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网格不是一个新词,它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它的发展和建设与我国推动创新城市治理,促进基层共治密不可分。2003年,北京市东城区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创新城市管理模式课题组,对《依托数字城市技术创建城市管理新模式》课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2004年,网格化管理在北京市东城区率先实施。这便是网格的由来。</p> 自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爆发以来,网格化管理的地位日益提升,作用同样显而易见。通过网格化的细化分工,我国率先在全世界打造出了“线上+线下”双结合的疫情信息防护体系。同时,由于网格的特有基层属性,在疫情管控期间,也对民生保障及服务发挥了巨大作用。现在的网格化管理,已经从单纯的基层服务形式向兼具基层性与专业性的专项服务手段转变,顺其自然地与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步调一致。这是网格化管理的另一个可喜成果。 乘风街道作为让胡路区基层治理的排头兵,于2013年,率先开展网格化管理的筹备工作。于2014年打造了极具治理实用性的 “党政网格”与“民政网格”。2019年,在政法委牵头下,乘风街道将专属“党政网格”、“民政网格”、“综治网格”以及“城管网格”进行整合。使得基层治理网格化布局在域内初具规模,集成“服务功能、管理作用、公益活动、应急处置”四大项功能于一身,打开了基层治理的新局面。 <font color="#ff8a00">“小网格”有“强领导”。</font><br>乘风街道的网格管理,采用“由上至下,点线相连”的特色方式。由街道接收市、区的统一部署,以会议形式传达至各社区书记,社区书记与网格长对接,确保上级指示滴水不漏。<br> <font color="#ff8a00">“小网格”有“大智慧”。</font><br>乘风街道的网格建设,以大数据信息及属地原则为基础。首先根据数据,统筹街道域内人员信息,建立人员底账,并持续进行更新,使得“服务有针对性,管理有明确性”;分配、选用网格长、网格员,一方面以才具为基础,同时坚持就近服务原则,利用网格长、网格员现有的群众基础与对环境的熟悉性,促进工作开展。<br> <font color="#ff8a00">“小网格”有“真性情”。</font><br>在乘风街道,检验网格员工作实绩的唯一标准,就是群众是否满意。网格长、网格员的考核,以是否真正履行“便民利民”宗旨、怀具“为民爱民”之心为首要标准。因此,街道网格员在常态化工作及疫情防控工作中,取得了出色成绩。<br>在核酸检测中,他们倾情奉献,面对多轮检测任务,日夜坚守。<br>在推广疫苗接种时,他们全程陪同,由情入理地劝导,不厌其烦地解释,全力打造免疫屏障。<br>在专项活动中,他们不辞辛苦,尽职尽责。<br>在文艺表扬时,他们载歌载舞,与群众欢聚一堂。<div><br>未来,乘风街道将继续完善网格化建设。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与“和人民群众血脉相连”的真情实感相联结。为促进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新时代,贡献“乘风力量”!<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