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图云关,为出黔去湘桂的咽喉要道,人称“黔南首关”,位于现在贵阳森林公园北门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成立,全面担负起战场救护使命及后方平民防护等公共卫生责任。由于战事蔓延,1939年2月,救护总队及其相关机构輾转迁驻贵阳城东要隘图云关,直至1945年抗战胜利完成历史使命。</p> <p class="ql-block">雄关依然,青山永在,图云关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历史遗址,永远铭刻着人道、博爱、奉献精神。</p> <p class="ql-block">除了白求恩,另一位为中国抗战献出生命的还有英国女医生高田宜(原名Barbara Courner),她早年毕业于伦敦妇女卫校, 毕业后曾经远赴印度工作。当时中日战争已打响, 在印度的高田宜得知中国人遭受侵略的悲惨处境之后, 十分同情, 自愿来到中国参加医护工作。</p> <p class="ql-block">她于1941年抵达中国, 在经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队长林可胜签发的聘书和调令后, 被安排到贵阳图云关工作。</p> <p class="ql-block">1941年11月起, 日军在我国常德投放“鼠疫细菌弹”,1942年3月, 日军又一次向广西投放了细菌武器。包括高田宜在内的援华队医生们再一次不顾自身安危, 准备赶赴“前线”。</p><p class="ql-block">就在临行前, 高田宜医生注射了防疫疫苗后, 竟不幸引发身体过敏, 在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的前夜溘然长逝。</p> <p class="ql-block">实际上当时她已患上感冒, 不能注射, 但当时因担心疫情紧急, 高田宜竟未注意到自己的身体不适, 以致酿成悲剧。这位飞跃大洋来到中国的天使, 永远长眠于这片土地之上。</p> <p class="ql-block">我国现代生理学奠基人——林可胜,1937年,在淞沪战场上,一位对中国战地医护事业产生重要影响的人出现了, 此人能说着一口流利英语却长着东方面孔, 他的国籍是新加坡, 朋友们都叫他波比, 而他的真名叫林可胜, 是不折不扣的华裔。</p> <p class="ql-block">1937年抗战爆发, 已有战场救护经验的林可胜被委任为中国红十字救护总队的队长, 那一刻起, 这位华侨便开始率领红十字会的队员们奔波在前线的各大野战医院。战线越拉越长, 伤兵的救治问题愈发严重, 大城市的医院也一再成为日军飞行员轰炸的目标。鉴于这些原因, 林可胜主张放弃在大城市设置医院救护伤兵的做法, 组建战地救护体系。即把现有的红十字队员分成若干个流动的医疗队, 让各个救护队可以随军队或前线医院转移, 就地展开医疗工作。</p> <p class="ql-block">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林可胜被国民政府正式任命为军政部军医署署长, 成为当时中国军医机构的最高负责人。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后, 林可胜既未留在大陆, 也没有跟蒋介石去台湾, 他选择彻底远离政治, 移居美国, 继续从事医学研究, 直到1969年病逝, 终年74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