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军区步兵30师90团天津籍战友2022年聚会

老年银铃《红衣哥陀螺》

<p class="ql-block">组织者:王加恒</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马金龙 郑全慧</p><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文:景 昌</p> <p class="ql-block">亲爱的战友们:大家好</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王家恒老战友牵头并为大家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午餐!天津籍战友有幸在2022年五一节前夕再次相聚在一起!我们对王家恒老战友及军嫂王家恒夫人表示衷心的感谢!</p><p class="ql-block"> 我们怀着无比激动和喜悦的心情,欢聚一堂,共同纪念追忆激情燃烧的岁月,畅想幸福美好的生活,这是一个怀旧与展望同在,心灵与语言共享的聚会。看到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心中就能想起一段段令人难忘的故事,脑海就会呈现出一幅幅记忆犹新的画面……</p><p class="ql-block"> 现在我们都老了,都成了古稀之人,但我们的战斗情谊没有老,我们的那种青春豪情没有老,我们是永远的战友,永远的兄弟,永远的知音! 今日老战友再次相见,都已两鬓风霜,写满沧桑!此时此刻,相信大家的心情都一样,心潮澎湃,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 如今,我们大都已年过七旬,有的战友牙齿脱落,咀嚼困难;有的战友弯腰驼背,手脚不灵;有的战友视力下降,眼睛模糊;有的战友身患重病,常年卧床;有的战友却永远离开了我们。人生有战友,到老手拉手,我们要不时地联络健在的战友,关怀病中的战友,追忆离去的战友。</p><p class="ql-block"> 战友,这一声亲切有力的称呼,伴随了我们50年,而且必将一生相随,尽管我们各自有家,但都不会忘记曾经的战友,尽管我们难以经常相聚,但还是彼此怀念和牵挂,绿色军营洒下的美好,结成的战友情,没有随风而去,已沉淀为酒,每每启封,总是回味无穷,我们要珍惜战友之间来之不易的这份真情实感,努力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搭建这样一个相聚的舞台,让我们在艰苦岁月中结下的战友情谊,经常不断地融入我们见面的笑声里,融入我们相聚的酒杯中,融入我们分别的泪水里,融入我们的生命里。</p><p class="ql-block"> 最后,衷心地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我们的军队战无不胜,我们的战友健康幸福!</p> <p class="ql-block">王家恒:</p><p class="ql-block">原籍天津,1973年入伍,原4连班长。77年退役,任职天津水上公园工会主席至退休。</p> <p class="ql-block">李伟:</p><p class="ql-block">原籍天津人,1973年入伍,原7连文书1976年退役。任职天津园林局至退休。</p> <p class="ql-block">扎布:</p><p class="ql-block">原籍内蒙古锡盟人,1971年入伍,1976年退役,任职天津市政府礼堂保卫科至退休。</p> <p class="ql-block">姚林:</p><p class="ql-block">1973年入伍,原师通讯营架线连战士,1976年退役,任职天津煤气公司至退休。</p> <p class="ql-block">马金龙:</p><p class="ql-block">原籍天津,1973年入伍,原30师师部宣传队、90团高机连班长。1977年3月退伍,任职中石油所属单位至退休。</p> <p class="ql-block">刘树基:</p><p class="ql-block">原籍天津人,原90团高机连通讯员、文书,1973年由河北沧州入伍,1976年3月退役,任职天津铁路至退休。</p> <p class="ql-block">郑全慧:天津市人,1970年12月入伍,原在步兵第90团特务连侦察排,1976年3月退出现役,任职天津市照明电器工业公司党委副书记,2010年退休,居住天津。</p> <p class="ql-block">赵才智:原籍天津,1972年12月由献县入伍。90团一营一炮连战士,1976年3月份退伍。在沧州发电厂工作,2012年退休,現和子女居住上海。</p> <p class="ql-block">喜马拉雅圆了我的战友梦</p><p class="ql-block"> 郑全慧</p><p class="ql-block"> 三、战友亲如兄弟</p><p class="ql-block"> 4月20日,家珩邀请我们去他家作客,说是要好好聚一聚,盛况空前。聚会期间,远在山西太原的战友景昌专门写了书法作品发到网上,其中的一副就是“战友亲如兄弟”。</p><p class="ql-block"> 景昌是我们的群主。虽然不是天津人,然鹅,他的女儿却在天津落了户,也算是和天津有缘。</p><p class="ql-block"> 此前,我曾向家珩提议,不如我们也建个群,就叫“90天津战友”怎么样?家珩回复说,我们(当然不包括我)原先有个群,是高机连景昌建的,我(家珩)、李伟、姚林、金龙、树基和扎布都在里面,把你也拉进来如何?就这样,我成了“内蒙古军区90团战友群”的新成员,当然是喜不自胜。</p><p class="ql-block"> 景昌、家珩和扎布(家珩的4连战友)很是细心,特意提前告知我,把我和王疆的近照发到群里,这样,等见面时才不至于尴尬。所以,当我来到家珩的院落时,第一眼就把扎布认了出来,虽然我们此前并未谋面。</p><p class="ql-block"> 家珩的新家(说是新,其实也好多年了)在武清区下朱庄街一个新建的小镇上。140多平米的房间外春风扑面,绿木葱茏,白色和紫色的玉兰花迎风摇摆,婀娜多姿,嫩嫩的杏花骨朵含苞待放,英气逼人。院落外,小路边,花丛树海,空气香甜,一时间,我们仿佛置身于城市花园,又好像是嬉戏在花园城市之中。</p><p class="ql-block"> 我们到时,李伟和他的爱人正在小院的大铁锅边上忙得不亦乐乎。一条硕大的花鲢在热锅里上下翻滚,诱人的香气随着阵阵微风飘出院落,直冲云霄。</p><p class="ql-block"> 多年不见,李伟还是那样身形高大,腰杆笔挺,风范不减当年。就像不曾退役,仍在部队一样,只是有些略略发福。要说也是,战友们大多还保持着70年代部队里的习惯,早睡早起,依令而行。家珩特意领我参观了他的书房和卧室,那小被子叠的还是豆腐块一般,不禁让我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 菜上齐了,战友们一边品菜喝酒,一边热聊,仿佛彼此从未分开。世界大势,俄乌冲突,家长里短,酒酣耳热,个个豪气干云,极其尽兴。</p><p class="ql-block"> 稍稍有些谢顶的马金龙不能喝,却带来了茅台助兴,连走路都有点费劲的姚林喝起来却一点都不含糊。他原先是师宣传队的乐器演奏员,真看不出他的酒技和演技一样精湛。刘树基一如既往地沉着冷静而又不失大气,一会儿给这个添添菜,一会儿给那个倒倒酒,还时不时地讲点儿新鲜的笑话,把气氛烘托得恰到好处。家珩更是自不必说,极尽地主之谊。情到浓处,扎布干脆引吭高歌,战友们和花枝乱颤的军嫂们全都陶醉其中,不能自已。</p><p class="ql-block"> 说也巧,我的这几位战友大多也和我一样,都和下乡插队的天津女知青结为伉俪。我的爱人女四中毕业,在四子王插队;家珩的爱人丁志文天津二十中毕业,李伟的爱人天津十六中毕业,还有扎布已去世的爱人也是天津知青,她们都在乌拉特前旗插队。名校名媛相聚,一时间风头无两。这不是缘分又是神马呢,这么多奇事巧事新鲜事遇到一起,这不是喜马拉雅的大功一件又是神马呢?</p><p class="ql-block"> 连日来我就想,是喜马拉雅圆了我的战友梦,让我重又回到魂牵梦萦的战友群中。我要衷心感谢喜马拉雅,衷心感谢家珩,衷心感谢我那失联半个世纪的战友们!</p><p class="ql-block">(全文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