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红楼梦》评论偶得:曹雪芹对贾宝玉并非全面褒扬。

美友443069235

今天计划写写贾宝玉梦到甄宝玉这个梦。所以就又一次读了这一章的原著,梳理出了一个大致的写作提纲,提炼了主要的观点。原以为会无所阻碍地写下去了,可是遇到一个过去我没有想过的问题:曹雪芹到底怎么看他笔下的贾宝玉?<br> 在思考过程中,我竟然得出了与以往不一样的看法:对这个他自己呕心沥血塑造的人物,据考证还是以自己为原型创作的一号主角,他并非全面地肯定。而是有所保留、有所嘲讽、有所批判。呵呵呵,这份认识是我以前从未有过的。所以就停下写对那个梦的分析了,而是写这篇评论偶得。<br>  我们来看书中所说,第五十六回,贾宝玉梦里去找甄宝玉,想看看这个人是不是像人们说的那样,和自己一模一样。这个梦不长,但是场景很多,曹雪芹写得轻松幽默,活泼有趣。可是,他真的只是简单的写青春期的一个少年的一个梦吗? <p class="ql-block">  曹雪芹是真的伟大,了不起。他用这样幽默轻松的笔触,实际上是写了一个人从本我、自我、超我的演变和困惑。是许多成长中的年轻人共同遇到的问题。那么,这里就又有一个问题了,作者笔下的贾宝玉一直拒绝长大,和大观园里的姐姐妹妹吟诗作赋、喝酒赏花,始终沉迷于喜乐享受的本我中走不出来。曹雪芹对这样的宝玉是怎么评价的呢?他的态度是真正完全正面肯定的吗?</p><p class="ql-block"> 很多时候,我们读《红楼梦》,被作者的文字所吸引,一步步走进作者表面编辑的故事之中,享受作者用事件带给我们的愉悦和感受,而忘了思考。今天,我突然想起在宝黛初次见面时,作者借用后人的两首”西江月”,来表达对这宝玉的概括和评价最恰当不过啦。其中一首是这样说的:“富贵不知乐业、愚玩怕读文章,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梁,莫效此儿形状。”作者完全是现代的写法:自黑、冷幽默。在调侃、自嘲中有一份冷冷的自省和反思。我想这是曹雪芹对贾宝玉更深层次的、更全面的评价吧!</p> <p class="ql-block">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今天我是真的体会到了。每重复一次读《红楼梦》,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和体会。这一次有了上面的认识,对我来说,可以说是在认识上的突破。过去一直觉得曹雪芹是无限喜爱贾宝玉的,是完全歌颂那个社会里这样一个不流于俗套、清新鲜活的生命的。所以应该对他是全面的褒扬、充分的肯定、无限的包容。可是今天,我又体会出了这个伟大的作家更高精神层面的境界:他真的没有脸谱化、格式化,真的把贾宝玉写得新鲜、活泼、丰富、立体。联系前面那首“西江月”,再和这个梦文字背后的意思结合起来看,原来一个多面、复杂、真实的贾宝玉,一直都是作者要读者了解认识的真相。没有认识到,或有所误解,是我们被自己的认知所囿,而非作者的本意。这恰恰是我们读《红楼梦》要努力避免的陷阱。切记!切记!!!</p> (本文照片来自网络。向原创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