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乡绍兴游览记

老鼠爱大米

<p class="ql-block">  绍兴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绍兴素称文物之邦鱼米之乡。绍兴是著名的水乡桥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 在战国时代,绍兴就有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大败吴国的故事。</p><p class="ql-block">绍兴是”名人之乡”。在绍兴的文化古迹有王羲之的故里和兰亭,明朝大书画家徐渭的青藤书屋,清末篆刻巨擎赵之谦的纪念馆,陆游的沈园,蔡元培故居,周恩来故居,鲁迅纪念馆,鲁迅故居,秋瑾故居 ,唐朝丞相贺之章的故居,等等。</p> <p class="ql-block">”鉴湖越台名士乡,</p><p class="ql-block"> 忧忡为国痛断肠。</p><p class="ql-block"> 剑南歌接秋风吟,</p><p class="ql-block"> 一例氤氲入诗囊。”</p><p class="ql-block">毛主席这首诗是为鉴湖女侠秋瑾女士而写成的。义和团失败以后。秋瑾目睹清朝的腐败和民族危难。冲破家庭束缚,自筹集旅费去日本。在日本积极参加留日学生革命运动,加入了光复会和同盟会活动。与徐锡麟,陶志章,王金发等人参加了浙皖起义。起义失败。坚贞不屈。在绍兴从容就义。孙中山曾亲笔提词”巾帼英雄”。</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总理的亲笔题词:”我是绍兴人!”</p> <p class="ql-block">  鲁迅先生石刻雕像。</p><p class="ql-block">鲁迅先生的座右铭:俯首甘为孺子牛。</p> <p class="ql-block">一代文豪鲁迅先生坐像。</p> <p class="ql-block">  这是位于绍兴市的秋瑾女士烈士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王羲之与文人名士在一起的雕像。群雕像生动的再现了这些文人名士在一起咏诗,弹琴作画的才气横溢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鹅池亭”。“鹅”字,铁画银钩。传说,为王羲之亲书。“池”字,则是其子王献之补写的。一石碑二个字,父子合璧,乡人传为美谈。</p> <p class="ql-block">  据说,这里是王羲之与友人吟咏作诗,完成《兰亭集序》的地方。东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孙统,谢安等26人。为过“修稧日”宴集于此。各位名士们列坐于曲水两侧,将酒觞置于清流之上,漂流到谁的面前,谁就要即兴赋诗。否则罚酒三觞。</p><p class="ql-block">王羲之为之做了一篇324字的序文。这就是”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王羲之书法代表作《兰亭集序》 。兰亭也因此成为历代书法家的朝圣之地。</p> <p class="ql-block">  流觞亭的北面。是”御碑亭”。御碑亭内的御碑高三丈宽一丈。正面刻有康熙临摹的《兰亭集序》全文。背面刻有乾隆亲笔诗文:《兰亭即事》七律诗。御碑亭的背后是高高的山岗。景色优美。</p> <p class="ql-block">  时至今日,”曲水流觞”的饮酒赋诗写诗的雅俗历经千年,依然盛传不衰。为了进一步传承书法精华,营造雅集盛景。还经常有仿古的”曲水流殇”演艺活动。游客也可以参与其中。</p> <p class="ql-block">《兰亭碑林》这4个字是沙孟海所书写。功底深厚。配得上兰亭的书法碑林榜首。</p> <p class="ql-block">  兰亭书法博物馆。书法家沈鹏题词。</p> <p class="ql-block">东湖风景区。</p><p class="ql-block">东湖所在地,原为一座青石山,秦始皇东巡时曾在此驻驾饮马,故被称为箬篑山。汉代以后,箬篑山成了绍兴的一处石料场,经过千百年的凿穿斧削,又是采用特殊的取石方法,搬走了半座青山,并形成了高达50多米的悬崖峭壁。劳动者取石还普遍深入到地下20多米,有的甚至四五十米处,日子一久,形成了长过200米,宽约80米的清水塘。清末,绍兴著名乡贤陶浚宣眼光独到,利用采石场筑起围墙,对水面稍加拓宽,遂成山水相映的东湖。东湖经过百年的人工装扮,成为一处巧夺天工的山水大盆景。</p> <p class="ql-block">”在青山绿水之间,</p><p class="ql-block">我想牵着你的手,走过这座桥。</p><p class="ql-block">桥上是绿叶红花,桥下是流水人家。</p><p class="ql-block">桥的那头是青丝,桥的这头是白发。”</p><p class="ql-block">这是从湘西走出来的沈从文的一首有名的情诗。</p> <p class="ql-block">山谷中的仙女</p> <p class="ql-block">  天工大佛。大佛,开凿于隋代,竣工于初唐。历经三代石工完工。大佛高20.8米,大佛的两个耳朵之间有通道,人可以由此通过。天工大佛为浙江四大名佛之一。是浙江最珍贵的佛像。天工大佛距今1300多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炉柱晴烟”。隋唐以来采石遗迹。高30米,底宽六米,最薄处不足一米,远观如一柱烟霭,袅袅升空。故名“炉柱晴烟”。</p> <p class="ql-block">  三聚同源。</p><p class="ql-block">隋唐以来。柯岩素为三聚同源之地。广场外圆内方,象征天圆地方的中国传统思想。三根汉白玉柱,高6米,直径1.4米,分别为孔子,老子和释迦摩尼雕像,象征着儒家,佛教和道教,三教相聚。中心石雕头像,黑白两色,白色象征人性本善,黑色象征人性本恶。曲折小溪,潺潺汇源,故名三聚同源。</p> <p class="ql-block">  鉴湖原名镜湖,相传黄帝铸镜于此而得名。为浙江名湖之一,俗话说“鉴湖800里”可想当年鉴湖之宽阔。鉴湖是浙江省风景名胜区,是一处适合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的江南水乡风景名胜区。</p> <p class="ql-block">柯岩鉴湖景区是鉴湖的一部分。面积1.47平方公里。王羲之诗:“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鉴湖一带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风光,湖上桥堤相连,渔舟时现,青山隐隐,绿水迢迢。</p><p class="ql-block">鉴湖被称为绍兴的母亲湖。鉴湖水质清澈,含有丰富的钙和微量元素,是酿造绍兴黄酒的极佳水源。</p> <p class="ql-block">  鉴湖中间的古老纤道。绍兴曾经有大批的货船,依靠着纤夫在绍兴的水面把货物运输出去。青石板拼接的一米左右的宽度铭记着纤夫1000余年的辛劳。</p> <p class="ql-block">“万年戏台”这座江南水乡舞台,坐西朝东,两面环水,面临鉴湖,再现了鲁迅笔下的社戏风采,水乡演戏的情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