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濮阳市教育局关于开展2022年河南省优质课评选市级选拔赛(濮教办中心【2022】33号)文件精神,范县教育局中小学教研室成立了以王伟主任为组长、副主任段延英、李兴和、王丽霞、宋福军、黄守宏为副组长,各学科教研员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小学数学学科于2022年4月20日上午在第一小学举行了范县小学数学省级优质课选拔活动。 四位参赛选手均是近两年获得过市优质课的优秀老师,她们同台竞技、各展风采,为大家带了了一场高水平的比赛。<br> 第一位选手是来自第一小学的宋峰峰老师,她执教的是六年级下册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游戏入手极大的调动了起学生 学习积极性;自制教具让学生直观形象的看到鸽巢问题模型;动手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的奥秘;总结归纳,让学生明白鸽巢问题实质;巩固练习让学生熟练运用鸽巢原理;拓展提升让学生明白鸽巢问题的实际运用。优美的板书、准确简洁的语言、层层递进的设计、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模式,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位选手是来自第三小学的张慧丹老师,她执教的是六年级下册数学广角《鸽巢问题》,在动感十足的抢凳子游戏中拉开了帷幕,通过抢凳子游戏让学生初步认识鸽巢问题;把四支铅笔装进三个笔筒,会出现哪几种情况?学生猜测、验证、归纳、总结,学生有的用数对表示、有的用算式表示、老师引导学生用算式表示的简单、快捷与准确,学生逐渐兼明白了用除法算式解答鸽巢问题的方法、原理与技巧,同时明白了“至少”的含义。数学家狄利雷克的介绍、两桃杀三士故事的引入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优美的语言、漂亮的板书、和蔼可亲的教态让学生意犹未尽、不愿下课, 第三位选手是来自第二小学的郭晓敏老师,她执教的是六年级下册数学广角《鸽巢原理》。开场的魔术表演调足了学生的口味、从而巧妙的引入课题《鸽巢原理》,问学生看到课题有什么想知道的,学生回答想知道:什么是鸽巢原理?鸽巢原理有什么用处?谁发明的这个原理……,老师把学生的问题当作这节课的学习目标,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把三支铅笔放进两个笔筒,不管怎么放,每一个笔筒里至少有两支铅笔,这个结论正确吗?学生一下子掉入了陷阱,通过实验操作,学生明白了错误原因,顺利理解了鸽巢原理。把四支铅笔放进三个笔筒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操作、交流、展示,有的用数对表示、有的用图画表示、有的用数的分解表示,教师适时点拨各种方法的名称,枚举法、假设法、化繁为简、转化的数学思想渗透自然,最后归纳出(n+1)只鸽子放进n个笼子里,总有一个笼子里至少有两只鸽子。抢凳子游戏、扑克牌魔术揭秘、神州13号航天宇航员返航、北京冬奥会顺利闭幕等生活化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也渗透了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第四位老师是来自范县第二小学的宋丽华老师,她执教了《圆柱体的体积》一课,宋老师用两张同样大小的A3纸围成了两个不同的圆柱侧面,怎样比较它们两个的体积呢?从而引出课题《圆柱体的体积》,在学生说出想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体积后,老师适时渗透转化思想,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利用学具操作、实验、交流、讨论,从而得出结论,转化前圆柱的底面积是转化后长方体的底面积;转化前圆柱的高是转化后长方体的高,从因为转化前后两个物体的体积相同,从而得出结论:圆柱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br>得出结论后,学生运用结论解决了几个实际问题,最后解开课始提出的问题,用两张同样大小的A3纸围成了两个不同的圆柱侧面,通过计算比较出哪个体积大一些。整节课设计紧凑、学生活动积极、探究充分,在操作中感悟数学的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取得良好的效果。 课后,张召厂老师代表评委进行了点评:<br>1.四位老师的课各具特色、前三个老师虽然都上的是《鸽巢问题》,但是设计迥然不同,凸显了教师独特的设计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br>2.四位老师都能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问题让学生来提出、<br>操作有学生来完成、结论有学生来归纳、精彩有学生来展示,课堂上教师成了配角,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br>3.四位老师都能注重对学生数学思想的渗透,转化思想、化繁为简思想等运用合理、适度,深入学生内心,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br>4.四位老师重视数学文化与课堂的融合,特别是《鸽巢问题》中,几位老师都提到了狄利克雷,并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争取发明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定理。<br>5.数学是严谨的,老师们在设计问题时要做出预判,亲自试做,避免课堂上初现差错。<br> 课堂展示显风采,群英荟萃竟风流,几位老师的课上的很成功,通过展示既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能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我、成长自我,磨课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是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几位老师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学习了很多,收获了很多,比赛结束了,但是老师们成长的脚步不会停止,老师们对数学的热爱、对数学课的执着,一定会促进范县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