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篇《偶得》是静仁文纪兄弟闲暇读书偶得。也是我学习思考观点。特《美篇》而存。</p><p class="ql-block">静仁先生是我新疆多年的好朋友。</p><p class="ql-block">是位学习型的领导。</p><p class="ql-block">原是老师而成为公务员。</p><p class="ql-block">是从基层与百姓摸爬滚打而成长的干部。</p><p class="ql-block">一位好乡党委委书记,一位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一位接地气的领导。</p> <p class="ql-block">读史偶得——</p><p class="ql-block">静仁</p><p class="ql-block"> 1、事件 </p><p class="ql-block"> / 历史从来就没有对错,因为它就在那里。历史的功过是非,是后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体现。也就是说,如何评判历史,取决于评判者的喜好或需要。 </p><p class="ql-block"> / 秦王赢政,统六国、车同辙、书同文、统一度量衡,是当今中华文化的集成者。汉文化之所以几千年如此强劲,生生不息,是黄天厚土的滋养,血雨腥风的浇灌,也是秦王始皇为中华历史作出的最大贡献。 </p><p class="ql-block"> / 历史事件的发生,有必然就有偶然。必然的事件,理所应当;偶然的事件,也该顺其自然。无数必然的、偶然的事件的组和和联系,就构成了纷繁复杂、眼花嘹乱的历史。 </p><p class="ql-block"> / 都说历史枯涩难懂。那倒也不一定。历史啊,就好比花生秧子红苕蔓——落花花生果、果长秧秧生;枝缠干绕百尺滕,春发秋落果千味。就是你和我的生活日常,这样去一品一看、一想一问,历史就活了,就成了人类所有活动的必然结果。 </p><p class="ql-block"> / 历经三皇五帝、尧舜禹相传,历史终于走进春秋战国,以齐楚燕韩赵卫秦为代表的大小诸国,都有一统天下的雄心伟志,也都处在被他国他人灭国亡族的阴影之下。每个国君时刻都纠结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为了自己不被亡国灭种,就必须要纵横捭阖,工于巧计,去亡他国灭他族。 </p><p class="ql-block"> / 燕太子丹,是当时七国中最重量级人物,是最有可能一统天下之人。可是他太贪心了,他的贪心在于他工于心计阴谋太深,其实,刺死秦王并不是他的目的。秦王死,天下必乱,如能挟天子以令诸侯,普天下皆为燕土,则是他的最理想的愿望。 </p><p class="ql-block"> / 贪心不足蛇吞象, 把赌注押在明星刺客荆轲一人身上,妄想凭一人之力巧夺天下,这个理想是不是太贪了些?可惜,太子丹终究还是选错了人,尽管费劲了心思,贪心终使人眼拙,贪心终酿成大错。</p><p class="ql-block"> 2、外戚 </p><p class="ql-block"> / 封狼居胥一战,匈奴彻底内乱。公元前51年,呼韩邪单于归顺汉朝,后请娶昭君为汉婿;北匈奴在公元前36年,被“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陈汤率兵击灭。匈奴连续遭此打击,一蹶不振,从此远遁消失。漠南再无王庭,天下难觅匈奴。</p><p class="ql-block"> / 卫青、霍去病等诸汉室外戚,为汉帝国建功立业,功莫大焉,但他们都清楚地认识到,依杖功勋,分享权贵,必须以支持与服从皇权为前提。丧失这个前提,前世吕后及诸吕的命运,是外戚的下场;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则是开国功臣勋贵的结局。 </p><p class="ql-block"> / 卫青的部将曾劝他广招宾客,被卫青严词拒绝,说搞团团伙伙是“人主之柄”,是给皇帝手里送把刀,到时怎么被弄死都不知道。他以专心征战、回避政治、远离朝政的姿态,表示绝对服从皇权。卫子夫的皇后地位动摇后,他甚至拿出自己战功换来的奖赏,去讨好皇帝的新宠。 </p><p class="ql-block"> / 使匈奴人悲惨吟唱:“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的霍去病,建立了影响后世万代的功勋。却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也!”婉拒了帝王的浩荡恩赐。 </p><p class="ql-block"> / 像大汉王朝最璀璨的一颗流星,快速划过了无边的天际。去病者!来病也!这颗流星在宇宙中仅仅闪耀了24年。每当我端起酒杯,都会想起酒泉,想起这名上天赐予汉家的年轻战神,他使我泪流满面。 </p><p class="ql-block"> / 尽管战功赫赫,卫青等诸外戚,却仍以“柔和媚上”,受到后世一些史家诟病。但这也正是维护大一统的根本秉持,也正是周礼核心、秦规汉制;儒道之行,君臣之要。</p><p class="ql-block"> 3、汉人 </p><p class="ql-block"> / 汉武帝是史上最伟大的帝王。“礼乐可知新制度,山河谁问旧封疆?书生慷慨何多感,转忆轮台汉武皇”。《轮台罪己昭》是刘彻晚年的深刻反思和检讨。 </p><p class="ql-block"> / “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 变更制度和出师征伐,是武帝在位亟需完成的两大任务,均指向帝国的大一统。 </p><p class="ql-block"> / 汉武帝将秦国的法家制度、鲁国的儒家思想、齐国的黄老之术与管子经济、楚国的文化艺术、韩魏的纵横刑名、燕赵的军事制度融为一体,形成了“大一统汉制”。 </p><p class="ql-block"> / 开疆拓土、兼收并蓄、检讨反思、拾遗校勘、建章立制、修志编史,汉武帝做的事很多,以至于史官司马迁尽管受了宫刑,也发誓要把这些事记载下来。汉武帝之后,司马迁笔下,“汉人”也就变成了“汉王朝子民”的自称。 </p><p class="ql-block"> / 秦两世十五年完成大一统,汉帝国用了四百年一揽华夏文明。其实,认同这种制度文明的人,就是“汉人”。“汉人”实为中国用政治制度建构“国族”的最早实践。汉文化积沙成山,海纳百川,由此而集大成。</p><p class="ql-block"> 4、知与行 </p><p class="ql-block"> / 先知者常悲愤远行,后知者在无声呐喊,无知者爱说岁月静好,愚知者则一片狂欢。知与行相伴相随,行与知相亲相爱,知者和行者都要活着或生活。活着和生活是两种境界,活着容易,生活很难。 </p><p class="ql-block"> / 笑而不语是成长,痛而不言是成熟。时间从不说话,但它忠实记载历史。快乐和痛苦,一对娈生子。成长不一定就成熟,成熟一定是成长的产品。要什么样的生,找什么样的活,是成长和成熟中的两难命题。 </p><p class="ql-block"> / 智力超越欲望叫智慧,欲望超过智力叫智障。如果把已看破滚滚红尘,纠结成四个字,一幅草书更为贴切,有人希望它是“春池韵嫣”,更多人看它像“去他妈的”。奔往光明之路而去,而那里的人,从来都不愿意回来救赎黑暗中人。 </p><p class="ql-block"> / 没有故乡的人寻找天堂,有故乡的人回到故乡。故乡和天堂一步之遥,有人终其一生也无法到达。生活无须在别处,诗意也无需在远方。还是去感谢太阳、自然与时光吧,他们其实最公平。 </p><p class="ql-block"> / 行走吧,做一个行者。苦行僧使我们感受真实,潜行者让人充满自由。车能行到的地方,车轮走到;车走不到的地方,骑马走到;骑马走不到的地方,双脚走到;脚也走不到的地方,心要走到。 </p><p class="ql-block"> / 像水一样行走,水流能至大海,是因为水能巧妙地避开所有障碍,不断地找到适合前行的路径。路上难免会遇到困难,拐个弯,绕一绕,也许就会柳暗花明。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学会转弯,也是一种前进的好方式。</p><p class="ql-block"> 5、生活 </p><p class="ql-block"> / 一个残酷的事实: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并不在于你对他人的友善程度,而是在于你的实力强弱。人们普遍会对强者更宽容,过度的友善反而会被人当作廉价的示好。所以,把精力放在自身实力打磨上,要比过度社交要重要的多。 </p><p class="ql-block"> / 坏人做了一辈子坏事,最后做了一件好事,叫浪子回头;好人做了一辈子好事,最后做了一件坏事,叫原形毕露。好人成佛,需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而坏人只需要放下屠刀,就会立地成佛。好与坏的标准完全取决于评判者。</p><p class="ql-block"> / 生活把善良的人逼到无路可退,把老实人变得现实绝情,这就是生活。一些人誓死守护自己的灵魂价值,有些人却丢失的一干二净。一个人是世界,两个人就是江湖。不要轻易进入人群,那里除了不多的道义,只剩下庸俗,攀比,堕落,阴谋。 </p><p class="ql-block"> / 一个人最糟糕的处境就是逐渐被生活磨成一个无趣的人,被迫过着乏味的生活,并且一直以为,自己没有对不住任何其他。其实,这世上最对不住的是自己,终有一天自己会顿觉开悟,真正的释放倒是躺平后的觉醒。</p><p class="ql-block"> / 聪明和智慧的区别在于,智慧是在探寻规律,而聪明总在搜索机会;规律是验证过的真理,机会是实践中的漏洞;遵循规律向真理前行,钻漏补洞永不是捷径。聪明难成大器,智慧方为大道。</p><p class="ql-block"> 6、民粹 </p><p class="ql-block"> / 思想源于实践,思想指导着实践;思想成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是治国理政的根本遵循。民族的传统思想精华就是民粹,是民族的集体世界观价值观的体现。 </p><p class="ql-block"> / 周礼秦法汉制中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并所遵崇的核心思想理念。 </p><p class="ql-block"> / 以核心思想为引领,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中,培育和形成了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p><p class="ql-block"> / 思想决定行为,思想的旗帜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检验着民族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p><p class="ql-block"> /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是全民族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思想武器,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和保障。意识指导行动。思想的武器最终会战胜武器的思想。</p><p class="ql-block"> 7、个体 </p><p class="ql-block"> / 人心难懂就是自己觉得痛不欲生,难以支撑,他人却冷眼旁观,还要怪你小题大做的时候。人在顺风顺水时,往往很难看清世态人情的真相。</p><p class="ql-block"> / 曾经以为可以无话不说的人,曾经以为可以依靠一生的人,在最需要时只会留下一个背影。曾经觉得牢固无比的关系,其实往往最容易变得脆弱不堪。</p><p class="ql-block"> / 成年人的世界,各人有各人要面对的苦和难。有些事,只能靠自己,别人也帮不上。 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期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p><p class="ql-block"> / 想要朋友拉一把,酒换酒来茶换茶。朋友也好,家人也罢,能帮得了一程,却帮不了一生。问别人要来的安全感,就像风中的浮萍,一吹就散。 </p><p class="ql-block"> / 人生的重重难关,终究要一个人去闯;想要的安全感,也要靠自己一点点挣。 事靠自己解决,才能成长;苦靠自己消化,才有体面。 </p><p class="ql-block"> / 苏武“十九年间堕渺茫,饥来吃雪齿生香。一心只梦飞归国,双眼何曾看见羊”。凡事靠自己,才是一个人最大的底气。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p><p class="ql-block"> 8、扛活 </p><p class="ql-block"> /人生最大的对手,不是那些落井下石的人,而是习惯抱怨和依赖的自己。同样,人生最大的贵人,就是从不言弃的自己。扛起生活的担子,扛住活着的压力,这就是扛活。 </p><p class="ql-block"> /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也别指望事事尽随人意,鱼与熊掌不可得,两袒从来是笑柄。齐人有女待嫁,东家子丑而富,西家子好而贫。父母命其袒露单肩,以示东西而择姻缘,女儿却双肩皆袒,说“欲东家食,而西家宿”。“东食西宿”成了历史一大笑典。 </p><p class="ql-block"> / 这辈子能活成一棵树,就别做一根藤。总是靠别人扯着拽着往前走,难保不会摔得鼻青脸肿。人生就是这样,虽然会面对很多困难与挫折,咬紧牙关总会撑过去。生活从来都不容易,但是上天不会辜负任何一份努力。 </p><p class="ql-block"> / 人活一辈子,没有谁能永远顺风顺水,也没有永远的避风港。雨天愿意给我们撑伞的人很多,但暴雨来时大家都自顾不暇。与其在雨中等待别人送伞,不如自己活成自己的屋檐。该吃的苦别人替不了,该受的难终究要自己扛。</p><p class="ql-block"> / 随意生活、微笑着活着。九百多年前,贬官苏东坡发现“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食,贫者不解煮”,于是“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时他自美,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东坡肉煮成美味佳肴、也熬成了传统文化。 虽是后话,但这也是扛活。 </p><p class="ql-block"> 2022、4、2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