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张麦收场上的合影照片,是石家庄栾城县东尹村1975年4月10号,第一批插队落户知青中的七位姑娘,她们在麦收时的合影。47年后,2022年4月10日,这七位姑娘除了两个在外地的以外,他们又相聚在一起,纪念她们那个青春岁月的时代,和这张不平凡的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75年在东尹村麦场上,留下了这一代人的青春岁月,这七位女知青充满了自然之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她们的笑容太甜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2年4月10日聚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18年五一,也是为了纪念4月10日下乡的日子。这几个姑娘也去了东尹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现在她们都老了,但是她们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那个时代,奉献给了她们插队的农村这个广阔天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94年知青聚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00年知青回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插队时画的东尹村女孩,这个女孩我回村去看她,她也变老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当年插队时我画的速写,(图一~图四,画的是当年知青生产、生活、友谊情景。图五是知青房东大娘,图六是村小学的学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插队时画的国画知青,那个年代的审美观点一定是这种四方大脸,透着红光而且背着一个草帽,像现在美白了皮肤的淑女小姐的形象是不行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个高中毕业生到农村去和农民种地,了解种粮食是那样的来之不易,体会农民这个最苦阶层的苦累到底对不对?这种吃苦的经历对一个年轻人的人生有没有好处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毛主席说,知青年到农村去,毛主席说让我们扎根农村一辈子,七九年的时候,我们知青点儿就撤了。当时回来欣喜若狂,可算回了城了。不管单位怎样,所有的人总算都能找个工作。又成了城里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随着我们这个城市的扩张,我们插队的那个村现在已经成了三环内了,最近城中村改造,一个村民就能分上好几套房子,一下他的收入就超过了我们的多少倍。后悔没有听毛主席的话,扎根农村一辈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条线路公交车都通东尹村</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