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伊塔洛·卡尔维诺这样说过:“经典是这样一种著作,它永远不会完结它所要述说的东西。”时值读书日之际,我班孩子们第二本共读书目《鲁滨逊漂流记》也完成了。</p> 名著阅读,方法指导 <p class="ql-block"> 《鲁滨逊漂流记》是笛福创作的第一部文学作品,发表于1719年,也是他一生中最成功、最著名的一部小说。卢梭在评价《鲁滨逊漂流记》时说:“每个正在成长的男孩都应该先读读这本书。”学生们在之前已经读过《童年》等外国名著,也初步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加上我们本学期第二单元学习了《鲁滨逊漂流记》梗概和节选,对于这本书,学生们都能较为轻松的完成阅读任务。</p> <p class="ql-block">1.可以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p> <p class="ql-block">2.可以图文并茂的做出读书小报</p> <p class="ql-block">3.可以读后有所感有所思</p> <p class="ql-block">4.可以每日坚持阅读,完成打卡。</p> 阅读思考,测试达标 <p class="ql-block"> 为了巩固读书效果,我在问卷星上编辑书目相关题目,考查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掌握和理解,学生积极完成,取得了不错的成绩。</p> 设置问题,激发想象 <p class="ql-block"> 如果是对于语文考试来说,“知识”是相对固定的,比如文学常识吧,范围并不是无边无际的,做好书目内的知识记忆就差不多,没有什么高技术含量,认认真真去读了就知道了。但是这些毕竟是表层的阅读,学生没有读透的话,是很难有自己的思考的。那么如何读透呢?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培训过的“深度学习”。</p> <p class="ql-block"> 深度阅读,肯定不能是布置任务,让学生阅读书目、教科书、教辅,逐字逐句地去读书,听老师的讲解,接受老师给予的正确答案。他应该是有自己的思考在里面。阅读和思维密不可分,只有撬动思维的运转,阅读才能走向深入。</p> <p class="ql-block"> 于是,对于此次阅读的总结,我尝试设置了两个问题来引导,试图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p> 两个问题 <p class="ql-block"> 诚然,孩子们的回答很稚嫩,问题的思考也没有那么的全面和深入。但是,作为深度阅读的一次尝试,我很想让孩子们从思考中得到启示,该如何读书才是真正的阅读。 </p><p class="ql-block"> 阅读者一定也是思考者。</p> <p class="ql-block"> 看过网上的一个问题,“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被忘记了,那读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底下有一个人是这样回答的:“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血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