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之旅(二)

云桑

一觉睡到自然醒,之前担心的高反,什么口干舌燥,难以入眠,,,似乎都没出现。要知道,拉萨的海拔可是3600米哦,,当年去稻城亚丁,在新都桥住了一晚,海拔3400+,导游就千叮咛万嘱咐了各种注意事项,结果也还好,什么都没发生,如今的3600+依然平安无事。 本次行程就此拉开了序幕。本着海拔由底渐高的原则,就先从海拔最低的拉萨展开。<div><br></div><div>第一站就是大昭寺。</div><div><br></div><div> 别的城市中心都是商业繁华地段,拉萨偏不走寻常路,它的老城区中心建筑,就是大昭寺。很多人去西藏的目的地里,都会有这个寺的存在,它的名气,仅排在布达拉宫之后。在藏语里,大昭寺又被叫做祖拉康,觉康,意思是佛殿。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赞干布建造。藏族人民有一个"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的说法,大昭寺在拉萨市具有中心地位,不仅是地理位置上的,也是社会生活层面的。传说大昭寺寺址最早是一片湖,松赞干布曾在此湖边向尺尊公主许诺,随戒指所落之处修建佛殿,孰料戒指恰好落人湖内,湖面顿时遍布光网,光网之中显现出一座九级白塔。于是,一场以千只白山羊驮土建寺的浩荡工程开始了。<br></div><div> <b>大昭寺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b>,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可以说,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市局规式。</div><br> 许多人以为,拉萨的“圣地”之称,是起源于布达拉宫,其实不然。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与大昭寺的佛像有关。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来惹萨又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并演化成当下的“拉萨”。这个名字的更改,也有相对应的传说。相传建大昭寺时,几次均遭耸立天际的金顶水淹。文成公主解释说,整个青藏高原是个仰卧的罗刹女。这个魔女呈人形,头朝东,腿朝西仰卧臂,大昭寺所在的湖泊原来正好是罗刹女的心脏,湖水乃其血液。所以文成公主说大昭寺必须填湖建寺,首先把魔女的心脏给镇住。然后文成公主还同时推荐了另外十二个小寺院在边远地区,镇住魔女的四肢和各个关节,共建了十三座寺院。<div> 按照文成公主所选的位置,建寺首先要填湖。当时主要的运输工具是依靠山羊背着装着沙和土的袋子。就这样把这个湖泊给填平了,给大昭寺奠定了基础。其实拉萨这两个字就是从大昭寺演变而来的。最早拉萨不叫LASA,古文书上都是RASA(即“惹萨”),RA是山羊,SA是土地,意思是山羊建的地方。后来因为修建了这样神圣纳佛殿,里面供奉了佛祖的像,有佛经、佛塔,还有四面八方的信徒来这里朝圣,大家都认为这个地方是佛地,所以又改称拉萨——LA在藏语里是佛的意思,SA是地。<br></div><div> 大昭寺建成后,经过元、明、清历朝屡加修改扩建,形成了现今的规模。值得一提的是,大昭寺内供奉的是文成公主从大唐长安带去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单看大昭寺的规模和设计,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大昭寺殿高4层,整个建筑金顶、斗拱为典型的汉族风格。碉楼、雕梁则是西藏样式,主殿二、三层檐下排列成行的103个木雕伏兽和人面狮身,寺内有长近千米的藏式壁画《文成公主进藏图》和《大昭寺修建图》。<br></div> 前来供奉的信徒熙熙攘攘,或手里攥着一沓一块的纸币,或拎着各种装满酥油的水瓶水壶,纸币供奉给各路神,酥油则倒进一盏盏酥油灯盏,,, 由于殿内禁止拍照,就只能拍几张外景了。 第二站色拉寺。<div><br></div><div> 色拉寺全称“色拉大乘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主寺之一,自古就是高僧活佛讲经说法之地。<br></div><div> 色拉寺寺名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该寺在奠基兴建时下了一场较猛的冰雹,冰雹藏语发音为“色拉”,故该寺建成后取名为“色拉寺”,意为“冰雹寺”;一说该寺兴建在一片野蔷薇花盛开的地方,故取名“色拉寺”,野蔷薇藏语发音也为“色拉”。寺院全称为“色拉大乘寺”。<br></div> 这叫坛城。是僧人依据对经文的理解,描绘而成。这需要一定功力,不是一般僧侣所能企及的。 到色拉寺最要看的就是辩经了。乍看上去像是僧人们在“捉对厮杀”吵架,实则是喇嘛们的日常功课,是探求佛法真谛的一个重要的过程。<div>  这是一种富于挑战性的辩论,辩论者往往借助于各种手势来增强辩论的力度,他们或击掌催促对方尽快回答问题,或拉动佛珠表示借助佛的力量来战胜对方。<br></div> 据说色拉寺的甜茶是全拉萨最好喝的。 “色拉寺看辩经”、与“转八廓街”、“登布达拉宫”堪称游客“拉萨旅游必做的三件事”。 今天的第三站是帕邦喀寺。 可别小看这个帕邦喀寺,在布达拉宫建造以前,这里是吐蕃时期的政治、佛教的中心,更为重要的是藏文就在这里诞生,想当年松赞干布就在这里修行,在这里接待外国使臣,谈论国事等等。<div>  松赞干布的得力助手、吐蕃的重臣吞弥·桑布扎,他十五岁的时候就奉松赞干布的命令,前往印度的天竺求学,经过七年的努力研究学习了梵文、诗学以及佛经。直到公元641年才平安地回到拉萨,并在如今的帕邦喀寺又潜心专研了三年,才在象雄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古印度等国的文字(梵文),创造了藏文字(吞弥根据梵文的50个字母研制藏文,最终研制成为只有4个元音及30个辅音组成的藏文)。<br></div> 过往的旅游也曾踏入过藏区,云南的香格里拉、四川的九寨黄龙、稻城亚丁,乃至西北的青海湖边,,,或多或少都谈及了藏传佛教,这次是真真实实的来到了藏传佛教的发祥地,来到了西藏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布达拉宫。 就是这座不起眼的小山----玛步日山(又称红山),却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只因它承载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和世界上唯一政教合一的宫殿----布达拉宫。 行至红山脚下,刚见布宫一角,便已被其高高在上的气势所折服,更被其神秘感所吸引。 布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最初是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 后来由松赞干布建立的吐蕃王朝灭亡之后,古老的宫堡也大部分被毁于战火,直至公元十七世纪,五世达赖建立噶丹颇章王朝并被清朝政府正式封为西藏地方政教首领后,才开始了重建布达拉宫,时年为公元1645年。以后历代达赖又相继进行过扩建,于是布达拉宫就具有了今日之规模。于17世纪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布达拉宫海拔3700米,主楼高117米,共13层,其中宫殿、灵塔殿、佛殿、经堂、僧舍、庭院等一应俱全。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集宫殿、城堡、寺院于一体的古代宫堡建筑群。也是拉萨千余年历史的见证,是藏传佛教信徒的精神寄托。其主体建筑分为白宫和红宫,白宫,是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曾是原西藏地方政府的办事机构所在地,高七层;红宫居中央,主要用于宗教事务。 与在布宫广场远眺相比,来到其近前,视角由平视变为仰视,使布宫显得更加气势宏伟。其鲜明的藏式风格,粗犷简约中不乏细致与精湛。<div>  此刻所在的宫墙内的山前部分叫作“雪城”,分布着原西藏政府噶厦的办事机构,如法院、印经院、藏军司令部等。此外还有作坊、马厩、供水处、仓库、监狱等宫廷辅助设施也都设在这里。</div><div>(宫墙内的山后部分称做“林卡”,主要是一组以龙王潭为中心的园林建筑,是布达拉宫的后花园。五世达赖重建布达拉宫时在此取土,形成深潭。后来六世达赖在湖心建造了三层八角形的琉璃亭,内供龙王像,故此称为龙王潭。)<br><div><br></div></div> 拾级而上,来到了这座无字碑。碑的来历无从考证,不多赘述。 在此爆料个小秘密吧,因为从来都是看的布宫远景,所以一直不知道白墙上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的红色是个啥,原来是布达拉宫步道的墙领,是不是有点蠢啊。。<div>  但这个墙领却不简单,这可是藏民智慧的结晶。那是用“<b>白马草</b>”(音)浸了药水做的,千年不腐。既可以减轻墙体的负重,又能吸附外敌的弓箭。</div><br> 这应该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WC了吧,3700+<div><br></div> 在此方便,则是实打实的飞流直下三千尺了。。。 这是一群在修缮屋顶的藏民,远远地就传来了他们的劳动号子,手里的木夯打着统一的节奏,这叫<b>打阿嘎</b>。是一种藏族传统的屋顶或是屋内地面的修筑方法,利用当地特有的被称之为“阿嘎土”的泥土和碎石加上水混合后铺于地面或屋顶,再以人工反复夯打使之地面、屋顶坚实、平滑、不渗漏水。<br> 都玩儿嗨了! 远在千里之外,登上世界屋脊,居然和最要好的兄弟在拉萨相逢了,喝杯茶吃顿饭,意义却大不相同啊!上照留念。 一觉醒来,天色没那么给力了,我们离开拉萨向林芝出发。 服务区,依然是藏式风格,客流量很少,倒也很清净。 居然下起了雪。 从拉萨到林芝,中间要跨越米拉山,米拉山口海拔5013米。是拉萨与林芝的分界线,两侧气候有很大不同,米拉山以东的林芝地区是温暖潮湿,植被茂盛,属于海洋性气候,而米拉山以西的拉萨地区气候干燥寒冷,属于内陆性气候。<br><div>  在拉萨到林芝高等级公路通车之前,米拉山口是走318国道进藏的必经之路;夏季站在米拉山口,山风劲吹,蓝天白云下,五彩经幡在大地与苍穹之间飘荡摇曳,山口处常年积雪,发育有远古时期冰川活动遗迹。米拉山隧道贯通后,汽车再也不用翻越米拉山,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通过。<br></div> 穿过米拉山,便雪过天晴,又是一番景象了。。。一路下行,进入了林芝地区。海拔也从拉萨的3700,到米拉山的5000,过山车般的降到了2900,人也顿时感觉舒服了许多。午餐也觉得口味更好了。。。 即将抵达巴松措,此时的天空还白云朵朵,尽管雾气有点大,不是很通透,会非常影响拍照的效果,可谁知更糟糕的还在后面。。。<div><br></div><div>未完待续。</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