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240讲一一子罕篇第二十二章

万子私塾

<p class="ql-block">《万子私塾》传儒家微言大义,教商贾允执厥中,培养新时代儒商,为民族振兴大担当。</p> <p class="ql-block">《论语》子罕篇第二十二章录音</p> <p class="ql-block">《论语》第240讲一一子罕篇第二十二章</p><p class="ql-block">大家好,我是万守杰,今天与大家一起分享《论语》第九篇子罕篇第二十二章。</p><p class="ql-block">原文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p><p class="ql-block">什么是“苗”?苗乃初始;什么是“秀”?秀乃开花;什么是“实”?实乃结果。北宋大儒朱熹在《集注》中说:“谷之始生曰苗,吐华曰秀,成谷曰实。盖学而不至于成,有如此者,是以君子贵自勉也。”朱熹又在《语类》中说:“苗须是秀,秀须是实,方成。不然,何所用?学而不至实,亦何所用?”朱熹的意思是,禾谷刚从土中生出来的时候叫做苗,开了花叫做秀,长成果叫做实。出苗是为了长大后开花,开花的目的是结果,要不然的话有什么用?学习而不实至名归,有什么用?</p><p class="ql-block">孔子这句话翻译过来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孔子说:“出了苗而没有开花这种情况是有的!开了花而没有结果这种情况也是有的。”</p><p class="ql-block">孔子到底是在说什么?难道孔子说学习就是达到当官发财的目的?不是的!难道说孔子所说的“花”是为了炫耀自己?不是!难道说孔子所说的“实”是为了取得功名?不是!都不是!孔子是告诉我们学习是为了“进德修业”,不能半途而废,非进修到“开花结果”不可。孔子的人生境界,在乎于德、业双修,进德与学业不可偏废。孔子的意思是,进德修业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必须要恃之一恒,需要一个“韧”字。</p><p class="ql-block">窃以为,无论是“进德”还是“修业”,都存在“苗”、“秀”、“成”三部曲,或者说都存在“幼小”、“长大”、“长成”三个阶段。当然,这里并不是指人的身体发育,而是形容“进德修业”的路径。比如,尽管每个人都在学习进步,对吧?可能有些人永远长不大,有些人虽然长大了,但是永远长不成。细细琢磨一下,有些人活到七老八十甚至临死也不一定“长成”。通俗一点讲,就是临死也没有活明白俗话说“为老不尊”。孔子曾说过的“老贼”,指的就是人一生也没有“至真明理”,其实这种人占大多数,对不对啊?</p><p class="ql-block">有人说“富可敌国”、“官至一品”算不算“成功”啊?在孔儒眼里都不算!所谓的“成”,或叫做“成功”,一定是达到二个标准,一个是“德”、一个是“业”,德就是品德的修养,业就是功业。请注意,儒家的功业并非是指“升官发财”而是指“公业”,绝对不是指“私业”。</p><p class="ql-block">《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曰::“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这段话是说,君子有三立,叫做三不朽;第一是立德,其次是立功,再其次是立言。什么是“立德”?就是一生一世永不停止修养自己的道德;什么是“立功”?如果把“立德”形容为一棵树的主干,那么“立功”就是长在主干上的果实;什么是“立言”?就是序述圣贤的经书,犹如道种,使之薪火传承。因此,倘若没有了“立德”,“立功”、“立言”将无从谈起。</p><p class="ql-block">曾国藩曾在写给弟弟曾国荃的家书中说:“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曾国藩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两件事情不仅涵盖了人的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更重要的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把握这两件事,这与天资、出身通通没有多大的关系,只在于每个人是否有恒心,有志向。人生只要做到这两件事,便是大成功、大成就了。</p> <p class="ql-block">曾国藩说:进德,则孝悌仁义是也。他认为所谓的德行,就是建立在孝悌仁义上的。孝悌主要体现在家庭中,是否孝顺父母,是否与兄弟姐妹和睦互助,这些事情看起来十分平凡,但其实内含深意,《大学》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的家庭关系是否和谐,是否处理地井井有条是建立在他的自身修养上面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只有将家庭的事情处理妥当才有能力资格来处理天下大事。</p><p class="ql-block">仁义作为中国传统道德的最高标准,则更多体现在与人交往中,一个有仁心、讲道义的人往往受到更多人的欢迎和尊重,而反之者则被人所鄙夷。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仁义?仁,人心也,天理良心也。其实仁义是发自内心的,是每一个人天生拥有的良心,只要遵从自己的良心做事,就能成为一个仁义的人。(选自百度)</p><p class="ql-block">曾国藩又说:修业,顾名思义,便是自己为人处事的应用,能否做出自己的一番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个便显得更加直接,一个真正有思想、有能力的人,总会有自己的成就,因为他们能很好地把控自己,不论是在顺境、逆境,都能做出调节,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人生总有顺逆,顺境时,不要因为一点成就便得意忘形;失意总在得意时,逆境时,也不要怨天尤人,垂头丧气,保持一颗平常心,宠辱不惊。只有看透成败的本质,才能有大成就,大作为。</p><p class="ql-block">今人大多数人,尤其是一些知识分子与一些商人,却错误的理解了“君子三不朽”的真正含义,把“立德”、“立功”、“立言”三者辩证关系分裂开来。首先“三立“是有为上、次之、再次之三个层次的,而且“立德“是为其根本的核心。比如说,现在有些知识分子或赚了钱的商人总喜欢出书,认为出书可以扬名,可以千古传名。殊不知,若没有“立德“之根本,出书除了贻害大众还能有什么呢?除了浪费自然资源还能留下什么呢?除了“沽名钓誉”炫耀自己以外,还能证明什么?或许有人反对说:“不要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评论别人?“鄙人的观点是,我不会评论具体人,我只评论社会现象,万万不可对号入座。</p><p class="ql-block">为什么孔子拿“苗”、“秀”、“成”说事?为什么孔子的弟子把孔子的这句话收录在《论语》中?窃以为,孔子发现不少学道之人,开始时决心很大,却连“开花“也坚持不到,就别说“结果“了。大有可能在孔子的弟子中也存在这样的现象,比如说“宰我”,孔子曾经骂他“烂泥巴糊不上墙”、“朽木不可雕也”。据传说,“宰我”在齐国因参与宫庭政变而被诛杀。孔子的用意是希望弟子们有大志向、大担当,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功亏一篑。</p> <p class="ql-block">在孔子的思想深处,学道的目的无外乎“内圣外王”。“内圣”就是修身进德,“外王”就是治国平天下,倘若“外王”不成,就退至“内圣”。“内圣”与“外王”之间的辩证关系是什么呢?要么“内圣”不“外王”,要么“外王”而又“内圣”,没有第三种关系。倘若“外王“而不“内圣”,那么这个“外王”一定是非道德的“外王”。后人把孔子“内圣外王”这一思想,又发挥为“君子三立”,把“内圣”说成“立德”,把“外王”说成“立功”,另外增加了一个“立言”,其实“立言”包括在“内圣”之中。所以才有后人常讲的“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这句话,只不过大多数人都完全理解错了而已。“为已”是让自己“有为”,何为“有为”?就是“君子三立”,修德就是“有为”,就是“为已”的真正含义。因此,“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真正意思是,人不修为自己,天是要灭亡你的。这些年来,每每有人告诉我什么什么人因什么什么事发生了什么什么灾祸,大家总习惯性头头是道地分析原因,我总会说一句大家并不是很喜欢听或不太认可的话,但是好像又不愿公开反对,那就是一切的一切都是“德不配位”所造成的,与他人无关,有什么可怨天尤人的?自古道:自幼平时不修德,祸到临头恐暮迟。</p><p class="ql-block">现在社会还有一种普遍说法,“不听老人言 ,吃亏在眼前。”这句话若有正确的经验性,必须要有一个大前提,“为老明理”。否则,岂不是如今天孔子所讲的“老而不成”,“老”有什么用呢?既如是,“老”只是代表走的路多、吃的饭多、见的事多而已,不明理的老人岂不是“老而贼”、“害人精”?这样的“老”还能有什么积极的作用呢?所以说,“老”必须要“老而德“,活到老修到老,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年青人的尊重,要不然,只能是“老贼”也。</p><p class="ql-block">好,今天的课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