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挑战,关键在于办好自己的事,提高发展质量。”自治区把今年作为“稳中求进攻坚年”,制定了“十场攻坚战”。百色市委把今年定为“高质量发展攻坚年”,统筹推进“十大攻坚行动”。做好今年各项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都是我们应该做,而且要做好、做优的事。从我县疫情防控、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侧观,部分领导干部不在状态,工作瞄不准重点,有“等靠要”的思想,讲客观多,归因向外。这些问题和心态的滋生,势必会影响高质量发展进程。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贯彻落实好中央、自治区、百色市总体部署,就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摒弃不良心态,增强“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坐不住”的责任感。转变观念,领导干部要先行一步,以上率下。</h3></br> <h3><strong> 要从只“看”到实“干”的观念转变。</strong>推动高质量发展,领导干部要主动靠前,置身其中,坚决摒弃“看客”心态,带好头,起好示范作用,不能当甩手掌柜,不能只吹号,不能只当指挥员,不当战斗员。这其中,更需要强调的是执行力,没有执行力,一切理想,只能“望梅止渴”,而提高执行力,关键就在一个“干”字。对指导性任务,要一边谋划,一边执行,在想中干、干中想;对指示性任务,要快速拿出“时间表”“路线图”,条条对照,点点落实,步步推进;对指令性任务,要挽起手袖就去抓,卷起裤脚就得干,不容一点迟缓,没有任何借口,不讲任何条件。拿出真抓的干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在凝心聚力中抓落实,在集智攻关中抓落实,在细致具体中抓落实,做到常规工作不拖后、重点工作抢进度、特色工作擦亮点、应急工作保稳定,推动各领域重点工作高质效落实到位。</h3></br> <h3> <strong>要从平“慢”到稳“快”的观念转变。</strong>我们有的领导干部喜欢做“算盘珠”式干部,拨一拨动一动,大拨大动、小拨小动、不拨不动。正如一些在建项目,动动停停,大大超过预期竣工时间。联系领导没有深层次找原因、拿措施,而是把问题上交,任由项目停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今年,从中央到自治区、百色市对经济社会发展都要求立足于“稳”字,稳中求进。面对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竞争态势,特别是像隆林这样的后脱贫县份,“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作为地方领导干部,一定要应时而动、雷厉风行,奋而行之、马上就办,只有早人一筹、快人一拍,才能掌握主动权,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制高点”。</h3></br> <h3> <strong>要从归“外”到向“内”的观念转变。</strong>归因向内者从优,归因向外者从劣。曾经看过一则故事: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抱怨对面的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连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直到有一天,有个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这个太太的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原来,是自己家的窗户脏了。回归到我们的工作中,有的领导干部在项目建设上,总说“征地难度大,群众不配合”;在服务企业上,总说“心有余而力不足”;在产业发展上,总说“资源禀赋受限”,没有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归因向外,把自己撇得一干二净。领导干部无论做任何事,不要抱怨环境,不要抱怨他人,而是要行动起来,我应该怎么做,做些什么,才能真正推动工作。《时间是良药》这本书里,有一句话说:“自己试错、自己体验,最终好的、坏的自己都有能力和勇气去承担”。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归因向内,自我检视,增强自身能力,苦练内功,加强沟通,携手共渡难关。<br></br></h3></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