觐见喀麦隆巴蒙国王记

流水

<p class="ql-block">喀麦隆是非洲国家中酋长制保留得较多的国家。而在这些酋长国中,要数巴蒙王国最具名气。</p> 巴蒙王国面积7600多平方公里,人口70多万,首府“丰班”,是王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喀麦隆丰厚文化底蕴的象征,是喀麦隆人民的骄傲。当地语“丰”指废墟,“班”指战败的民族,寓意在“战败者的废墟上建都”。国王王宫在巴蒙语中叫“恩达昂库”,意为“国家宫”,后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整修,并于1994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喀麦隆著名的旅游观光景点。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对外活动中结识了巴蒙王国的公主拉比亚图•恩乔雅。公主早年留学法国、美国、西班牙,时任非洲体育组织官员,与我夫人关系很好。就这样,我们结识了她的哥哥,现任国王易卜拉欣•姆邦博•恩乔亚。</p> <p class="ql-block">与国王合影</p> 与公主合影 与王后合影 国王曾先后担任过喀麦隆邮电通讯部、青年体育部、文化信息部、行政领土部和与议会联络部部长以及两任驻外大使等职,被誉为喀政坛上一棵“不老松”。1992年,他弃政归朝,选择做“国中之国”的一代明主,任第十九代国王。按王法规定,国王不得娶异族女子为妃。他登基后只好休掉原有巴萨族的结发妻子,另娶本民族的女子为妃。他还将始于14世纪,原来不定期地举行全民族的宗教祭祀活动法定为每两年举办一次的“朝圣节”,并由过去的宗教和传统内容转变为民族文化和旅游活动,既祈求神灵和祖先的保佑,又借以克服内部争端,加强民族和睦。 <p class="ql-block">恩乔亚国王</p> 2004年12月10-11日,我们夫妇应国王兄妹邀请出席了“朝圣节”活动。历史上,一年一度在王宫广场举行的“朝圣节”主要是为公开、公平地平息百姓的土地纠纷、建立社会部落间的和谐。后演变成国王的“民主听政会”。现今改为每两年举行一次,成为宣示巴蒙人民渴望和平、民主、团结、对外开放、发展经济、增进合作的新平台。 是日中午,当我们抵达首府时,国王委派其胞妹拉比亚图•恩乔雅公主迎接我们,并邀请我们下榻其侄子家。当天晚上,我们出席了国王会见秘密社团的仪式。奇特的是仪式开始前熄灭灯光,会见是在黑暗中进行,秘密社团的人员,手持棍棒不停击地,嘴里欢叫声不断,鱼贯走进王宫广场,经站在国王面前致敬后陆续出场。 第二天上午,我们出席了国王接受各地酋长及臣民的朝拜及呈献贡品的仪式。国内外宾客就坐在王宫正门前两侧的贵宾席,而国王本人则站立贵宾席前的中央。朝拜的人群排成长长的队伍,手持少量各式各样贡品实物依次呈到国王手中。整个过程,号角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一刻不停。这种喧闹表现出热情、喜庆、奇特,令人震撼。 下午,我们在清真寺旁的大广场的观礼台出席了国王的民主听政会和观看了游行。评议的程序是先由国王向臣民们汇报往年工作,然后站立着听取臣民推选的临时议员团提问、评议、甚至批评。再由他对臣民们提出的问题作出说明。王国法庭就此作出裁决,并采用由国王买羊来宰杀的方式来洗刷自己的过错。这便是人们所说的“替罪羊”。 国王的“龙椅”也从王宫搬到了广场。这把椅子由两部分组成:坐盘是园形,上面镶满小贝壳,盘边镶满红蓝相间的宝石。椅子后背雕刻成一对龙凤双胞胎,象征吉祥。男的红脸蓝身,只有一块遮羞布;女的黄脸花身,手捧食碗给人施舍。椅前放着搁脚凳,凳面也镶满小贝壳,两端各站立一名手持武器的武士。凳的正面雕刻着五名手搭前者肩的男人。椅子两旁配置了两只硕大的象牙,由两个仆人作为支撑,增添了国王的威严。 国王驾到,举行了上朝仪式,火枪鸣礼,万众欢腾,呼声震耳,热闹非凡。他给随同的母亲和妹妹赐座在他两旁。然后文武百官入场,身着祖上传下来的朝服,有的已破烂不堪。国王先报告施政情况,然后站立着听取法庭和部落代表的评议、提问、甚至批评,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会上,人们充分肯定了国王的政绩,但对国王推迟发布其亲人去世消息一事提出异议。法庭评议后判处国王当场买只羊宰杀用以替罪。最后是游行,连国王的妃子们都列队参加。使节们看后,纷纷对巴蒙王国在数百年前就使用如此民主的方式来监督国王大为赞赏,甚至觉得不可思议。 站立在炎日下听取民主评议 活动结束后,我们因在第二天一早要出席在杜阿拉市的另一场活动就匆匆辞别公主。她对我们说,原定的国王单独接见你们的安排,因哥哥实在太忙未能在今天如愿,深表歉意,只能待下次再说了。 2006年5月2日,我再度访问了巴蒙王国。拉比亚图公主陪同我先到王宫觐见了国王。国王安排专人陪同我一行参观了国家博物馆。 这座砖木结构的红色王宫于1917年动工,1922年建成。主体建筑分三层,底层是大殿,安放着国王宝座,国王在此接待重要贵宾。1933年,国王驾崩后,第二、三层改为国家博物馆,如今,第二层对外开放。 陪同介绍说,旧王宫原来用木柱、竹板、茅草建造,非常简陋,但宫前长廊的柱子都雕刻人物造型,艺术价值极高。可惜毁于1913年的一场大火。17代国王易卜拉欣•恩乔雅,即现国王易卜拉姆•姆邦博•恩乔亚的爷爷决心重造自己的王宫。他按驻喀麦隆大西洋海滨城市布埃亚的德国总督豪华的官邸,亲自设计新的王宫,欧式的穹顶,伊斯兰式的门窗,本民族标准的雕饰。甚至他亲自监工,烧制红色和黄色的砖瓦,选伐坚硬的木材。这让后代既有效地保护王国几百年来遗留下来的大量文物典籍,又能让人民了解历史。 陪同说,其一是第17代国王易卜拉欣•恩乔雅是巴蒙王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国王。他创造了名为“舒蒙”的巴蒙族的文字。他好学深思,认真研究西方文字和阿拉伯文字,在此基础上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象形文字。1896年约有511个字母,后几经简化,最终减为73个字母和10个数字。他带头使用这套独创的文字系统,并强制推行用于王室文件、司法判决、财政帐目、档案通讯和学校教育。这是黑非洲人自己创造发明的一种文字,在非洲的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1、女人<br>2、孩子<br>3、男人<br>4、买<br>5、给<br> 其二是巴蒙人原来信奉拜物教,他们坚信,每个部落有神的保护。两部落交战,胜者是因其保护神的强大。19世纪末,伊斯兰教经北方的富拉尼族传入巴蒙地区。国王易卜拉欣•恩乔雅决定信奉伊斯兰教,认为皈依可受到该神灵的庇护。当德国人占领王国后,国王又认为基督教强于伊斯兰教,于是决定改信20世纪初传到这里的基督教。但当他及妃子们一起接受洗礼,要求在他们用的圣水中加入棕榈酒时,遭到了德国传教士的拒绝。同时,还坚持要求他放弃一夫多妻。国王认为这是不能接受的。以后,英国人又取代德国人当上统治者,国王对此进行了反思。英、德两国同信基督教,为什么德国人会败北?于是,他坚信,因为他们各自有各的保护神。1915年,他就从非洲人的实际生活需要出发,吸收《可兰经》和《圣经》的精华,结合本地长期流传的自然神教,创造了巴蒙人自己的宗教“恩乌埃特•库埃得”(意为"跟随与会晤"教)。他的这一独创,在非洲文明发展史上实属罕见。 可惜,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法国从战败的德国手中接收了现在喀麦隆的大部分土地,包括巴蒙王国。法国人极力推行它的政治制度、语言和文化。在这种情况下,恩乔雅创办的学校几乎全部被关闭,他发明的巴蒙文字被禁用,他创制的印刷机被捣毁。1930年,国王被遣送到雅温得幽禁起来,1933年屈辱地死去。 1932年国王流放雅温得时与子女们的留影 参观结束后,我在留言簿题词。下楼后,国王请我陪同他一起坐在王宫大门口听取他管辖的执政党地方选举情况的报告。然后,我们俩手拉手,从老王宫走到国王官邸进行友好谈话,商讨加强使馆及中国企业与王国合作的可能性。我还代表对外友协商谈国王访华的可能性。 2010年5月,我终于看到了有关恩乔亚国王携王后率喀麦隆酋长代表团访华的报道,也算了却了一桩心事,令我深感欣慰。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摄影 刘玉珍<div>编辑 王四法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