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幼儿园家园共育促成长——解密“疫”生活,陪伴亲子“情”活动家长有感

💋陈婷

<p class="ql-block">亲爱的大朋友、小朋友们:</p><p class="ql-block"> 解密“疫”生活,陪伴亲子“情”,崇明幼儿园家园共育促成长“一起成长”第五期又和大家见面了,让我们一起开启美妙的亲子之旅吧!</p><p class="ql-block"> 疫情打乱了我们的正常生活,包括幼儿园在内的所有学段的孩子都停学在家了,不同于中小学,幼儿园的孩子没有那么多学业压力,家长更多的是需要陪伴孩子。此时,如何陪伴、如何提升亲子关系,困扰了不少家长。</p><p class="ql-block"> 本期我们邀请了句容市郭庄镇中心幼儿园园长王莹来跟大家详细地解答。下面是我园家长朋友们的学习心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p> 小班年级 <p class="ql-block">小(3)班陈余轩妈妈</p><p class="ql-block"> 听了王园长的总结,感觉自己收益匪浅,时光如梭,孩子总在不经意慢慢长大,平时忙于工作,陪伴在孩子的身边的时间也不多,正好疫情期间,多陪陪孩子,我觉得跟孩子还是处成朋友比较好,第一次做家长,我们做的就是互相学习吧,在这特殊的日子,让孩子明白,遇到疫情不恐慌,自我保护好就行。</p><p class="ql-block"> 生活上我会培养培养他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鼓励他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擦地、洗袜子,择菜和洗碗、整理床铺、叠衣服;关心孝敬长辈,真的成为一名“居家小能手”多尝试鼓励他,告诉他,他行的。</p><p class="ql-block"> 外出核酸检测时,要他知道要带好口罩,保持一米距离,有序排队,不插队,服从防疫工作人员指挥,了解他们的不易与艰辛,积极配合其工作。</p><p class="ql-block"> 学校QQ群,积极配合老师布置的任务,上报核酸结果,填写同住人员信息。在这个特殊的假期里,我们尽量减少外出,既是保护自己和孩子,也是为国家尽我们的一份绵薄之力。宅在家里,我们也可以和孩子玩得热火朝天,不亦乐乎,收获满满。</p><p class="ql-block"> 通过亲子游戏,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协调能力和身体素质,激发了孩子的内在潜能,提高其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而且加强了父母和孩子们之间的互动,有助于促进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p> <p class="ql-block">小(6)班朱靖宸妈妈</p><p class="ql-block"> 受疫情影响,我们有了这一段特殊的假期,也让我们拥有了一段与孩子亲密相处的小时光,但随着居家时间越来越长,小朋友调皮、任性的情况令我十分困扰。今天听了王莹老师的介绍,我明白了顽皮、好动、好奇心强就是幼儿期孩子的特点,我们需要做的是耐心陪伴,引导孩子保持原有的良好习惯,早睡早起,按时午睡,饭前便后洗手,自己做做简单的家务,规律有序生活。</p><p class="ql-block"> 同时呢,我们家长从自身出发,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准备丰富有趣的材料供孩子玩耍;学会倾听和表达,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给予孩子高质量陪伴,让孩子感到开心快乐,个人能力获得发展与提升,亲子关系更加紧密,大家抱着积极的心态,共克时艰。</p> <p class="ql-block">小(9)班王俊辰妈妈</p><p class="ql-block"> 我收听了郭庄镇中心幼儿园王莹园长的讲课后,我对亲子教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仅承担养育的责任,更要担负起教育、引导的责任。这波新冠疫情卷土重来,对家长来说既是一次挑战(与熊孩子斗智斗勇),也位家长们提供是一次与孩子亲密互动的机会。我结合王莹园长的授课,针对我在养育孩子中的一些做法,谈一下自己的感受。</p><p class="ql-block"> 一是父母要当好孩子的引导者。我家中有两个宝宝,一个3岁半,一个一岁半,不大的年龄差造成的相互之间经常争吵、甚至引发打架事件,尤其是疫情期间,每天家里都上演世界大战,刚开始我们也是焦头烂额,无法从中调停。我们从开始的将二人分离到放任再到最后的引导,也是经历了一次次尝试。其实一岁多的孩子已经能理解父母的很多指令,我们会引导哥哥:“可以言语教育弟弟,不能抢玩具,但不能打弟弟”、“告诉弟弟可以玩5分钟再还给我们,但不能推弟弟,弟弟会受伤”、“告诉弟弟拿自己的玩具来分享,不可以抢”。再不断的引导中,哥哥真的不打弟弟了,也会更平静的处理弟弟的捣乱,当然有时候也会说“奶奶,我只有一个办法了,就是把弟弟抱走。”不断的引导让孩子在正确、平和、友爱的道路上前行。</p><p class="ql-block"> 二是父母要当好孩子的陪伴者。奥巴马曾说过“我不可能永远当一个总统,但我一辈子都要做一个好爸爸。”父母的陪伴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大的底气,对孩子性格的养成至关重要。但是在教育孩子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困难,家长要做好几点:一是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父母的情绪藏着孩子的未来;二是要为孩子创造一段专属时间。在孩子的世界中,规律意味着相对稳定和安全,在这段温暖的时间里,足够孩子情绪平稳的度过一天。三是要做到高质量陪伴。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要拒绝手机、工作等的干扰,在陪伴中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p><p class="ql-block"> 三是父母要在养育中不断学习。谁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如果不经过学习,就只能借鉴老一辈的陈旧育儿经验。我们可以借助书本、网络、通过与其他父母的交流互动中增长知识,并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断实践。我的孩子就读于幼儿园小班,3岁多,我就发现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出现了叛逆、顶嘴的情况,家长认为正确的东西孩子却并不买账,明明乖巧的孩子怎么突然就叛逆了?当时我非常焦虑,通过读书,我明白了这是3-5岁孩子的毕竟阶段,他已经有自我主动意识,会思会想,在了解情况后,我放平心态,耐心引导、教育,发现真的有用。</p><p class="ql-block"> 孩子的教育是家长不断努力的事业。我们时而走弯路,时而走错路,但我相信只要是以爱之名的教育,终将引导孩子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断成长。</p> 中班年级 <p class="ql-block">中(5)班周琬玥家长</p><p class="ql-block"> 新冠疫情从2020年开始,至今已有3年的时间。疫情给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也带来了不少的影响,有的家长感慨“孩子的童年才几年,光是疫情就占了三年”,甚至我们的孩子也被冠上了“新冠一代”的称呼。这些言语中,我们不难看出家长们的无奈与担忧。昨天花了半个小时左右的时候,与孩子爸爸一起认真学习了下王莹园长的课程,豁然开朗、收获很大,引发了我们深深的反思,也给我们在疫情期间更好的陪伴孩子成长提供了思路。总结起来,我想用三句话来表述。</p><p class="ql-block"> 一是“美好的亲子时光”。陪伴是最好的教育。由于疫情的原因,小朋友们在学校的时间少了,居家的时间多了。面对突然的改变,大多数家长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焦虑、迷茫的情绪。王园长的课程,让我们明白,作为家长,稳定的情绪是这段特殊时期陪伴孩子成长最为关键的因素。仔细想来,我们不妨把这段时间看成是难得的美好亲子时光,放下焦虑,珍惜并享受我们能够陪伴孩子的时间,进一步增进我们与孩子的亲子关系。</p><p class="ql-block"> 二是“珍贵的学习机会”。活到老学到老。与孩子居家的这段时间,也让我们家长深刻的体会到,自己竟然对孩子还有这么多不了解的地方。就像王园长说的,原来孩子已经有了很多自己的想法、独立的思考,我们欣喜的发现,孩子可以把客厅变成“操场”、把阳台变成“游乐场”、把卧室变成“教室”,带着家长一起游戏玩耍。孩子的点滴成长都显得那么宝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真切的体会到了亲子共同成长的真正含义,“蹲下来交流、牵起手教育”。</p><p class="ql-block"> 三是“宝贵的成长体验”。特殊时期的特殊成长。疫情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但是我们也可以把它当成是一次难得“友爱教育”机会,疫情期间,按照学校老师的安排,我们与孩子一起学唱“孤勇者”,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为孩子讲述这首歌背后,全国人民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故事。在与孩子一起做核酸检测的过程中,让孩子礼貌的向“大白”表达自己的感谢。这都是疫情带给我们难得教育引导机会,也是孩子们宝贵的成长体验。</p> <p class="ql-block">中(6)班丁景行家长</p><p class="ql-block"> 听了王园长的指导和家长的分享,很有共鸣。好习惯是需要保持的。不能因为疫情居家打乱了日常作息,影响了孩子在幼儿园养成的好习惯。保证规律的作息,让好习惯继续保持。成长是需要陪伴的。在尊重、理解孩子的前提下,呵护他们的天性,注重动静结合,在有限的空间里变换多样的形式,丰富居家体验。同时,家长要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开展有益的活动,提升陪伴质量。</p> <p class="ql-block">中(9)班聂宇辰家长</p><p class="ql-block"> 因为疫情,快乐的幼儿园时光按下了暂停键,居家隔离期间,我们仍在以另一种方式继续着我们的生活,时光不会怠慢认真而好学的孩子们!作为父母,居家陪伴我们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今天有幸学习了句容市郭庄镇中心幼儿园园长王莹的“一起成长|第五期 解密‘疫’生活陪伴亲子‘情’(幼儿版)”,引导我们怎样将宅家陪娃的时光变得更有意义。学习完,受益匪浅,有所思考后一起陪孩子共同制定了以下计划:</p><p class="ql-block"> 一、宅家好习惯养成</p><p class="ql-block"> 疫情停课期间,我们一直离园不离教,停课不停学,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宅家期间,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非常的吸引人,跟孩子共同制订看电子产品的时间,并利用时间管理器时刻提醒!另外规律作息,何时吃饭,何时起床,何时睡觉,都制订规律的时间计划。</p><p class="ql-block"> 二、宅家科学实验</p><p class="ql-block"> “玩”是每个儿童最爱的事情,“玩” 除了带给每个儿童积极的情绪以外,还能在玩中学习,在玩中成长。</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家通过一个个科学小实验,增加孩子的知识面和亲子关系。比如我们首先将剪好的矿泉水瓶,用一张洗脸巾盖住瓶底,然后用橡皮筋绑起来,将绑有洗脸巾的一端放在事先准备好的装有洗洁精水的盘子里浸泡。最后,在瓶子的另外一端,用嘴巴轻轻一吹。看神奇的事情发生了!</p><p class="ql-block"> 三、户外运动不能停</p><p class="ql-block"> 坚持每天带孩子到空旷的地方锻炼身体,小河边,广场,草地都是我们经常去的地方。保持良好健康的身体是最重要的!疫情终将过去,相信不久我们就可以回到幼儿园快乐的生活中去,一起加油。</p> 大班年级 <p class="ql-block">大(2)班宗梦涵家长</p><p class="ql-block"> 一场疫情,又让孩子与我有了一场不间断的24小时相处模式,这段时间如何和孩子更好的相处成了很多家庭的难题,今天王莹院长的一次线上疫情专题讲座,让我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这次讲座让我知道在和孩子相处时我们要尊重、理解、欣赏孩子,要蹲下来和孩子交流。放低姿态,走进孩子的心灵,以孩子同龄人的心态对待孩子,真正成为孩子的朋友。如果孩子长期在压抑的环境中出不去,找不到吐露心声的朋友,容易情绪失控,造成不良反应。所以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理性分析、处理好关系非常必要。更不要站在家长的高度,用高高在上的姿态去对待孩子。</p><p class="ql-block"> 生活便是教育,我们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引导孩子成长。用心去陪伴孩子,让陪伴高质量,陪伴孩子学习、游戏、记录一些所思所想,让孩子每天收获发展,获得快乐。</p><p class="ql-block">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言传身教,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影响孩子一生。在这场陪伴中我们还要学会控制,管理,调整自己的情绪,在陪伴时不焦虑、不烦躁,让亲子关系变得更融洽,让我们的孩子变得更快乐。</p> <p class="ql-block">大(5)班经一鸣家长</p><p class="ql-block"> 疫情打乱了我们的正常生活,孩子们都停学在家了,离开了幼儿园老师们专业的幼儿教育,需要我们做家长的能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按照幼儿心理特点科学带娃,快乐带娃,和孩子们一起度过这段特殊时光。</p><p class="ql-block"> 父母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要充分了解孩子们在幼儿时期所特有的喜欢做游戏、天性好动、充满好奇心的特点,通过观察去了解孩子们所思所想,保持耐心并做适当引导,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孩子们在家日常起居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也是阶段重点,需要我们家长言传身教和亲身示范,鼓励我们的孩子早睡早起、自己动手、讲卫生、懂礼貌,好的习惯会让他们受益终生。</p><p class="ql-block"> 学会用爱贯穿家庭教育始终,用倾听去了解孩子内心世界,在陪伴中学会尊重、理解、欣赏孩子,始终把微笑洋溢在脸上,我想当孩子们身处这样的家庭环境氛围中,他们就能够身心健康地茁壮成长,和我们家长不断形成良性互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家校共育就能结出累累硕果!</p> <p class="ql-block">大(8)班杨一檬家长</p><p class="ql-block"> 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家园合作达成一致的教育才能获得最佳教育效果。</p><p class="ql-block"> 教育是一门很深很深的学问,一路摸爬滚打,以身作则努力营造舒适舒心的家庭氛围,学校家庭相辅相成,专业与非专业相结合,其目标明确,让孩子在接受各方面教育的同时健康快乐的成长,积极阳光向上,从而达到家园合作的成效!</p> <p class="ql-block">  感谢家长朋友们的积极配合,疫情期间的线上的学习活动,传递着对孩子们的关爱和思念,搭起了一座家园之间快乐互动的桥梁!</p><p class="ql-block"> 每一丝爱的阳光,都会为幼小的生命播下温暖;每一瞬温暖的教育,都能激发起幼小心灵的涟漪!</p><p class="ql-block"> 我们相信,如约而至的不止是春天☘️,还有疫情过后平安的我们❣️期待与孩子们的相见✊!</p>

孩子

陪伴

家长

疫情

我们

园长

幼儿园

成长

亲子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