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时光的温度 ——灞桥区东城第六小学课后服务之博物馆课程

云淡风清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落实“双减”工作,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增强教育服务能力,灞桥区东城第六小学一直在努力探索一条有特色、有实效、有温度的课后服务之路。近期学校在现有的作业辅导、社团活动等项目服务的基础上,又新增了多项课后服务的内容,倾心为孩子们打造了一片课后服务的温暖天地。</p> <p class="ql-block">  “一个好的博物馆,应该在做好保护、研究等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让身处其中的观众在很舒服的状态下接受教育,潜移默化的树立文化自信。”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曾说。今天就请跟随镜头走进我们的传统文化课程之——博物馆课程《我和老物件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老物件博物馆收集了大量关中人民日常生活用品,有农耕用具、纺织用具、木工用具、电子产品、家用电器、炊具、老照片、小人书8类多老物件。似曾相识,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一件老物件背后,都有着真实的岁月痕迹,记录了那个时代的真实生活。每一件老物件背后,都有着难忘的故事,承载了那个年代的善美情怀和精神财富。</p> <p class="ql-block">  学校每天会在课后服务时间安排一个班级到老物件博物馆进行参观,孩子们面对着一件件不认识的老物件新奇极了。老师拿起“棒槌”向孩子们讲解这是过去人们洗衣服的工具;“独轮车”是过去坡原地区人们的运输工具......听着老师的讲解,孩子们竖起了耳朵。一件件承载着历史的老物件向孩子们讲述着时代的变迁,让孩子们体会到了今天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  每次参观结束,孩子们都会有一个小课题,那就是在老物件里选择一件自己最感兴趣的物品,回家之后和家长一起搜寻这个老物件的历史,了解当时的历史环境,生动地讲解这个老物件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说,这是我最感兴趣的课程;家长们说,这是最好的情感教育,让孩子们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老师们说,这是最有意义的课程,让孩子们触摸到了时光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摄影:班主任</p><p class="ql-block">编辑:惠颖梅</p><p class="ql-block">审核:陈利娜</p>

物件

课后

孩子

课程

服务

博物馆

用具

讲解

灞桥区

每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