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用心呵护绿色科学助力成长,,2018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行动,坚决克服和纠正小学化倾向。</p> 什么是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呢? <p class="ql-block">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指的是幼儿园的管理教学模式以及内容采用的是小学阶段的方式方法,同时,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忽视幼儿在游戏中主动的、探索性的心得。</p> 对于幼儿园教育家长有哪些疑惑呢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问:孩子每天都高高兴兴的上幼儿园,可到家后问他都学了什么,他总是答不上来,我想知道孩子每天都做了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强调,幼儿需要学习如何融入集体、如何社会交往、学会生活自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等。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幼儿入学准备教育 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准备,更不应用小学知识技能的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替代全面准备。幼儿从刚刚入园起,我们就按下了幼小衔接的启动键,这“全面准备”将以游戏的形式贯穿于三年的保教过程中并与幼儿一日生活紧密结合,融入到晨检、区域活动、教学活动、自主游戏、离园与整理等各个环节进行有机的结合,科学的帮助幼儿顺利进入小学阶段。毕竟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在乎开跑的时候多抢几步,在乎的是持续的动力和能力。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在幼儿园阶段,应该培养孩子各方面能力,使其达到入学成熟水平,为未来的学校生活做好充分准备,而不是只为小学做准备。</p><p class="ql-block"> 幼儿园一直秉承“玩中学 学中玩”的教育理念,幼儿通过游戏和多种活动在与环境的接触中积极主动的感知、操作、探索、发现,并与人交往,从中获得多方面的经验和能力。游戏既是课程的内容,又是课程实施的背景,还是课程实施的途径。因此,从实际意义上说,学前教育的灵魂就是游戏。</p> 一年级小学生上课是什么状态? <p class="ql-block"> 我们看到部分孩子过早的把试卷做完 开起了小差,有的无所事事,有的交头接耳……表面看起来很好笑,实则值得我们深思: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p><p class="ql-block"> 通过长期对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跟踪调查发现,幼儿超前学习,与他们进入小学后的学习成绩并没有必然的关联,这一点在幼儿进入到小学高年级中尤为明显。过早的、过度的、机械式训练幼儿知识性的学习,反而会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专注能力和规则意识,产生厌学情绪,同时忽视幼儿身体健康、学习习惯、社会交往和规则意识等。这种典型的“一年级现象”违背了幼儿的教育规律和成长规律,也阻碍了孩子正常的健康成长和发育。这种“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只会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p> 幼儿园怎样对大班进行幼小衔接的 <p class="ql-block"> 2021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主要目标为: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幼儿升入大班,摆在他们面前的必由之路是升入小学,怎样使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搞好幼小衔接工作,是大班学习阶段的教育重点。幼儿园大班教师和小学一年级的教师联合教研,进行课程衔接,共同搭建起一座“幼小衔接”的桥梁可在幼儿园开展阶段性的“幼小衔接”行动:如请小学一年级的老师来给幼儿教授一节音乐课;请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来讲讲小学和幼儿园的不同等活动来引起他们对小学生活的向往。</p><p class="ql-block"> 为了让大班的孩子能更进一步感受小学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我们组织他们去桃园中心小学,体验小学的升旗仪式和广播体操、参观小学的环境,包括校园、教室、走廊等地方,边看边比较与幼儿园的不同,请一年级的哥哥姐姐们为幼儿佩戴红领巾,并坐在小学的教室里感受、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怎样举手、怎样做作业的,并组织幼儿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我心目中的小学”,激发他们上小学的愿望。</p><p class="ql-block"> 孩子的幼小衔接,也是家长的幼小衔接,利用家园共育栏、微信群等方式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街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比如睡前收拾自己的书包,自己准备第二天的衣物放在床头,早上听闹钟唤醒,而不是人工唤醒等。</p> <p class="ql-block"> 幼儿将会在园所度过三年幸福快乐的时光,今后他们如同展翅的雏鹰离开幼儿园,开始另一阶段的学习与生活。作为一种重要的过渡时刻,幼儿园毕业典礼可以让他们实现从学龄前幼儿到小学生的身份转换,承担起新身份的责任,获得了成长和进步,毕业典礼是属于每个人的,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幸福童年、快乐成长感到骄傲。</p><p class="ql-block"> 花开有时,衔接有度。孩子们如待放的花蕾,在爱的滋养中不断成长。让我们一起科学育儿,去除“小学化”让他们绽放得更加多姿多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