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量感”显核心 落实“双减”促实效——于都县九章路小学观摩全市小学数学“量感”培养线上主题研讨活动纪实

从前慢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春风微拂,花影摇动,走在春天的时光里,在最美的人间四月天,赣州市“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量感”主题培训研讨活动如期而至。</span></p> 名师引领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本次培训活动以宋显庆老师的讲座《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理解与践行》拉开序幕。宋显庆老师从1.关于核心素养的理解,2.量感的含义与价值。3.践行策略与案例解读三大部分展开讲座。</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数学核心素养是最近几年提出来的关于基础教育数学教育的关键词,关于核心素养的理解,宋老师指出学习就要搞清楚“跟谁学、学什么、怎么学”三个基本问题。用加强学习,守正创新,解决“懂不懂”的问题;用提高认识,行稳致远,解决“用不用”的问题;创新实践,知行合一,解决“会不会”的问题。</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量感是新颁布的新课标新增核心词。 量感是视觉或触觉对各种物体的规模、程度、速度等方面的感觉,对于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方圆、厚薄、轻重、快慢、松紧等量态的感性认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宋老师给我们指出,培养发展学生的量感:有助于学生把握理解数学本质;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意识和推理意识;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和应用意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关于量感发展,宋老师通过大量课堂实例,在课堂课堂实践中要突出强化必要性认识;要突出概念,标准的建构过程;要加强动手操作和活动体验帮助学生积累操作经验;要聚焦关联,以凸显学生知识的结构化认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宋老师不仅对新的课程标准作出详细解读,而且对教师自身专业素养也提出新要求,指出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听宋主任的讲座让我们每一位小数人深有感触,受益匪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生活才是数学的起源地,量感的培养必须在实践中出智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本次培训活动,聚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量感”,四位上课教师用她们不同的教学特色,独特的教学风格,为全体数学教师带来了一场教学的饕餮盛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文清路小学王靖宇老师执教的《面积单位》一课,王老师充分挖掘教材,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深刻体会面积单位,教学环节将“量感”的培养植根于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丰富、有效且贴近生活的数学活动中,填补量感的知识储备,从而获得对“量”的独特感受。</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文清路小学谢淑华老师为我们带来的《克和千克》。课始,谢老师从大力士抱人的对比游戏中,巧妙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新单位克和千克,有趣的游戏点燃了学生探究新知的热情。在新授过程中,谢老师设计了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对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越来越深刻,越来越清晰。学生由最初的表象1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天平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并渐渐形成一定的技能,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培养量感,在估测活动中发展量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红旗大道第二小学肖云岚老师执教的《体积和体积单位》,语言简洁,思路清晰,引导到位,整节课肖老师注重让学生动手拿一拿,动脑想一想,动嘴说一说,给足了学生空间和时间,例如:在教学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正方体,让学生摸一摸、量一量、围一围、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学生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下认识体积单位,从而在脑中形成表象,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再找找生活中的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物体,课堂上氛围浓厚,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原来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于都县教研室张小金老师给我们带来的《认识面积单位》,纵观整节课,张老师的教学设计水到渠成,没有丝毫矫揉造作,张老师讲的轻松,学生学的快乐!课始,直接奔入主题,由课题想到和以前学习的知识有关,复习长度单位导入,关注知识间的联系。接着张老师通过大量的实践合作,并让学生用手比一比,拿一拿,摸一摸,让学生感受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面积单位的意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学、小组合作交流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在学习1平方分米时,让学生就在教室里找一找,感受到不管不规则物体还是规则物体,都有一定的面积,使学习成为一种自然生发和日常生活点点滴滴的亲历积累。感受1平方米有多大时,学生在游戏站一站中,体会到“表面”的含义,慢慢的向“面积”靠拢,让学生感到数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们就在我们身边。</span></p> 学思正浓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了提高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加强教师队伍专业成长,于都县九章路小学全体数学老师积极参与本次学习活动,与名师相约,与美好相伴。</span></p> 学有所获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页页笔记和心得印证着我们学习的热情和进步的决心。作为教师,我们任重而道远,每一次的学习都有不同的收获。</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学习培训重在知,专业成长贵在行。</p><p class="ql-block"> 此次“量感”专题线上培训解决了教师们在实践中的一些疑难困惑,犹如一盏指路明灯,帮助教师拨开云雾,也为教师在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指明方向。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p><p class="ql-block"> 新时期,九章路小学团队积极响应时代召唤,持续贯彻“双减”精神,共建九章路小学美好明天!</p> <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九章路小学数学教研组</p><p class="ql-block">审核: 刘琼华</p>

学生

量感

老师

数学

小学

学习

活动

教师

九章

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