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户外之后,写起了游记,终于清空了相机里一年多的数据,每周一开始回味周末的旅程了。<br> 同事邀约,说什么莲峰云海,在九华山后山。来到集合点,看到了穿呢子大衣的老吴,几年没见,风采依旧当年。<br> 有人酒多请假,老吴嘿嘿地笑。随着三三两两地到来,我发现大巴坐不下了。<br> 我当即决定自己开车,我、妻子、两个同事加上一个同事的妻子,一共五人。老吴仔仔细细地告诉我该如何走高速,从哪上、从哪转、从哪下,清楚地让我没打算用导航。<br> 一路走走停停,青阳收费站下了。等了半个小时大巴没来,被交警驱赶。往前开继续等,过了一个半小时,对讲机里时不时传来走错了的讯息。终于让我下定决心,打开导航往莲峰云海出发了。<br> 莲峰云海,云海地只看见大地。既然来了,也就走走吧,我无聊地掏出手机糊弄着妻子的热情。土路湿滑着,在浓雾的空气里。抑或阵风带来雨滴,包里的雨衣还没有掏出却又随风而去了。漫天的雾,漫天的湿气,没一丝晴朗的意思。<br> 对讲机终于呼啦啦地响了。老吴一声呼唤,迎来一阵调侃,貌似大巴的旅程有一个大梗。<div> 走走停停,一个极险的道路出现了。当我们小团队依次通过时,抬头看见天空透出一丝蓝。</div> 匆忙通过险路,来到木亭,触目所及,还是稍许有些震撼的。左边的岩壁笔直地矗在天空,往前,是翻滚的云海加上天空变换的蓝。层云之上,忽然被阵风吹散了几朵,飘着飘着飘过了头顶,化成青烟随风而去了。<br> 小团队吆喝着我帮他们留影,我糊弄着按下快门,没留下一张有价值的照片。 <br> 有了这样的风景就可以激励走在后面的人。吆喝着云海,他们并不相信地吹着浓雾、淋着雨丝,依旧调侃着大巴旅程的大梗。<br> 山道上有人在修路,问大环线小环线。他们说按照现在的时间,什么环线都免谈,只能原路返回了。<br> 继续往前走,出现岔路,左边石头上垂下一根绳索,石头上有凿出的台阶。沿着台阶绕过了绝壁。<br> 从绝壁下通过,往往就憧憬绝壁上的美景。当日,若登顶而望,云海之上是何等的成就和辉煌。我们绕山而上,并没有登上绝壁的希望。 登上几个巨石叠出的平台,我的恐高症又来临了。脚下是翻腾的云雾,往上卷,往上卷。雾往上卷,忽又被风吹开。层雾扑向背后的乱石给人阴森的感觉。当我正在寻思如何能攀援而上时,对面的山腰上传来几声呐喊,红的、绿的一堆男女快乐地大叫着,将浓雾搅成了阳光的感觉。我们热情地回应着,注视着他们似乎并不费力地从山腰上走了下来。 <br> 这队人带着一个向导。向导见我们有继续登山的意思,劝我们说:“我们从那边过来的,早上8点开始登山了,到这里花了6个小时。你们的时间不够了!”我问他登上他后面的山顶要多长时间,他说最低需要2个小时。 向导的话瞬间将妻子和女同事的旅程按下了暂停键,剩下男同事带着他的妻子跟着我继续往上走。走走停停、拍拍照,男同事竟然撇下他的妻子也下撤了。夕阳下,他妻子孤独的身影努力地攀爬着,偶尔停下来,望望远山隐约的轮廓和来路漫卷的云。终于也孤独地退了下去。 诺大个山,山巅还在远处,能迎面出现的有只能是动物了。<br> 山巅虽然巍峨,可沿途的小树总是遮挡着我的镜头。当我全力登上一个石头准备拍照时,漫天的云雾又漫过了它的身影。<br> 虽然来路是云海,去路的山巅却依旧沉浸在浓雾或薄云中,远山的轮廓似乎有一个岩石的垭口,若攀援而去,有另一个世界的意思。平台上男女喧闹的声音渐行渐远,阴森的感觉袭上心头,浓雾或薄云似乎怂恿我奔上山巅。理智战胜冲动,反身欣赏背后的景色。 一圈红布或者几挂经幡护着两个依偎的巨石,石缝里供奉着应该是菩萨但我并没有虔心膜拜。虽有一颗向佛的心,却没有被世俗磨砺成四大皆空,还是退而恭敬作罢。 孤寂地决定下撤,抱着丁点的希望呼喊着妻子的名字,妻子竟然依旧在平台等着我。被浓雾沁冷的胸腔忽被温暖出温度,忙不迭地奔她而去了。 下撤时,遇到了这次活动的另一领队“设备”。我在设备那里得知:大巴是老吴开的,路是走错了两次,准备从服务区对穿的,大巴却又高了一点------<br> 我实在是忍不住了,师傅指路,徒弟一次性走对了,师傅却走错了,并且是走错两次。 <p class="ql-block"> 如此大梗让我不得不回忆2009年国庆节的那个大梗。</p><p class="ql-block"> 那年也是老吴组织,五十多人的大巴挤得满满。往河南郭亮,我心仪的悬崖村。</p><p class="ql-block"> 清晨5点多,将五十多个晕晕乎乎的户外人丢在一个村庄的水泥道,让我们轻装,说路途遥远。拿了瓶水出发了。被告知郭亮村在四五十里外的山那边,我们要翻越几山几洼才能到达。</p><p class="ql-block"> 由此开启了户外奔跑模式。</p><p class="ql-block"> 河南的乡下是出奇地贫困,贫困的山里大都以养猪为生,空气里飘荡着猪粪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越往里走,山形陡峭。似乎被造山运动撑裂了,裂成一排排一柱柱的山。石笋般的山尖上,有着远处飘来的丁点泥土,竟然种满了玉米,玉米叶随风沙沙着。我不由得被震撼着去找寻如何上下,还没看明白就被团队催走了。</p> 狂走七小时终于看到了希望。对讲机里却传来不好的消息。<br> 说什么景区看见五十多人的大巴只装着一堆户外背包,发动所有工作人员满山遍野地找。感情我们轻装就是为了逃票!<br> 前面路口,两名工作人员拦着,我发挥强大的乾坤大挪移心法过了,后面的队伍被拦住了,一溜溜的人。<br> 等我玩了一圈后大家才三三两两地过来了,问怎么处理的?说补了49人的票,只逃了一个人出来,总共省了三十元钱。<br> 郭亮,如果有路可走,也不至于让全村费那么大力在悬崖里凿路。带队老吴的超强思路让我折服。<br> 这个大梗,不说不为快。每次张口,都被老吴强势怼住了。<br> 队伍唯一的兴奋就是在景区门口拍照了。 <p class="ql-block"> 此行,对于我来说,是偶有得。对于大部队来说是只是梗了。当大家都在景区石头前摆手弄姿时,老吴摆出一个姿势力压群芳。是为记,记多梗的老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