的互联网,谁有此照片啊?) 7月2日 父亲在村民刘艮生家吃了最后一顿派饭,村民们纷纷来送行 ,李成玉拿了一包油炸馍非要我父亲收下, 刘艮生也推辞父亲给他的饭钱、饭票,父亲坚持不拿任何东西,饭钱、饭票也一文不少的照付,“两袖清风出村”,父亲做到了。“有空的时候就来董庄玩啊!” 陈玉花大婶红了眼眶。 <br> 嘎斯51型卡车启动了,麻雀在槐树枝头叽叽喳喳、蹦来蹦去,村里的土狗也纷纷跑了出来。依依不舍地摇着尾巴。麦收已结束,一个个麦秸稇还在地里,落日熔金,夕阳之下,大地更加壮丽、辽阔。坐在卡车厢里,邓平唱起了《汾河流水哗啦啦》,董庄那难忘的日日夜夜又再一次涌上父亲的心头, 鸿鹄展翅千万里,莫忘当年四清时。汾河无言,可还记得当年的少年郞。 <br>(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br> 邓平:1942年生于襄汾县。1969年毕业后分配到临汾西郭煤矿.后调至临汾中级人民法院工作至退休。<br> <p class="ql-block">“文革期间”照片被盗,只好从网上找了一张曲亭工作队的照片,其中也有山西师院部分师生(父亲所在董庄工作队肯定也是同一时间在此拍摄)</p> 前苏联嘎斯51型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