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三面环山展画景,一条绿水奏琴音。”沿着绩谭快速通道一路前行,上庄村就是公路的尽头。上庄原称上川,建村于北宋淳化年间,至今已有1000余年。村落接黄山余脉黄山之麓,临新安江源头常溪之滨,环山抱水,这里有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厚重的飞檐翘戗。</h1><div><br></div><h1>水墨重彩,这里是徽州发源地和徽文化的发祥地。上庄的历史可谓“邑小士多,代有闻人。”胡适、胡开文、汪静之、曹诚英……一个个璀璨的名字,是这个旖旎秀丽小村落的最好注解。</h1><div><br></div><h1>这里有胡适故居、敦履堂、胡开文纪念馆……“旧时风物新时貌”,恍若是研开了一方上好徽墨,晕染出最美的江南写意。</h1><div><br></div><h1>无边光景足下始“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这是胡适写的《希望》诗,而“山中”便是皖南徽州绩溪的上庄。</h1><div><br></div><h1>走进上庄,脚步总会不由自主地放慢下来。漫步村内,穿过古径幽幽的青石板路,古朴别致的古韵伴着浓郁厚重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小青瓦、马头墙、门罩门楼水磨砖雕,都是原汁原味的明清风貌。</h1> <h1>杨林水口位于上庄村东,常溪河溪水潺潺,月色宁静,树影婆娑,拱桥横卧。古时上庄八景中,在杨林水口就有四景:杨林夜月、曲水澄澜、慈山晚钟、竹峰插云。站立在桥上,近观是成荫古树下奔流的潺潺溪水,远眺是与溪水相映成辉的起伏群山。</h1><p class="ql-block"><br></p><h1>山、水、树,连同溪畔的粉墙黛瓦,构成一幅天然的风景画,令人不能不陶醉其中。胡适之先生曾引用南宋杨万里的诗句“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来赞美这一景致,至为贴切。</h1> <h1>在上庄杨林水口处,溪水潺潺,岸处的一排成荫古树,属胡桃科,古树的树龄都在200年左右。想必当年胡适在老家居住时,这里也许是他少年嬉戏过的地方,这些古树兴许是亲眼目睹的。</h1> <h1>2021年4月,我又来到了上庄,距上一次已经过去八年了,这次看到镇的街上,往胡适故居方向的路口上搭了一座刻有“十里杨林”的牌坊。<br></h1> <h1>记得2013年5月初,我在穿过这座牌坊下去约十几米的地方,看到有一家门面很小的老物件店,在这里淘得年代约清末民国挂锁一把和两件铜调羹。</h1> <h1>上庄村口建了一座凉亭,并耸立了一尊胡适身穿长衫的立式铜像,我曾经在2013年的5月初来过上庄。(摄于2013年5月)</h1> <h1>这张照片是当年的留影(2013年5月)</h1> <h1>这里现在是“上庄景区”,属国家AA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胡适文化研学基地,中国徽墨原产地。去的那天不巧正遇上下雨,村口停放了一间小木屋作为售票处。因为“胡开文纪念馆”就在进口处,所以参观的第一站就在这里了。</h1> <h1></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胡开文纪念馆</b></span></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胡恒德祖居)</span></h3><h1>胡开文纪念馆位于绩溪县上庄村(村口)占地400余平方米,原为胡开文长房胡恒德祖屋,屋为“通转楼”式古建筑馆藏十分丰富,分别陈列着胡开文祖创的各种名墨的复制品,如骊龙珠、古阶麋,千秋光、八宝药墨、龙翔凤舞、孔圣像、弥勒佛和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的“地球墨”等。还有一部不可多得,系孤本的《墨藪》全集,是清代制墨四大家的御制墨谱。(现在这里是属于上庄景区先前参观点)</h1> <h1>1915年,胡开文墨庄的“地球墨”在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这是“地球墨”标志置放在堂屋处展示。</h1> <h1>在胡开文纪念馆内,用一组蜡像展示了当年制墨工匠们的劳作场景。</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图为阳光26年前,在歙县老街“胡開文墨庄”购买的几方墨锭。</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门洞内的遐想……</h1> <h1>走出“胡开文纪念馆”,在巷子一边的左侧,还有一座古戏台遗址空场子,据说古时这个地方是最热闹的赶集地,戏台前的一排莲花尊石栏杆是古时四面八方的赶集客拴马和牲口的地方,到现在仍保存完整,站在这儿,耳边仿佛还能听见旧时集市上的马铃声、小贩的吆喝声和酒馆里小二的“客官”声,图为现在留存的一排莲花尊石栏杆。</h1> <h1>水墨重彩处,田园有人家。胡适故居就坐落在上庄村西南,村中有一条窄窄的小路,铺着花岗岩石条,以胡适的字“适之”命名。顺着这条适之路,一直走向村落深处,就是胡适的家。</h1> <h1>走在被蒙蒙细雨打湿的花岗岩石板路上,眼前也快到“胡适故居”了。</h1> <h1>胡适故居建于清代光绪二十三年(1897)占地面积约1134平方米。故居坐北朝南,大门前是一个宽敞的院落。大门用水青砖净缝砌建筑,上方嵌有四块砖雕、故居内部装饰以槅扇,窗 栏撑栱和雀替为主,与一般民居不同的是,槅扇、窗栏的兰蕙图采用平地阴刻技法,为徽墨墨模雕刻高手胡国宾创作,充分展示了主人雅致脱俗的审美情趣。</h1> <h1>进入故居的大门,便是一处小庭院。胡适故居占地1134平方米,为两进一楼通转式结构,是晚清徽派建筑的典型。朝前望去,忽然发现摆放在院子里的胡适铜像不一样了,由原先的立像换成现在的坐像了。</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胡适故居留影(摄于2021年4月22日)</h1> <h1>图为2013年5月我拍摄的故居院子里的“胡适铜像”。</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概述</b></h1><h1>胡适故居坐落在绩溪县西北的上庄村。这里青山环抱,一水襟带,风光旖旎。胡适先生曾引用诗状之:“万山不许一溪奔,揽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山川形胜,田园风光,确属钟灵毓秀之地。</h1><div><br></div><h1>胡适故居“粉墙矗矗,鸳瓦鳞鳞”,是晚清徽派建筑的典型。故居按照胡传“略施雕刻以存其朴素”的审美情趣,装饰得素雅大方。它由东楼房、西厅屋、南向楼房以及故居本体、厨房、庭院六部分组成,占地面积1134平方米。在故居,胡适度过了他的童年; 1917年12月返故里与江冬秀完婚,前前后后达11个春秋。故居真实客观地记载着胡适儿时的生活、学习和情感追求,是研究胡适的重要实物之一。</h1><div><br></div><h1>胡适(1891~1962),字适之,行名洪驿。1891年出生在上海,1904年以前在家乡读私塾;1904年~1910年在上海梅溪学堂、澄衷学堂和中国公学就读;1910年考取官费留美,先后就读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1917年毕业回国就任北大文科教授,参与由陈独秀等人创办的《新青年》的编辑、撰稿工作,其时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推动和领导了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h1><div><br></div><h1>1928年出任了中国公学校长。1932年初接任北大文学院院长。1938年9月出任中国驻美大使。在此期间胡适为国内坚持抗战作出了贡献。1945年8月出任北大校长。此后就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胡适一生中荣获三十六个博士称号,是一位著名的学者、思想家、教育家。</h1><div><br></div><h1>值此胡适诞辰130周年之际,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关心支持下, 县文广新局精心组织实施,对故居进行了重新陈列布展。我们本着公允、客观的态度,通过“文化厅;慈母厅;胡适厅,友谊厅”等板块,呈献给广大观众一个真实的胡适,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加盟到“胡适研究”的行列中来。</h1> <h1>跨入一厢房内,见左侧有一书房,这里曾是当年胡适读书的地方。</h1> <h1>走进书房里,看见有一张小小的书桌,这里仿佛能让你看到身穿长衫的少年胡适,坐在那儿细细研读。在这里,胡适度过了他的童年生活,1917年返回与江冬秀完婚,后又回故里为母亲奔丧前前后后达11个春秋。</h1> <h1>胡适曾经回忆说,1913年,母亲患了重病,她担心自己会一病不起,因 此,特意照了一张相,收藏了起来。为了不影响儿子在美国读书,她嘱咐家人说:“我若一病不起,不可将此事告诉我的儿子,仍要请人按月写信给 他,做出我还活着的样子。待他学成回国时,把我的这张照片给他看,就如同见到我本人一样。”</h1><div><br></div><h1>1918年11月,胡适劳碌一生的母亲在家乡不幸病逝。悲痛欲绝的胡适 与刚完婚不到一年的妻子江冬秀回家奔丧,写下《先母行述》:“生未能 养,病未能侍,毕世助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平生惨 痛,何以加此!"</h1> <h1>胡适的母亲冯顺弟17岁嫁给比她大32岁的胡传为第三任妻子,其时,胡传的大女儿大她的7岁,大儿子洪骏大她3岁, 孪生的次子,三子只比她小4岁。胡传去世后,23岁的她担负起操持家务的重任。她任劳任怨,忍辱负重,受尽了操大家,当后娘的苦头。</h1> <h1>胡适自父亲去世后,在家乡接受了长达九年的私塾教育,14岁赴沪求新学。其后,1907年,因脚气病回乡休养两个月;1917年12月,留学回国后,曾回乡探望母亲和未婚妻江冬秀;1917年12月,回乡完婚;1918 年,回乡奔母丧,此后就一直未能回家乡。</h1><div><br></div><h1>上庄是胡适重要的成长之地,胡适一生热爱家乡, 关心故乡,喜欢自称“我们从徽州山里出来的人”,被 称之为“乡党观念”浓厚的人。胡适是从家乡最早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家乡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无 不对他的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h1><div><br></div><h1>他从上庄走出,走向全国和世界大舞台,成为国际著名学者、一代大师。了解胡适的成长,不能不知晓他与家人、他与家乡的逸闻趣事,正如他创作的被台湾同胞谱成的思乡之曲《希 望》所写:“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亲情、乡情正是胡适先生终生携带的散发着幽香的兰蕙。</h1> <h1>母亲把全部希望放在教育儿子上,根据胡传“糜儿聪明,要他好好读书”的遗嘱,着力培养胡适读 书。她爱儿子,但从不溺爱。每天早上起床前对儿子训导,要他好好学习,和同学和睦相处,晚上睡觉前,儿子要向她汇报读书情况。儿子有错,她从不在 众人面前打骂,总是在夜深人静时严厉教训,打他, 扭他屁股,还不准他出声,要他认错。</h1> <h1>每天天一明,母亲就催促胡适起床早早上学,从 不“赖学”。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胡适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拿锁匙,开了门坐下念生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他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h1><div><br></div><h1>母亲对胡适的每一个小过错都不放过。一年秋天天气凉了,姨妈让胡适添加衣服,他不肯,却轻薄地说了句:“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晚上人静后,母亲罚他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说: “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h1><div><br></div><h1>母亲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他上床去睡。胡适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 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儿子叫醒,真用舌头舔他的病眼。</h1> <h1>母亲舍得为胡适教育投资,胡适开蒙的第一年, 规定每年交两块银元,而母亲为他交了六块,最后一年增加到十二块。老师也为胡适学习加码,不但教他识字,还为他讲书理。胡适后来说:“我一生最得力的是讲书。”母亲自己省吃俭用,只要是胡适学习需 要的,毫不吝啬。胡适留学美国时,听说村里人有一套《古今图书集成》出售,胡母靠典当首饰和借贷, 凑下八十块银洋为儿子买下。</h1><div><br></div><h1>胡适从小读书用功,加上口才好,十一二岁时就能把读过的小说讲给村里的大人、小孩听,村里人都 叫他“小糜糜先生”。这一切都是母亲苦心教育培养的结果,胡适称母亲既是慈母,又是严师。他在《我的母亲》一文中说:“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h1> <h1>胡适14岁那年,按照徽州人的习惯,曾随叔父去泾县一家药店学徒几个月,因无意商贾,写信给二哥绍之要求读书。绍之从上海回来,认为胡适天资聪明,父亲又有“要糜儿好好读书”的遗嘱,今竟做学徒,深为可惜,于是,将他带到上海求新学。</h1><div><br></div><div><h1>胡适在上海求学六年,一切全靠二哥的关照。二哥虽然经商,但好读书,旧学根底好,藏书又不少, 对胡适的帮助和影响都很深,胡适官费留美学习也是二哥一手操办。胡适给亲友信中曾说自己“生平有二大恩人,吾母吾兄而已。”</h1></div> <h1>胡适的父亲胡传(1841-1895),字铁花,号钝夫。同治(1870)岁贡,先后在东北、海南、江苏等地为地方官。光绪十七年(1891)胡适出生于上海大 东门外其父任所上。1892年起,胡传调任台湾,初任营务总巡,后任代理台东直隶州知州,兼领台东后山军 务。</h1><div><br></div><h1>至台后,将妻冯顺娣和胡适接来台东,公务之暇,教两岁的胡适和他的母亲识字,一年时间胡适竟能识 700多字。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爆发,胡传请族人将妻儿送回大陆。1895年8月,胡传因病离台抵厦门后 病逝,胡适与母亲回到家乡上庄居住。</h1><div><br></div><h1>胡适自父亲去世后,在家乡接受了长达九年的私塾教育,他的启蒙读物是胡传手编的《学为人诗》《律诗六钞》等书,然后便是传统的“四书五经”。胡适还广泛涉猎了家中和邻里的藏书,读了《水浒传》《三国演 义》《红楼梦》等十几部小说,点读了《资治通鉴》。 九年的家乡教育,使他打下了良好的国学根底,确立了 他对哲学、历史和文学的学术兴趣。</h1> <h1>1917年,胡适结束七年的留美学习生活,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又因提倡白话文,在国内名声大震。洋博士和北大最年轻教授,让迫求他的姑娘众多,但他在婚姻大事上却听任母亲包办,既不敢改良,更不敢革命。</h1><div><br></div><h1>这桩婚事是他14岁时母亲为他聘定 的,尽管内心想拖跨这场定聘13年之久的不美滿婚姻,但最终违心孝顺母亲的养育之恩,答应与大字不识几个,五短身材的小脚村姑江冬秀完婚。他在给族叔胡近仁信中写 道:“吾之就此婚事,全为吾母起见,故从不挑剔为难(若不为此,吾决不就此婚),今既婚矣,吾力求迁就,以博吾母欢心”</h1> <h1>大喜之日,新郎倌亲笔挥写婚联,一为:“旧约十三年,环球七万里”,感叹自己漂洋过海留学归来,为母亲域践 十三年的婚约:二为,“谢他好月盼好日,讨个新人过新年”。村上人都说,二十七岁才做新郎,这在上庄是绝无仅有的,好比是三十夜出月亮。 胡适就手作了一幅自谑联,先写下“三十夜大月亮”,一时却想不起下联,这时,村里的土博士胡毓蛟说口来了一句: “二十七岁老新郎”,引起众人叫好。</h1><div><br></div><h1>江冬秀(1890-1975)比胡适大一岁,当时村人戏称“二十七岁老新郎,二十八岁老婆娘”。江冬秀虽认字不多,却也出身名门. 曾祖父为探花(一甲第三名),外相父吕佩芬进士,翰林,皖赣铁路创举人。她一双小脚,相貌平平,所谓“胡适大名响宇宙,夫人小脚亦随之”。这段媒约之婚姻,因为胡适的高尚人品,让他们不离不弃,白头到者,和潜相处一辈子,成了“民国历史上七奇事之一”。(2019年摄于绩溪博物馆)</h1> <h1>江冬秀识大体,明事理,乐于助人。1945年,她暂住家乡上庄, 其时,上庄是新四军游击队活动区域。一次,游击队被保安队逮捕了30多人,有人求江冬秀设法保释,江冬秀虽不过问政治,但出于乡情,还是利用胡适夫人的身份将游击队员保释出不少,特别是保安队要将游击队负责人的母亲捉拿做人质,江冬秀出于同情,将他母亲送到自己娘家住下,安全躲避。</h1><div><br></div><h1>胡适研究专家唐德刚在《胡适杂忆》一书中说“江冬秀死心塌地的相夫教子,为他而生存,为他而服务,使他在学问上横冲直闯而无后顾之忧。”胡适病逝后,1965年,江冬秀出版了《胡适诗歌手迹》和《胡适手稿》10册。</h1><div><br></div><h1>她自己写下卷首语:“适之留下来的没有发表过的手稿,我想应当全部影印出来。适之的学问事业我虽然不参加,他一辈子早晚工作的情形我最知道。他平常过日子,什么都可以随便,只 有做学问,写文章,不肯随便,他找材料,作文,都是自己动手……”唐德刚说:“江冬秀是位大学者的太太,她也感染到一些书香气息”。 有人以诗赞她:“一代文豪贤内助,顶撑胡适半乾坤”。(图为江冬秀在民国五十年十二月十七日胡适七十岁生日在医院)阳光2019年摄于绩溪博物馆</h1> <h1>民国四十七年(1958年)在南港寓所(2019年摄于绩溪博物馆)</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9年摄于绩溪博物馆)</h1> <h1>婚后的江冬秀一手主持家改,相夫教子,全身心服务胡适的学术事业,她特别识大体,办事果断,被称为“胡适家中女汉男子”。她一贯支持胡适做学问,反对他从政做官,说那是一条“烂泥路”。胡适出任驻美国大使瞒着江冬秀,几经考虑,几番进退,最后以国家利益为重。</h1><div><br></div><h1>然而,胡适却觉得对不住江冬秀,写信给她说:“国家抓夫抓到我头上,为了民族的命运,只好奉命抗日,战争结束后,我一定回到教育上去。”又说: “你总劝我不要走上政治路去,这是你帮助我,若是不明大体的女人,一定巴望男人做大官。”(江冬秀和她的三个孩子《胡祖望、胡思杜,胡素菲))</h1> <h1>1920年,胡适的哥哥胡绍之倡议在上庄创办毓英高等小学,胡适邀集旅外同乡成立了“毓英小学校董会”,他与校董会同仁到各处向同乡人劝募办学基金。冬季开学时,他亲自兼任该校校长,还为学校物色教师,对学校所设课程及其他事务提出一些建议, 他的举动让家乡人十分感动。</h1><p class="ql-block"><br></p><h1>1932年,绩溪六都坦头村创办“训琴小学”,请 胡适书题匾额,他深情地为之更名为“训勤小学”, 赢得村民赞许。抗战期间,江苏省第五临时中学迁至坦头,就是借用这个小学校舍,后不慎失火焚毁,胡适得知后,直接写信给教育部长朱家骅,请朱商于时任善后救济总署安徽分署调拨面粉一千袋作为重建学校资金。此举,村民和学子十分感激。</h1><p class="ql-block"><br></p><h1>胡适在留学美国时,曾在日记中写道:“吾归国后,每至一地,必提倡一公共藏书楼,在里则倡建绩溪图书馆,在外则倡建皖南图书楼、安徽藏书楼。然后推而广之,乃提倡中华民国国立藏书楼。”企图效法英、法、美之国会图书馆,有益于人民大众。</h1> <h1>江冬秀还做的一手“徽 菜”,最拿手的便是塌锞和岭北乡锅(又称徽州锅,雅称 “一品锅”)。胡适一生喜食 家乡菜,成名和出使美国时, 经常让江冬秀下厨做“徽州 锅”招待宾朋显要。文人美食家梁实秋先生描述道,“一只大铁锅,口径差不多二尺,热腾腾地端上了桌,里面还在滚 沸,一层鸡,一层肉,一层鸭,一层油豆腐,点缀着一些蛋皮饺,紧底下是萝卜、青菜,味道极好。”</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岭北:一品锅、吃四盘</b></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相传一品锅始于清乾隆年间,原名乾隆一品锅。后胡适常以此锅宴请文化名人及美国友人,故又有胡适一品锅之称。</span></p><h1><span style="font-size:22px;">最基本的一品锅有四个层次,即鸭蛋饺、油豆腐包、红烧肉、搁锅菜(萝卜、角豆干、苗笋干或冬笋)。根据东家经济条件和接待客人的尊贵,可增加锅菜的层次,如红烧鸡、肉圆、鸡蛋等。</span></h1><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品锅的特点是:一、文化底蕴深厚。为乾隆皇帝品尝过并赐名的民宴;二、增进食欲。一口大铁锅内集中了各种荤素菜肴,诱人食欲; 三、是微菜中“重火功”的代表作。 做此菜,既要烧又要炖,猛火、文火等火功皆用; 四、保温。荤素菜肴重迭,依次品食,菜肴能保持一定的温度。</span></h1><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吃四盘是接待新娘、新郎、寿星及高贵客人时,在普通一品锅之外另加四只大菜, 即红烧鸡、焖蛋、肉圆、红烧鱼。先上鸡后上鱼,民间 又有“鸡开口,鱼摆尾”之说,寓意吉祥如意。(图片资料2017年摄于绩溪县博物馆)</span></h1> <h1>胡适 江冬秀结婚时的婚宴菜单(民国)(2019年摄于绩溪县博物馆)</h1> <h1>胡适 江冬秀结婚请柬(民国)(2019年摄于绩溪县博物馆)</h1> <h1>2023年4月,摄于绩溪县博物馆。</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此处复原的是在绩溪博物馆内,胡适先生与江冬秀大婚的场景。1904年初春, 胡适同毗邻的旌德县白地江村的江冬秀定婚。 当时只有13岁的胡适与14岁的江冬秀的终身大事,由家母之命, 媒妁之言,算命先生的八字推算,灶神老爷的“赐缘”而确定。<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订婚之后,胡适先到上海求学, 后赴美国留学。1917年7月,胡适回国。8月,胡适成为北京大学最年轻的教授。暑假期间, 胡适返乡探望老母,定于这年寒假结婚。 值得一提的是,一对新人在行相对鞠躬礼时,才见到对方的第一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他的婚礼也是废除旧俗,新事新办。在结婚仪式上,新郎西装革履,新娘一身黑绸缎衣服。宾客致贺词,新郎答谢辞。新郎、新娘在结婚证书上分别用印,证婚人用印。 男女双方交换金戒指。然后证婚人讲话,新郎讲话。不拜天地,向长辈行礼和新婚夫妇交拜礼,都是以鞠躬代替磕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绩溪博物馆珍藏有当年胡适大婚的婚礼菜单, 根据菜单我馆进行了胡适婚宴菜品的复原,观众可移步参观。 菜单上的 “九碗、十二碟、六碗吃饭”,遵循的还是传统徽菜的婚宴制式。</span></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胡适麻布睡袍</b></h1><h1>该睡袍为麻布材质,是胡适晚年穿用过的遗物。1998年,由胡适同乡族人、江冬秀晚年的管家胡祖亮转交给绩溪县人民政府。(2019年摄于绩溪县博物馆)</h1> <h1>江冬秀皮鞋(民国)(2019年摄于绩溪县博物馆)</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胡适赠家源先生对联</b></h1><h1>这是一副胡适返乡居住期间书写并赠给亲友家源先生的对联。上联为“好花四时明月千古”,下联为“远峰一角奇书半床”。大意是 借“好花”、“明月”赞美 家源先生知识渊博、品德高 尚、志趣高雅。</h1><h1>上联从时间切入,由 “四时”到“千古”。明处 写“花”、“月”,暗处写 “人”。</h1><div><br></div><h1>借“花”、“月” 比喻人生。“好花”得天地之精华,雨滋露润,四季常开。“明月”经千年而不变,洁白明澈,不忘初心。人应如四时好花,馨香流世;更应如当空朗月,始终如一。</h1><div><br></div><h1>下联从空间切入,由远及近,远近结合。“远峰一角”为远,大山虽高,遥望仅见一角。寓意做人、做事、做学问都要目光长远。 “奇书半床”为近,所谓 “年年岁岁一床书”。寓意 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以书为伴,磨砺高尚品德,陶冶高雅情操。(2019年摄于绩溪县博物馆)</h1> <h1>晚年的胡适,每每临睡前都要用绩溪方言诵读思念故乡的诗文。一个雨后的傍晚,他站在窗前,凝视 窗外翠绿的芭蕉,低声吟哦:“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思乡的泪啊,一滴一滴化作如雨的愁绪。正如一篇回忆文章中说到的:“伟人思想,凡人情怀。这正体现了他对这片深爱着的土地的精神皈依。”</h1> <h1>胡遇一生保持着浓郁的桑梓之情,早 在北大任教时,就担任绩溪会馆会长二十年之久,给乡党的“徽骆驼”“绩溪牛" 题词更是给了家乡旅外人士以莫大的鼓舞。他为家乡文化、教育、卫生等公益事业做了大量的实事。</h1><div><br></div><h1>1915年,受新思潮的影响,胡适的家乡相继兴办新学,旺川率先创办了萃升高等小学,校长是胡适的启蒙老师胡宣铎,胡适热忱支持,并介招自己的侄儿。表外甥去就读。(图为胡适参加绩溪旅台同乡会题词)</h1> <h1>1925年,胡适因病赴沪治疗,在家乡绩溪筹建图书馆的愿望再度萌发。他与乡人上海亚东图书馆经理 汪孟邹积极磋商,得到汪的赞赏,并分别邀集旅沪绩溪同乡为家乡建图书馆捐赠图书,很快就捐赠3000册。</h1><div><br></div><h1>1926年,绩溪县立图书馆正式成立,开创了徽州县立图书馆之先河。抗战爆发,图书馆遭日机侵袭, 无法开馆。胡适又与族叔胡近仁商量,准备捐出自家的旧房基在上庄兴建图书馆。后因胡近仁病逝,上庄图书馆未建成。</h1><br><h1>此外,胡适多次与族叔胡近仁商议出版《绩溪小丛书》,搜集家乡人囗、经济、税赋、文化等情况。 他还倡议编纂《绩溪县志》,并把自己珍藏的万历《绩溪县志》、康熙续志的抄本、乾隆志的刻本等三部旧县志送回绩溪供编篡参考,并建议写好“大绩 溪”(即旅外农工商各方面的情况)。晚年的胡适仍眷恋自己的故乡,曾为台湾出版的《绩溪县志》题词:“努力做徽骆驼”。</h1><div><br></div><h1>1948年,绩溪疫病流行,胡适自购药品相赠,又出面争取资金和医疗设备,建成“绩溪公立医院" (绩溪县人民医院前身)。</h1> <h1>胡适情系故里,为抗战事业奔波辛劳,赢得了家乡百姓的尊敬。1941年12月17日是胡适的五十岁寿辰,乡人为了旌表他为国宣劳的功德,商议在宗祠悬挂寿匾,央求当时的县长朱亚云出面赠匾。朱欣然同意,当即制成“持节宣威”巨匾一块,悬挂宗祠上方,将胡适喻为西汉苏武持节出使匈奴,为国家尊严,威武不屈。</h1><div><br></div><h1>1942年,有人提议将上庄村改名为“适之村”, 由教师胡乐丰具体负责向县政府及皖南行署备文申报,最后在行署主任张宗良任内核准更名,并报呈行 政院备案。这也反映了胡适对故乡的一片深情,得到了乡民们的情感回报。</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胡适家的厨房间</h1> <h1>胡适故居内开辟了“文化厅、慈母厅、胡适厅、友谊厅等展览板块。</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 <h1>参观完胡适故居的各个展厅板块,让我对胡适先生的生平有了一个更多的了解,上庄村的乡民为本村出有胡适先生这位杰出的、有学问的族人而感到骄傲和荣耀。(图前门洞为故居进出门)</h1> <h1>在“胡适故居”门前留影(摄于2021年4月22日)</h1> <h1>喝得了洋墨水,忘不了故乡茶!山水的孕育、家庭的熏陶,加上茶本来就为文人学者所钟爱,使得胡适的一生,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更忘不了家门口石板条下的那一潭记忆中的清泉。</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中外著名学者胡适</b></h1><h1>名洪驿,字适之,号冬友,上庄村人,中外著名学者、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宣统二年(1910),以“庚子赔款”入康奈尔大学,初学农,后改习政治、经济,兼治文学、哲学,1914年毕业。1915年,入哥伦比亚 大学,受业于杜威,专攻哲学。</h1><br><h1>1916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起过重要作用。1928年,任上海公学校长。 1930年,就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1932年,主编《独立评论》。1937年7月,受命赴美作非正式外交工作,次年9月任中华民国驻美特命全权大使。</h1><br><h1>1942年9月,寓居纽约从事学术研究与讲学。1946年7月回国,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4月,侨居纽约,任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1957年11月,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h1><br><h1>1962年2月24日, 主持研究院院士会议后,因心脏病突发去世。胡适先后获35个荣誉博士学位。一生著作宏富,涉及面广,代表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 卷)、《白话文学史》(上卷)、《尝试集》、《胡适文存》等。生前曾引龚自珍诗自评“但开风气不为师”。</h1> <h1>图为“徽杭古道”,民国时期的著名大文豪——胡适,自14岁起从绩溪的上庄老家出发,途径徽杭古道,徒步来到余杭。从此揭开了赴上海求学的漫漫长路。(2013年5月2日摄于徽杭古道)</h1> <h1><br></h1> <h1>本篇图文由阳光分别于2013年、2017年、2019年、2021年拍摄于绩溪县《胡适故居》《绩溪博物馆》《徽杭古道》等地。(2023年4月又在绩溪博物馆补拍胡适结婚模似场景)</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