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i>作者:马明高</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i>制作:GMF</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i>图片:网络</i></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 作者简介:马明高,山西省孝义市人,复旦大学中文系第三届作家班和鲁迅文学院第三届高研班学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剧作理论专委会副秘书长,山西省作家协会全委委员,山西省电影家协会理事,吕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孝义市作家协会主席。出版著作二十多部,获全国优秀电视剧奖、山西省“五个一”工程奖、赵树理文学奖、山西文艺评论奖、人民文学观音山杯游记散文奖、中华读书报散文奖和浙江作协非虚构散文奖等十余项奖项。</span></p> 一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其实,过去孝义人的出行是十分不易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清乾隆《孝义县志•山川》载:"孝义惟近城地四面平坦,方广可三十余里,余尽山地,虽罕危峰峭壁,大抵皆横岗侧坡,居民村落缘坡附涧,无三数里宽平者。"由此可见,山路是过去孝义人出入的主要通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书上说的好听,古代的中国有着优良的宽阔道路,适于战车、马车和多种类型的货车行驶。说早在公元前1122年至前249年的周朝,按交通的需要,就规定了有轮载运工具的统一尺寸,禁令"超速行驶",以及在路口拥挤的交通规则。但是,估计这些都是相对于驿道来要求的。驿道,就是官衙为了便利公文传递、官员和传车往来而开辟的交通大道,孝义的老百姓习称"官道"。沿线设驿站或铺司,供往来衙役食宿和更换马匹。《周礼》里说:"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凡委积之事,巡而比之,以时颁之"。书上还说公元221年至589年间,有一个人还发明了一种计里程的鼓车。就是通过机械装置记录里程,车每走一里,一个木俑就敲一下鼓。有意思吗?说过来道过去,都是为当官的服务的。还说后来,这些宽阔的大道也少见了,多是狭窄的小路,刚够徒步者和独轮车通行。原来是一直渴望获得较多土地种庄稼的农民,在不断地缩减先前道路的宽度,而官衙政府却该管的不管,只管能从劳苦农民那里获得税收和实物,对这些占道压路的现象视而不见。唉,反正是老百姓的出行是非常困难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就是这样,《周礼》上说的那些驿道在过去的孝义也不多。明成化《山西通志》载:"贾愿谷,名驿马谷,在孝义县西三十八里王才村,后魏(北魏)时于此置驿,因名驿马。后命贾愿镇守于此。⋯⋯孝义县五铺,总铺设县置前宣化坊(今旧城西街);南路二,吴同铺(今梧桐村),王屯铺(今王屯村),接介休县刘屯铺;北路二,居义铺(今居义村),田屯铺(今汾阳县田屯村),接汾州之阳城铺。"由此可见,明朝宪宗帝成化年(公元1465年)前,孝义县仅有三条驿道,总长77华里,一是县城至驿马村,30华里。二是县城至汾阳县阳城村,15华里。三是县城至介休县刘屯村24华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到了清代,稍微又好一些了。清乾隆《孝义县志》载:"城南北辅司二辅,北曰田屯,南曰王桐。由县城北行少西十五里至田屯,岀县北境又五里接汾阳县之阳城铺;由县城南行少东十五里至王桐,又五里至岭北沟,出县南境又五里接受介休县之刘同铺。城西铺司七辅,曰布落、南阳、义棠、盘重原、车户原、弓家湾、凤尾。由县城西北行五十里至布落,由布落又东北八里许至北榆苑,过义河出县北境又二里许接汾阳之马庄铺。由布落西南行至南阳,又二十里至义棠,又十五里至盘重原,又西行十五里至车户原,又十五里至弓家湾,又十里至宁乡县南境,经宁乡境內十五里至宁乡关,再西行二十里接宁乡之河底铺。由宁乡关入县境南行十五里至凤尾铺,又西十五里黃云山,出县西境又十五里接石楼县之苍儿烟铺。由城东往平遥东北八十里之洪上驿。由城南往灵石仍回王桐铺,经介休境过义棠桥而南。城东地势平坦,处处通道,城西岗峦重叠,必越山逾岭,始通他邑。其适中之盘重原,山尽水落,为四达最要道,原南三十里至刘家沿,通隰州之西曲镇,则南来商贾之大道也。"从中可以看出,清代除沿用明代的驿道外,又增加驿道7条,总长350华里。即:县城至布落村长50华里。布落至汾阳马庄村长10里。布落至宁乡关河底铺长105华里。宁乡关至凤尾铺长15华里,凤尾至石楼县苍儿烟长30华里。县城至灵石县城长60华里。县域至平遥县洪善村80华里。一直到民国24年(1935年),孝义县的主要交通大道还是这些,没有多大的变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由于道路不好走,加之行动不方便,自然勍对出行产生了一种恐惧感。出行,意味着暂时离开自己的家宅,离开自己的安全归宿地,产生一种安全失落感,于是就产生了一系列的出行禁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出门首先是忌方向。民间有俗语说:"老不上北,少不上南","老不入川,少不游广","老勿走新疆,少勿走苏杭"。都是说北面是蒙古、西藏,新疆、甘肃、宁夏,路途遥远而艰难,还有四川,孝义去那儿,还要过陕西,爬秦岭,几经曲折,才可入川府,老年人能去得了吗?恐怕还没有到达目的地,人就已经上了西天了。南方,广东,那都是开放之地;苏州、杭州,那都是人间天堂。年轻人是绝对不能去的,去了,就被那花花世界迷惑了,回不來了。出门其次是忌时间,必须择选吉日出行。《无何集》里说:"《阴阳书》言,鹤神日游,五日正东,六日正南;五日正南,六日西南。西北仿此。元旦出行,忌向北方——或曰,鹤为噩字之讹。"所以,旧时,人们认为有噩神在四方云游,出行时要避忌之,尤其元旦日出行,忌之更甚。大年初一,嫁出去的女儿忌回娘家,人们认为对娘家不利,会吃穷娘家。正月初五,民间谓之"破五"、"五穷",最忌走亲串友,相互拜年。七月十五,俗谓"中元节",据说此时鬼魂都出来了,人们不能到处乱走,更忌出远门。清明节前三天后四天女人忌出门,认为前三天是神洗衣,后四天是鬼洗衣,人们出行怕冲犯鬼神。另外,还有普遍知晓的忌讳出门的日子,阴历正月十三和腊月十九。听我爷爷说,这两天是杨家父子们在"金沙滩"被萧太后打败杀员的日子,所以叫"杨公忌曰"。腊月二十九也忌出门,有所谓"年尽、月尽、二十九尽(禁)"的说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旧时,还讲究,出门上路,最好是结伴而行。俗话说,"一人不上路,二人不看井",担心一个人出远门遇上难处,无人照应。出门前,切忌与家人争吵。否则,出远门心不安宁。行旅途中,要舍得花钱,忌讳吝啬,俗称"穷家富路"。出门防贼,忌讳财帛外露,即所谓"出门不露白,露白会失财",一定要"财不露白,货不离身"。出行最好在白天,忌走夜路。万一非走夜路不可时,听见有人叫喊,切忌轻易应声。如果找不到人,就是妖怪在作祟了,可以连唾三口唾沫,就化解了。行路时,还切讳遇上殡葬的,以为不吉利。可将衣帽脫下,拍打数次,就能破解,谓之"散晦气"。在出行途中待人要格外有行貌,问路时,要先施礼,后问话,尊称对方,语气谦恭,忌讳说话粗声大气,目中无人,这样才不会吃亏。否则,正如老古人所说:"见人不施礼,多走四十里"。</span></p> 二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过去,由于交通不方便,所谓的"驿道"、"铺"等,也大都是坑洼不平的土公路,村与村,平川与山区相连的道路,也都是独轮车能走的狭窄的土路,而且正如老县志所说的,"惟近城地四平平坦",且仅"方广可三十余里",剩下的就都是"横岗侧坡"的山地了,村子也都是"缘坡附涧",连车也不好走。所以,过去孝义人出门远行,男人多是以步行为主,女人们因为是缠着小脚的,就走不远多少路,在平川了,多由男人用推推车或独轮车送行,在西山里,要不是男人们用担子挑上走,要不是赶上骡马和毛驴送行。只有富人商家才能出车生轿的。旧时,孝义正月里新城"闹红火"时,乡镇上演的"推推车"秧歌和"送妻回娘家"的扁担舞,都是根据过去孝义人出门远行的情景创作出来的,因为动作奇特而又充满惊险,经常逗得人行笑不拢嘴。在孝义西山里,多是爬坡下山,东拐西弯,山间小路,平民百姓家中的女人出门远行,多是骑毛驴。骑之前,先要在毛驴背上搭一块棉被或一只口袋,以防压磨,女人骑在上面,男人赶驴而行,一天走上五六十里路,就人困驴乏的不行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因此,骑驴、骑马是以畜力代步,自古代起,先人们就开始使用驴、骡、马、牛等畜力了,在孝义也当凡是差不多的人家,都要白家养些驴马或骡牛,或人骑,或拉车,或耕地,都是家里的重要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驴马驮是山区或由山区到平川运物送人主要的一种运输工具。西山里,经常有成行列队地赶驮炭、驮农产品的驴马驮子到集镇和旧城,而且,驴马驮子前面行,赶驮子的人背着五六十斤,跟在后面走。旧时,在旧城城内和西关、南关都设有炭市。在这里交易的炭,大都是驴马驮子从西山里驮来的。还有的是用驾窝子跑运输的。驾窝子是用粗夹杆和席蓬扎捆,前后有骡子抬着走的。驾窝子里可坐人,也可装货,适合于走远路。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病故的秦开润,是和平庄人,他生前就是专营驾窝子跑运输的。他给介休县的李汉设在山东省境内的40多个店铺跑驾窝子,接送家眷和客人及棺木,来往于济宁州、曲阜、杨州一带,去一趟两个月。活计多的时候,他还组织别人家的驾窝子一起去。有一次,为汾州府尹组织了100多个驾窝子。他经营了40余年驾窝子,直至正太铁路通车后才歇了业。驿马二郎巴的驾窝子是跑西路的,过陕西,走榆林,也经营了30多年驾窝子运输业。再就是骆驼驮了。旧时,孝义就有专门从事养骆驼的人家,叫"喂骆驼的"。有些穷苦人家的男人被雇佣拉骆驼,叫"拉骆驼的"。骆驼适合于跑长途运输。樊家庄的杜有贵就是靠骆驼驮发财的,有大宅院五处,耕地1400多亩,方圆二百里内都有他家的商号,在内蒙古就有7个大栈房。到民国25年(1936年)时,右孝义旧城周围养骆驼的还有8户,有骆驼186峰,常往返于永宁州(今离石)、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平阳府(今临汾)、碛口、柳林、內蒙等地,每驮重400公斤左右,运费百里百斤3.5元,行走中有驼铃报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所以,过去的人都把家畜视作一宝,而去精心喂养。平民百姓养畜用途的工具有:切草刀、草筛子、畜槽、水桶、饮水缸、笼头、拴马桩、毛挠、牛角灌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比如切草刀,孝义人叫"铡刀"。它用于切草养畜。这是一项很有讲究的技术活儿。养畜的人说,"草膘,料力,水精神",牲畜长膘靠的就是吃草。"寸草切三刀,吃上才上膘",草的下部,粗,壮,圪节节多,养料也多,为了让牲畜易咬易嚼,在切这一部分草秸时,要求碎草长不过寸,切分分草。再者,牲畜吃草,最怕吃的是斜纹草、马蹄草,又刺嘴又扎舌,因此,切草时要切成方正的碎草。人常说:"马不吃夜草不肥"。白天,牲畜忙于使役,中午吃点草料,时间短,只能充饥,所以,喂牲灵的人,就要在黑间精心喂养。为了让草秸能给牲灵吃尽,还得皮麦皮和水拌在草上,引诱它们吃光。我二爷爷就是农村集体化时的饲养员,他在喂生产队的大骡、大马和毛驴时,十分用心精心,年年被评选为后庄大队的劳动模范,他在表彰会念过一段喂牲灵的"养畜经":"缀缀草,把把料,勤添勤喂勤照料。吃些添些不断草,保证牲畜能吃饱。如若懒添满槽草,掀来掀去吃不好。养畜处,要干净,草净料净水干净。畜圈天天扫干净,牲口才会少得病。耕作回来不急喂,拴马桩上歇一阵。散散汗水凉凉风,牲畜身上扫干净。饮些温水解解渴,上槽再喂免肚痛。若遇伤风突发病,兽医门前多走动。对症下药解病毒,牵上多溜养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我在西乡的古村里,见过一尊年代久远的铡刀,厚重的锻铁制件覆盖在整段坚实的厚木上,前沿后沿有铁箍扎牢,锔定。中间两列各十颗铁钉穿凿钉住,有槽置铡刀,刀两侧为铁框作垫,框上有竖起的排片,在侧压平铺的干草时,不至于让干草移位。铡刀前端有环孔,有大穿钉穿过过结于大木上。那极沉的厚重刀片,闪闪发亮,看起来也很锋利。本把儿,也像铁的一样结实发黑,估计是使用的很久了。尾部的大木,削凿成平展阔大的样子,这是有意而为的,人切草时脚踩住,使铡刀在工作时不至于滚动。这个铡刀,铡身宽19厘米,高17厘米,长120厘米。铡的本义,乃以长刀断草,使之寸寸而断,是饲养骡马牛羊的器具,而且可以随意迁动。切草时,要两个人配合动弹。由一人上下起刀落刀压铡,另一人则蹲在刀座侧面,用手臂紧紧搂住长干草向刀口入草,使长草破为碎草。院子里的主人告诉我说,用这种人工切草工具,一天两人能切草400斤左右,是件费体力又尘土飞扬的脏活儿。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喂牲灵的畜槽也有很多种,有大槽小槽,有木槽石槽。这是一个大独木槽,是用一根大而粗的整块木头凿的,长230厘米,宽34厘米,高20厘米。槽里盛着清澈见底的水。黄昏时分的天空,映得槽里的水还橙红橙红的,老人牵着一头牛过来饮水。牛低下头,默默地地饮着。老人去了。槽里的水完了,天也黑下来了。老人过来把牛牵进了圏里,又出来,闭步到此,把独木槽翻了个身,口朝下,底朝上。我不明白,瞪大眼睛问老人,这是为甚?老人说天黑了太冷,夜里槽里结了冰,明天牛没法喝了。我点点头,朝老人笑了。我已经感觉出了这位瘦弱的老人对牲灵的一种温暖的体贴。这是一个普通的小石槽,也是年代久远了。它是用整块巨石凿成饮牲口的水槽。在这么大的一块石头上,硬是要一凿子一凿子地凿出了这么大的个槽子。这要花费多少工夫呀!还不能性急,性急了,不仅凿不成,反而却用力猛了砸烂了。我生在旁边的台阶上,静静地望着它。它在黄昏的时光里,默默地卧着。我仰慕凿它的那石匠,仰慕他的志向,他的毅力,他的耐心,他的手艺,他的精血。这石槽,就是他留给后人的纪念碑,尽管不刻着一个字,但胜过千言万语。这不是竖着的纪念碑,而是躺着的纪念碑。这一个石槽是大的,可供四头大牲畜同时上槽吃草。关键是这孔长长的石槽,不仅仅是大,而且做工精细,石槽的外围刻有精致的花纹,是一个换一个的波浪花纹,波浪里还当有细小的花朵和万字。先人们把喂牲灵看作当时多么重要的大事啊!不惜代价地在它上面精雕细刻,为的就是让那些牲灵多吃、吃好。主人告诉我说,这是他老老爷爷手上的东西了。当时他老人家喂的四套车的骡马。这个石槽是用深山下埋藏的大石雕刻而成的,放入草料有冬暖夏凉之感。到他手上已经四辈辈人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草筛子,是用棘条编制而成的,底部是方眼。每次往槽里添草,都要先把切碎的干草放入筛子中过筛,筛掉草中的土气或砖石碎块。俗话说,猪怕疙杈畜怕土。就是要用这个又圆又深的草筛子把土筛掉的。土和碎石筛掉了,干草却筛不出去,多好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饮水缸,孝义西乡的人叫"浅子"。很形象,因为它放粮盛水的大瓮要低一半多的尺寸,但口面大,粗壮,便于骡马驴牛伸进头去喝水,也方便喂牲灵的人搬倒刷洗。这家伙,都是在瓷窑厂专门定制的,一缸能容三桶水,够三个牲灵饮用一天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马厩里的拴马桩简单多了,随便在那儿埋了个木桩子,能拴马就行了。喂牲灵的人一听你这么说就笑了,笑话你那说的是外行话。拴马桩是分石桩、木桩两种,但都必须的选取硬质材料,防止牲灵扯动和身上痒痒时擦毁,更讲究的是,这拴马桩必须的埋设在墙壁的东面或北面,原因是要让牲灵也和人一样,享受到大自然的冬暖夏凉,冬天里让它早享受光照,夏天里让它一到正午就太阳晒不住了。喂牲灵的人都知道,在拴马桩上拴马,缰绳从马桩子到马的头不能起过二尺,让牲灵勉强能卧在地上休闲即可,缰绳绝不能长,怕牲灵走动转圈,绳子套在脖子上绞死。他们想的多周到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我是在西乡的古村里见过一个石制的拴马桩。那是过去一个老财主的宅院,三进院,就着人家一进院里的马厩就改成了生产队的大马厩。人家的那一进院子可大了,进二进院台阶的东面墙根底,就立着这尊石猱拴马柱。柱体高182厘米,长30厘米,宽15厘米。拴孔的直径也有近10厘米。柱子上面雕刻着一个背靠石块拥前腿坐着的石猱,眼皮耷拉着,很是休闭的样子。高有39厘米。据传,古代晋人为求治病危之马,到处寻找一种类似于猴的猱,后来,找到了,猱以口对口的吮吸,把马相救了,马脱险而愈。所以,后来的人就多把拴马柱上雕刻上石猱,把猱当作了"护马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旁边的石桌上放着一个破了口的废牛角,长有23厘米,倒是十分光滑,有年代了。这是做甚用的呢?喂牲灵的老人说,那是灌角,牲灵得了病,喂药用的。哦,记得《齐民要术》卷六中写到了给马牛骡驴治病的诸多方法,"治马汗凌方,取美豉一升,好酒一升,夏着日中,冬则温热,浸豉使液,以手搦之,绞去滓,以汁灌口。汗出则愈矣"。原来就是用这牛角灌给牲灵灌药的。老人告诉我说,给牲灵喂药难度很大,有的骡马像小孩们一样,给喂药了又蹦又跳的,所以,只好往进灌,但灌药不能用铁器,怕碰破划破牲灵的嘴皮舌头,这牛灌角,就是选用了牛角的自然弯度,周边磨光滑了也无利刃,灌捅又大,能放一剂药汤。煎好药汤后,晾凉,扒开牲灵的嘴,手疾眼快,就把它伸进去,速战速决,就把药汤灌进牲灵嘴中了。后来,也有用铁做的,那形状也颇像角,所以,还叫灌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不管是骡子和马,还是牛和毛驴,都是在人世间受苦的命。有时候,受得不高兴了,也是会发脾气的。所以,驾车驭马的人,常常要给它们戴笼头,拉刹口,牛还要加牛鼻楦子。笼头,或用粗麻绳或用铁丝、树条、竹篾编制而成,半球形的,直径有16厘米,深有14厘米。驾驭牲灵时,戴在牲灵的嘴上,使它不能乱吃东西。刹口也是横放在嘴里的,鼻楦子也是横插在牛的两个鼻孔的,多是铁制的。都是为了防止它们干活走路时乱吃东西,或者好牵它,这就叫"牵牛鼻子"。还有轭,也是役牛的一种套具,木质的,长有45厘米,轭体和绳孔都已被磨得圆浑润泽,仿佛已是架在牛身上的一根骨头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在寂静的古树落里,在一家过去的马车店里,我遇见到马鞍、马背架、马蹬和木夹子。那个有铁锔的马鞍子是在一个墙角放的,木质的,长45厘米,宽30厘米,书上说:"置马背上,便人乘骑之垫曰鞍"。马鞍以鞍形似桥,故亦称鞍桥。原来,这个马鞍的里外都有毛毡棉毯等软物所敷,以免乘骑时伤及人或马的骨骼肌肤。年代已经很久了,所敷的东西都早已不见了。有马鞍就要有马镫,是悬挂在马鞍两旁的皮带上,是骑马时踏脚的装置。这个挂在墙上的马镫已经有好些年代了,木质的,有铁配件,长15.5厘米,高16.5厘米,镫底宽6.5厘米,厚3厘米,是先人手工精心制作的。这一个更古老,是用纯铁精心锻造的,尽管已经很锈了,但看起来还是十分俊秀玲珑。镫底长15厘米,宽11.5厘米,高19厘米。我没有想到,一个马镫子还做的这么精致。我前看后看,仔仔细细,认真端详,把它看了个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窑洞外的墙角还放着一副马背架,旁边还扔着一个黑铁桶和一个棘条筐子。我对那个马背架很感兴趣,是用五六根自然弯曲的木棍榫接受卯合而成的。很合适放在马背上供驮重物使用。背上该背的东西上路吧,人赶着马也不能闲着,也扛上王六十斤,赶着马走吧。窑洞的窗台上还立着三个木夹子。我顺口问了窑里的老人一句,大爷,这又是做甚用的。老人头也没抬,粗楞的声音就从窑里传出来,是牲灵在磨房里拉磨的套件。木夹子在中午阳光的朗照下,发白发亮,越发显得上面的铁钩套环沉重润泽,三根粗短的木棍木纹粗粝,静静的立在那儿,静得都能听见从那木格子窗棂上传过来的风声。透出这窗户,我能看见后院早已荒芜,从那地砖的缝隙生长出来的蒿草也有一尺多高了。风轻轻地吹着,那些茂盛的蒿草也在优雅地摇曳着⋯⋯</span></p> 三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独轮车,很可能就是老早以前经常使用的运输工具了。《汾州府志•义行》载:"王元儒,孝义人,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康熙六十年大饥,元儒计村中有一、二人者给银三两。买推车(独轮推车)一具,三、四人者买推车两具,每年又给银十二两,令往崞县市米归售,所获余粟,人自为生。"民国初年,桥南人杨世伦以保镖为生,往山东送银两,往往一趟雇用独轮推车几十辆。民国22年(1933年)《山西省各项统计数字》中说:"孝义有独轮推车116辆,载重200斤,自辆价20元"。这种独轮推车结构很简单,就是一个大车轮被框架围起,以防轮子上部与货物或乘客相碰。两根长扛,装在扛上的两段横梁以适当间距相互支撑,构成了整个车的基本框架。而且,这些都是用卯榫来结构的。车两边的承载框架,由横木把曲杠和主杠连为一体构成。车轮的直径有3尺,完全是木制的,有两条铁带缠在毂上,成了一个铁箍。轮轴由非常硬实的木头制成。独轮推车的框架有两片向下延伸的用以承轴的轴孔木,看上去很不稳定,而事实上它却能在巨大压力下挺住,承受颠簸于艰行的道路中。这些独轮推车,都是细木匠的手艺杰作。制车之道,在于既要精心挑选适合于不同部件的木材,还要精心打卯凿榫,合理搭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天工开物》中说:"又北方独辕车,人推其后,驴曳其前⋯⋯人必两旁对坐,否则欹倒⋯⋯不载人者,载货自重约重四五石而止。"我从一本书上看到,清朝末年推独轮车的一个人,手艺极高,一个车上要坐6个人,一边坐3个人,他们的脚都垂下来。6个或4个或2个,都可"两旁对坐",难的是只载一个人,怎么"两旁对坐"呀?那个人就能,他把车把掌得很灵活,将轮子倾斜一定的角度,从此来平衡独轮车。这本书上还说,有的农民要带一头猪到集镇上出售,只需把猪捆在独轮车上推着走就行了,省去了牵一只不听吆喝的牲畜的麻烦。我在西乡的古村里,见过一个有靠架的独轮推车,木质的,全长195厘米,宽83厘米,高95的确需要添加点油来润滑一下,减缓磨损。那小油桶由于使用时间太久远了,通身已被油垢所裹,里边的油脂想必也凝固干结,那塞子和小木棍都拨不出来了。时光,已经把这个漆油的小桶桶,变成了一个怪模怪样的淘气鬼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其实,两轮车才是中国北方使用最多的一种交通工具。秦汉时期,两轮车已经在中国普遍使用了。可能是由于后来道路年久失修了,平民百姓才又多使用起了独轮推车。在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中,"车"的象形字已经是双轮的了。传说,在公元前2697年的黃帝时代,已经发明车了。历史文献中说,造车的鼻祖是奚仲,他是鲁国人,是奚姓、任姓和薛姓的祖先,也是古薛国的祖先,他因造车有功,被夏王禹封为"车正",亦称"车服大夫"。他去世后,被老百姓奉为"车神"。后人还修建了奚公祠常年祭拜,以求出行平安。所以,有"祭拜奚仲,平安出行"的民谚,至今流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天工开物》中专门有"车"一节,说:"凡骡车之制,有四轮者,有双轮者,其上承载支架,皆从轴上穿斗而起。四轮者前后各横轴一根,轴上短柱起架直梁,梁上载箱。马止脱驾之时,其上平整,如居屋安稳之象。若两轮者驾马行时,马曳其前则箱地平正,脱马之时则以短木从地支撑而住,不然则欹卸也。"这一节中还详细介绍了车的主要部件与结构,说:"凡车轮一曰辕(俗名车陀)。其大车中毂(俗名车脑)长一尺五寸(见《小戎》车注),所谓外受辐、中贯轴者。辐计三十片,其内插毂,其外接辅。车轮之中,内集轮,外接辋,圆转一圈者是曰辅也。辋际尽头则曰轮辕也。凡大车脱时,则诸物星散收藏。驾则先上两轴,然后以次间架。凡轼、衡、轸、轭皆从轴上受基也。"书中还详细介绍了造车关键部位所用木材的要求,"凡车质,惟先择长者为轴,短者为毂,其木以槐、枣、檀、榆(用榔揄)为上。檀质太久劳则发烧,有慎用者,合抱枣、槐,其至美也。其余轸、衡、箱、轭,则诸木可为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最早的两轮或四轮大车,似乎不是用牲畜来拉的,而是用人力拉,真的挺费劲的。而且早期大车是没有任何铁零件的,都是用木头做的,连两个直径约有5尺的大车轮都是用木头做的,而且车轴是随着车轮转动的,车轴牢靠地固定在车轮上,只有车轮转动时才会随着转动。车轮由两段榫接的横木将几块硬实的木板连接在一块。轮子中间部位的木板要弄得厚一些,形如一块隆包,以构成支撑轴的轮毂。车轴用粗糙的横木制成,横木两端都做成方头,以便与车轮的方形插口榫接。车轴延伸出来的部位,用木栓卡住。大车的平板安在车轴上。大车平板由两条长约15尺的平行车辕构成。车身下的每道车辕都有一截加固横木,用西个平行的木销钉住,这些销钉向下延伸约6寸,安装在支座下面。这样,支座就仅仅是成了围绕车轴的一个空间。这样的车,得需要几个人来拉呀!文献上说做为贵族皇权财富的象征,最初皇帝御车出行需要固定的20个人来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后来,就用牲畜来拉了。车辕的前端与系在其上的轭连接。车轭就搁在牛或骡马的颈上。车辕间和车辕前面有足够的空间供牲畜拉车。《天工开物》里说:"骡马多者或十二挂或十挂,少亦八桂"。孝义过去乡村里的两轮畜力车,最少也要三匹骡马来拉。一匹驾辕,前面两匹用绳套着来拉。如果拉车的马多的,车前的马就分为前后两排。过去的战车,大都以四匹马为一排,靠外的两匹马叫骖,居中的两匹马叫服,用麻绳拧成长绳,分别系住马头,收拢成两束,并穿过车前中部的横木进入车厢左右两边。驾车的人站在车厢中间的高处掌鞭。他手拿长鞭,鞭杆7尺多,杆梢上的鞭绳也有7尺多。驾的一声,看到有不卖力的马,就挥鞭啪地打到它的身上。如果马跑得太快了,怕翻车,就用力拉绳,马就自然放慢速度了。如果前面遇到行人必须停车让路,驾车人驭的一声吆喝,马就都会停下来。马缓绳收拢成束并透过横木入厢的地方,都要用牛皮束缚住,这就是《诗经》中说的叫"胁驱"的东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过去,两轮车在孝义也叫铁轮车。因为,一是车轮上多用铁部件了,二是车轮不再是随着车轴转了,而是车轴不动,车轮在车轴上转了。这样车的稳定性就比过去好的多了。这种铁轮车,车轮比过去的要小些了,直径约有4尺左右,都是一些沉重的构件,如毂、辐条、轮辋和铁箍。整个轮辋分三段,加固铁板拼接而成,侧面钉有大头钉,以防磨损。大车的车轴不会随车轮转动,而是车轮在车轴上转。粗糙的方形车轴被两排销钉固定,销钉平行,隔几英寸一个,从车辕下部向下突出。这些销钉安在车轴侧面的切槽内,用这种方法,车轴就被固定住,而不会发生转动。毂直径约10寸左右,用两个铁箍加固。辐条榫接在毂和轮辋上。车身用较轻的框架构成,上面覆有白或蓝色的棉布,若再加一层油布或油纸,便能遮挡雨水,侧面还开了个小纱窗,后来有的甚至还安装了玻璃窗。这是客货两用车,既可人拉货,也可以拉人。大车靠车辕的后面可以放行李。乘客可以在车板上铺床,在车厢里坐久了也很受罪,要么平伸腿,要么盘住腿。因为大车沒有弹性装置,所以走在坑坑洼洼的路上,还是摇摇晃的,感觉像在骰子盒里晃动的骰子,你会觉得每颗牙都震动了。驾车的人,一般坐在前车辕与车厢接合的宽敞处,两脚垂着晃悠。车辕下边还挂着一个装着麻油的小油桶,以给车轴轴承加些润滑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旧时,孝义城关窑上村的杨生云家,就是祖辈养铁轮马车的,民国9年(1920年),那一带修南同蒲铁路时,他就是赶着铁轮马车拉石子、料石和枕木的。在孝义平川地区,过去民间拉货、种田大都是用的铁轮马车的。民国22年《山西省各项数字统计》中说:"孝义县有铁轮马车214辆,每辆价值银元280元,载重1500斤"。在旧城附近办有制造和修理铁轮车的车铺8家。梁家庄的车铺子就以制造铁轮车棚子而著名。到1949年,孝义还有铁轮车1000余辆,以后才逐渐淘汰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我在孝义西乡的古村里,见过这些已经不在使用的铁轮马车。这个木架铁轮,车长223.5厘米,最宽处125厘米,高77.5厘米。护板长125厘米,高39.5厘米,间距85厘米。车把儿直径7.5厘米,长134厘米。车轮直径83厘米,主人说是清末民初时期的运输工具。还遇见一个铁轮马车,比前一个要大的多,都有些雄伟了,估计也是清朝的运输工具了。这家伙,车轮直径128厘米,宽15厘米,厚4.5厘米。车辐长31厘米,宽5.5厘米,最厚6厘米。车毂直径23至33厘米,宽29.5厘米,中轴直径8厘米。车架护板长125厘米,高39.5厘米,厚3.3厘米。车轮的内外,都用铁箍、铁钉、铁环近两百多件紧紧穿凿,加固,抱合,历经了百年,至今肌腱尚在,风骨不散。它的那种大纹大质,大器大拙,还是依旧能给人以震撼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过去,有钱的人,更多的坐的是轿,孝义人叫"轿子"。它其实是由先秦时代的辇舆转变而来的。东晋陆拥在《邺中记》中说,后赵的残暴国君石虎,打猎时就坐一种用20个人抬的"猎辇"上,辇顶上装有遮蔽太阳的曲盖,辇下还设有"转关",可以随时转换方向,利于射猎鸟兽。步辇和猎辇都是轿子的前身。在宋朝画家的画里和宋墓出土的文物中,常常可以看见轿的形象,同时轿的名字也正式出现。轿有二人小轿、四人轿和八抬大轿。《清史稿•舆服志》记载:皇帝后妃可乘豪华的金顶轿,亲王可乘银顶黃盖红帏的轿,三品以上的大官可乘银顶黃盖皂帏的轿,在京城内只能用四人抬,岀京才可用八抬大轿。四品以下只准乘坐两人抬的小轿。旧时,在孝义,平时也只有县太爷可以坐轿,庶民百姓只能在结婚之日乘坐轿子,轿由四人抬,新郎坐"蓝轿",新娘坐"花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当然,也有一种形如轿的马拉车,孝义人叫"轿车"。是有钱人家自备的专车,车铺子里也有供出赁的轿车。这种轿车冬装呢帷,夏着纱披,装饰十分考究。在清宣统三年至民国25年(1911年至1936年)间最盛兴这种轿车。在孝义东面平川地区,大孝堡清末举人李元晋家和司马村张耀文家的轿车最有名了,夏坐藤条,冬围兔绒,马骡身上饰有铜劈头、红绒鬓,车辕前有上下车的油漆踩凳,停下车看红火时,牲灵的蹄子下还要踩特制木墩。民国10年至25年间,孝义旧城内就有义胜泰、兴玉家、徐明太等9家车铺于出赁轿车,有轿车26辆。民国26年《山西省各项数字统计》中说:"孝义县有轿车67辆,每辆载重300斤,价值银元150元"。日本军队侵占孝义旧城以后,世事已乱,没有人再敢坐了,停放的日子越来越久,也就逐渐消失失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后来,胶轮车逐渐就取代了铁轮车和轿车了。胶轮车分大胶轮和小胶轮两种。大胶轮车,一般载重2.5至3吨,孝义人叫"大马车"或"车儿"。小胶轮车,一般载重1.5至2吨,孝义人叫"小平车"或"车车"。孝义最早的胶轮车,是民国34年(1945年),窑上村的刘守信花了500银元,从外面买回来的一辆单辕胶轮马车。以此以后,这种车就多了。1951年,孝义县成立县马车同业工会时,在外面经营胶轮马车的部回来了。到了1956年,孝义县组建马车运输合作社时,入社的胶轮车有86辆,牲灵260头。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机动车辆逐渐替代了胶轮车跑运输,胶轮车仅限于农业生产中的送肥料、拉粮食使用了。1976年以后,马车运输合作社也开始经营汽车运输业务了,更名为孝义县第二运输公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整个时代变了,旧的各种车辆都被所谓的现代化淘汰了。轮轴也不知到了什么地方了,胶轮车的板车木架还在那儿立着,就立在窑洞的背阴处。我从孝义西乡里采风回来,从苍茫的山顶上迤逦而下,黄昏的夕阳把山底下的村庄照耀的一片金黄。在这一片金黃中,我从农家院墙旁的村路上,看见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这种板车木架,家家户户都将它闲置着,又舍不得扔掉。几十年前,它们还都是一种普遍使用的运输工具呢,现在却静静地立在了庭院的一角。你看那车辕的上面,晒干的一种藤条类的植物垂挂下来,大概那是编筐子用的棘条,或者专门做扫帚扫把用的。板车木架下端垫着石头,隔绝着潮湿的地面。就这样,那阴湿的绿苔已经爬上那块垫着的石头。那可能就是时光的脚步吧?它没有一时一刻是停止不前的。我的内心深处猛地一片苍凉。我不由得停下了脚步,静静的望着眼前的这一切,望着那立着板车木架的庭院一角。板车木架的背后还放着一个低矮笨重的粗木架。它后面还立着一扇旧磨房里的老磨盘。那粗木架还挺结实的,不知原来是做什么用的,现在上面搁了两个筐子,一个是竹编的,一个是荆条编的。老磨盘躲在它们的后面暗处,它处的位置证明自身已经失去了使用的价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我抬起头,望着西边金黄色的夕阳,它似乎比刚才变得更辉煌了。我环望这乡村的世界,也是辉煌一片。但我的心里十分清楚,辉煌的下一步是什么。那黑暗之后又是什么呢?一定是崭新的明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哲人已经说过了,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是的,世界每天都是新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是我的内心老了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我,在不停地问自己。</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i>承蒙关爱,谢谢分享。😜</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