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背后的自贡井盐史实

陈桥

<p class="ql-block">  2022年3月下旬,我在成都一藏友处购得一张上世纪80年代老照片,照片是100余人的集体合影。照片主题文字是《张化厂十万吨/年真空制盐车间验收会议》(八二、十、八)。照片上所说的张化厂,即张家坝制盐化工厂,它是盐都自贡最早的盐化工诞生地,也是自贡井盐历史上第二个拥有10吨/年真空制盐设备的工厂。尽管张家坝制盐化工厂于本世纪初已经破产停业,但这张泛黄的老照片所承载的盐化工及真空制盐历史,却是自贡井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挖掘、探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陈桥藏自贡张家坝制盐化工厂十万吨/年真空制盐车间验收会议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 张家坝制盐化工厂</p><p class="ql-block"> 张家坝制盐化工厂为全民所有制企业,是国家盐卤综合利用的盐化工大型企业。工厂位于自贡市大安区张家坝,占地面积51.914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17.4667万平方米。该厂前身是久大盐业公司自贡制盐厂,1958年定名为自贡市张家坝制盐化工厂。隶属自贡市轻工业局领导(1991年1月转归自贡市盐务管理局),其化工产品归口市化工局管理。主要以制盐和利用全市各盐厂制盐后的副产物巴、水,综合利用生产无机盐化工产品。1979年12月,10万吨/年真空制盐生产车间在张家坝制盐化工厂建设竣工,张家坝制盐化工厂成为自贡井盐历史上第二个拥有十万吨/年真空制盐设备的盐业企业。</p> <p class="ql-block">张家坝制盐化工厂遗迹(一):</p> <p class="ql-block">张家坝制盐化工厂遗迹(二):</p> <p class="ql-block">张家坝制盐化工厂遗迹(三):</p> <p class="ql-block">张家坝制盐化工厂遗迹(四):</p> <p class="ql-block">张家坝制盐化工厂遗迹(五):</p> <p class="ql-block">张家坝制盐化工厂遗迹(六):</p> <p class="ql-block">张家坝制盐化工厂遗迹(七):</p> <p class="ql-block">  虽然张家坝制盐化工厂定名于1958年,但它却有着悠久、传奇的盐和盐化工生产历史。</p><p class="ql-block"> 张家坝制盐化工厂的前身是久大盐业公司自贡制盐厂。而久大盐业自贡制盐厂的前身却是昙花一现的自流井模范制盐厂。</p><p class="ql-block"> 早在民国25年(1936年),为改变四川传统制盐生产效率低下的状况,四川盐务管理当局曾作出决定:由官商合力在自贡、犍乐两场,各设模范盐厂一所。其中,在自贡拟建的模范盐厂取名“自流井模范制盐厂”。其具体办法是:由商灶出资,盐务管理当局代为负责工程的组织建设并承担执行责任。在此背景下,“自流井模范制盐厂”的建设工作便正式开始了。只是从笔者手中现有的史料看,我们目前还不能够得知“自流井模范制盐厂”具体筹建时间。但是,在赵津主编的《范旭东企业集团历史资料汇编——久大精盐公司专辑》一书里,载有久大盐业公司总经理范锐(范旭东)于民国27年(1938年)3月14日于汉口写就的(久大自贡模范盐厂)《设厂经过》一文,该文说道:“年前川盐管理局鉴于制盐技术有待改良,曾有模范盐厂之设置,及战事发生不幸中辍,在当地灶同业,虽亦深知非加繁改良,必无以自存,只以门径难寻,不敢轻于尝试……。这里所说的“年前”即文章写就的1938年的前一年,也就是1937年。据此,基本可以确定“自流井模范盐厂”是筹建于1937年。而这枚“自流井模范制盐厂”民国26年(1937年)5月19日业经行用的银行支票,亦是佐证 。</p><p class="ql-block"> 当时,四川盐务管理当局推荐了蔡姓、杨姓两位工程师为“自流井模范制盐厂”选定厂基和工厂的全面设计,以及采购制盐器具等。</p><p class="ql-block"> 可是,“当自流井模范制盐厂”正在按计划有条不紊的推进:厂地在张家坝已着手开工;机器也运到了上海等关键时刻,不幸沪战发生,交通梗阻,不得已,整个模范制盐厂的建设工程只有停隔下来。新征土地的张家坝厂地建设也因此搁置。自流井盐场制盐技艺改造成为了泡影。</p><p class="ql-block"> “自流井模范制盐厂”建设项目的搁浅,意味着广大场商期盼以久的制盐技术之改良,出现了停滞。可是,正当四川盐务管理局和多数场商都在为此叹息的时候,“中国化学工业之父”范旭东却给自流井制盐技术之改良带来了新的希望。</p><p class="ql-block"> “民国27年(1938年)春,久大盐业公司总经理范旭东拟作西南诸省旅行,调查各种实业”。同年2月16日范旭东由汉口飞赴重庆。到重庆不久,范旭东“唔及川康盐务管理局局长缪秋杰先生”(注:这里应该是“四川盐务管理局”,因为“四川盐务管理局”是于1939年才改组为“川康盐务管理局”的),缪秋杰与范旭东属昔人相知,在得知范旭东意图后,缪秋杰便“约往自流井参观”。当时,正值国民政府已明令川康盐务管理局食盐增产,以接济长江下游之湘、楚等地。身为四川盐务管理局局长的缪秋杰深感"(川省)以旧有生产方式,不足负此巨艰"。于是,与范旭东先生商量,请"久大公司"来川设厂,并拟定将已经筹备在建的张家坝之“自流井模范制盐厂”(因战时影响,所购机器设备未到,不能继续建设),交由"久大公司"接办。缪秋杰的这个提议,得到范旭东认可。</p><p class="ql-block"> 1938年3月初,范旭东回到汉口,便紧锣密鼓的为在自流井建厂做出了全面安排并展开工作。</p><p class="ql-block"> 3月16日久大盐业公司工程师李烛尘、唐汉三、何熙曾一同飞赴重庆,19日复同先期到渝的公司同仁钟履坚从重庆到自流井,勘察原“自流井模范制盐厂”在张家坝的厂基,并开始准备接收事宜。与此同时,李炳尘则在重庆设立“久大驻渝办事处”,亦开始向汉口定购钢板、角铁、五金材料等建厂必需品。</p><p class="ql-block"> 食盐在中国,虽不是政府专卖,但是国家设有专卖局管理,创办盐厂,照章须先请批准,才许动工。四月四日久大上呈四川盐务管理局,申请设厂,定厂名为“久大自贡模范食盐厂”,以此表示和本地的模范盐厂不同。该呈文叙述了初步改良川盐技术的方案,和久大在技术上援助川盐同业的决心,其大意是:(前略)公司经营盐业,历二十余年,公谊私情自当谨从。兹决就钧长指定之张家坝地方,购置厂基,创设模范食盐厂,聊尽棉薄。查自贡各厂,现皆苦成本过高,其故由于拘守陈法,未暇计及效能。目前要务,无若将锅金,炉灶,乃至取卤燃烧诸设备,择其轻而易举先行改善,逐渐进展,庶于地方人力物资,不至相差太远。在欧美工业先进国,原不乏效能最高之制盐装置,似非急切所能仿效。公司模范食盐厂,本此见地,只采用钢质平锅,新式炉灶,以前造化盐为主,随时将花盐之一部分,利用机器压成一定重量之巴盐,以便外运。经此初步改良,成本当可望减轻若干,盐质亦必比旧法优美,殆无疑义。</p><p class="ql-block"> 4月19日,通过盐务管理局和自贡商人代表,向久大公司交授厂基,4月20日、21日分别完成了原“自流井模范制盐厂”相关原材料和家具移交工作。自此,“模范盐厂”之接收告一段落。</p><p class="ql-block"> 经过若干周折(自贡场商反对)和努力,“久大自贡模范食盐厂”终于完成了4个月的建设工期,建成了三口先进的烧盐平锅,其中每口平锅蒸发面积约90平方米。三口平锅的生产能力约为年产食盐1.2万吨 。于1938年的“九一八”纪念日开工投产。“久大自贡模范食盐厂”的建成投产,一方面,为川盐支援抗战的“增产赶运”作出了贡献,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原“自流井模范制盐厂”和“久大”来川建厂之“改良川盐制作技艺”的初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陈桥藏1937年自流井模范制盐厂签发的中国银行支票:</p> <p class="ql-block">银行支票上手书“自流井模范制盐厂”文字:</p> <p class="ql-block">  “久大自贡模范食盐厂”的建成投产,对自流井传统制盐化工技术的改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模范和倡导作用。</p><p class="ql-block"> 一是“久大自贡模范制盐厂”采用机器压制“盐砖”,取代了自流井盐场传统能耗较高又极不卫生的“巴盐”生产。</p><p class="ql-block"> 二是新建成的“久大自贡模范食盐厂”所使用的大平锅烧盐,取代了传统的小圆锅。历史上的小圆锅烧盐,其蒸发面积仅约1.3平方米,而大平锅烧盐的蒸发面积却达90平方米。不但产盐效率高,且能耗成本也低 ,更在在制盐工艺上打破了“无胆不成盐”的繁琐落后做法。传统的小圆锅制盐,卤水中必须加入足够量的制盐母液——胆水,随即再加入豆浆,卤水在沸腾状态下“提清化静”,最后加入“渣盐”作为晶核,加木盖煮熬,这样的结果,虽粒状的盐质量比较好,但料液沸点升高,结晶缓慢,能耗成本增高。</p><p class="ql-block"> 三是“久大自贡模范食盐厂”积极施行和推广钢板电焊技术(当时久大用钢板电焊大平锅,被自贡人认为是“奇迹”,一时前来参观电焊的人络绎不绝)与枝条架浓卤等新兴的制盐技艺。</p><p class="ql-block"> 四是“久大自贡模范食盐厂”还在自流井广泛开展在机械、电工等方面的对外设计、加工与修理等服务业务。</p><p class="ql-block"> 在以上基础上,“久大自贡模范食盐厂”根据化学工程师郭浩清“从制盐母液中提制多种化工产品”的科研成果,于1941年12月首先进行实验性生产,除在张家坝久大模范厂设立副产品处外,并于1942年4月在凉高山的利成井增设“恒丰灶副产品部”。抗战期间,由于物资奇缺,以及产品销售与设备条件的限制,“恒丰灶副产品部”只能对一些井盐副产品进行小量生产。当时,除泸州的二十三兵工厂与中国火柴厂需用氯化钾的量较大外,其余则是根据市场需要,先后生产过碳酸钙、碳酸镁、硫酸镁、氯化钾、硼砂、硼酸、溴、碘等井盐副产品。</p><p class="ql-block"> “久大自贡模范食盐厂”在自流井研究、生产以胆巴、胆水为原料的多种化工产品成功后,国民党政府经济部所属中央工业实验所与当地盐商也相继仿制。有人曾以高薪聘请拉出“久大”专业技术人员前去传授技术。“一时,自贡地区的盐副产品生产厂如雨后春笋”,达十数家之多。为自贡成为化学工业之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陈桥藏张家坝制盐化工厂出入证:</p> <p class="ql-block">陈桥藏1960年张家坝制盐化工厂百日大战指挥部文件:</p> <p class="ql-block">陈桥藏1964年张家坝化工厂氯化钡发货凭单及其运往青岛的铁路局货票:</p> <p class="ql-block"> 真空制盐发源地</p><p class="ql-block"> 自贡是中国真空制盐发源地。</p><p class="ql-block"> 史载,真空制盐在我国之提出,始见于《中国工程师学会四川考察团报告》:“若改用真空锅,则烧煤一斤,可制盐五六斤。……先将稀盐液在真空锅中蒸发至相当浓度,然后移置新式之敞口锅,逐渐蒸发结晶。”这是徐善祥、顾航珍1934年考察键乐盐场和自流井时之建议。1939年,留学欧美的肖家干在自贡完成“灶用真空制盐机”后,实施了“敞锅浓缩、减压蒸发”的原始“真空蒸发制盐”,共产盐7959斤。</p> <p class="ql-block">  1939年,肖家干在自贡试验“灶用制盐真空机”成功以后,经当时经济部批准,于1940年4月12日取得专利权。以后肖家干同自贡盐场井商李伯权、王绩良、李秉熙等合资在贡井峰子岩创办宏源工厂(过去自贡拉丝制钉厂所在地),进行真空制盐试验,并于1941年8月14日加以改进扩大,成立“宏源真空制盐股份有限公司”,由李伯权任经理,肖家干任协理兼厂务经理。安装真空机一台,真空锅4口,锅直径5尺,高9尺。</p><p class="ql-block"> 宏源公司于1941年12月31日开始试验,首先用坤洋井的黄卤(旧咸一两二钱)试制,初项试验未成。后改用正德井的黑卤(旧咸二两二钱)试制成功,“计产盐二千二百九十五斤”(民国三十一年四月七日西场署呈文),耗煤一千八百斤。据富荣东场核定股1942年4月报告,氯化钠含量为95.07%,水3.83%,杂质1.1%,成盐一斤耗煤八两,比当时一般制盐节省燃料一半(1942年5月21日盐务总局技术处康锡芬的调查报告)。到此,真空制盐在自贡盐场首告成功。从1941年12月31日试车到1942年5月中旬,产盐7959斤。但由于当时“资金缺乏,技术上不完善,物价上涨等原因,宏源工厂于1942年11月15日停工倒闭”。</p><p class="ql-block"> 据记载,盐务总局盐业研究所于1944年8月派技术处处长兼盐业研究所所长朱仲翔来自贡盐场,倡办真空制盐。自贡盐场王绩良(制盐商)、曾稚松(笕商)发起创立“西南盐业股份有限公司”,并成立真空制盐厂筹备处,由王绩良任主任,陈况仲、曾稚松为副主任,决定用王绩良所日产的部份黄卤一千四百余担,曾稚松的黄卤八百余担,陈况仲的黑卤三百余担作该厂卤源。1944年11月去重庆盐务总局场产处汇报,未获获准。</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胜利后,自贡相继成立三个盐业公司,准备进行真空制盐生产试验。这三个公司是:自井盐场熊佐周、候策名、罗筱元、罗华垓以盐岩井、瓦斯灶为基础,组成“四川盐业公司”;以王绩良、张筱坡为首重组“西南盐业公司”,并接收了王德谦的瓦斯灶和久大制盐厂;1946年4月,贡井也成立了“中华盐业公司”。三个公司都提出“真空制盐、气压汲卤”的研究目标。1947年,四川盐业公司派出3人代表团赴美考察,回国后,由于他们经营的岩盐井和瓦斯灶具有较强竞争能力而放弃真空制盐计划。西南盐业公司通过久大制盐厂聘请侯德榜为总工程师,但购买设备外汇不易解决,加之货币贬值,购买设备不能实现。中华盐业公司亦无外汇购买设备未能实现真空制盐。</p> <p class="ql-block">  根据1964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及轻工业部的通知《1963一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研究任务通知书》,《矿盐开采及改进井矿盐制盐技术的研究,专13一003号轻工业——(三)序号05》要求,在自贡化工研究所(盐业化工合局)已进行的室内试验基础上,着手进行中间试验。最初拟进行室内扩大试验。但因小型设备选用困难,根据轻工业部盐务总局(64)盐局字第261号文,改为中间试验。设计任务由自贡市化工研究所承担,盐化分家后,由四川省轻工业厅井盐研究设计室承担,1964年开始在自贡郭家垇建设年产食盐1000吨真空制盐中间试验厂,1966年真空盐生产实验正常运行,1966年4月,经轻工业部在自贡组织鉴定,达到了轻工业部下达的大安岩卤真空制盐试验的要求。史载1966年自贡郭家垇全年生产真空盐168吨,这是新中国成立后自贡之首次真空盐生产。</p> <p class="ql-block">陈桥藏1971年自贡红卫制盐化工厂(张家坝制盐化工厂)《增产节约简报》:</p> <p class="ql-block">陈桥藏自贡张家坝制盐化工厂各种盐化工产品《操作规程》:</p> <p class="ql-block">陈桥藏自贡张家坝制盐厂2角厂内货币:</p> <p class="ql-block">陈桥藏张家坝制盐化工厂1993年《国内同产品技术经济指标交流资料汇编》:</p> <p class="ql-block"> 自贡真空制盐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尽管1966年在自流井郭家垇生产出了经过轻工部鉴定合格的真空盐(当年总产168吨),但它毕竟只是真空制盐的中间实验产品(1967年停产)。而真正标志着自贡真空制盐起步和发展的却是贡井盐厂1967年10月在舒平竣工的设计能力为3万吨/年真空制盐装置。因为自此以后,自贡市真空制盐得到了快速发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真空盐(工艺及设备)技术查定检测点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  1971年10月,自流井盐厂5万吨/年真空制盐装置在郭家垇建成(1987年停产);1971年10月,贡井盐厂2万吨/年真空制盐装置在东源井建成;1972年5月,舒平盐厂3万吨/年真空制盐装置在舒平建成,1972年10月,大安盐厂5万吨/年(1990年改造为10万吨/年)真空制盐装置在大安街建成;1975年11月,大安盐厂10万吨/年(1990年改造为12万吨/年)真空制盐装置在大安街建成;1979年12月,张家坝制盐化工厂10万吨/年(1990改造为13万吨/年)真空盐装置在张家坝建成;1980年7月,贡井盐厂5万吨/年(1990年改造为10吨/年)真空制盐装置在舒平建成;1981年11月,邓关盐厂4万吨/年(1990年改造为6万吨/年)在邓关团仓坝建成;1984年12月,邓关盐厂9万吨/年真空制盐装置在邓关团仓坝制成;1984年12月,贡井盐厂10吨/年真空制盐装置在舒平建成;1987年12月,自流井盐厂12万吨/年真空制盐装置在郭家垇建成;1987年12月,荣县盐厂2万吨/年真空制盐装置在荣县长山镇建成;1989年5月,张家坝制盐化工厂10万吨/年真空制盐装置在张家坝建成。据统计,到1990年止,自贡市真空盐生产能力达到99万吨/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贡大安盐厂真空制盐车间遗迹(一):</p> <p class="ql-block">自贡大安盐厂真空制盐车间遗迹(二):</p> <p class="ql-block">  资料显示,到1980年止,自贡全市真空盐产量达到509046吨,其中,大安盐厂真空制盐产量为169530吨,自流井盐厂真空制盐厂量为102812吨,贡井盐厂真空盐产量为107906吨,张家坝制盐化工厂真空盐产量为104313吨,舒平盐厂真空盐产量为24425吨。而到1990年止,自贡全市真空盐产量却达到1129543吨,其中大安盐厂310693吨,自流井盐厂144752吨,贡井盐厂271877吨,邓关盐厂196720吨,张家坝建盐化工厂147471吨,舒平盐厂38600吨,荣县盐厂19430吨。1966年,自贡市真空盐产量占全市盐产量的0.24/%,而到1990年时,自贡市的真空盐产量,却占到全市盐产量的78.34/%。</p><p class="ql-block"> 据《四川省志·盐业志》(1995年版)记载:“截至1985年,全川井矿盐产地共有真空蒸发制盐装置21套,年产能力95.2万吨。其中自贡盐区9座,年产能力52.5万吨”,超过全四川一半以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陈桥藏自贡张家坝制盐化工厂便笺:</p> <p class="ql-block">陈桥藏2000年四川久大盐业(集团)公司关于转报《张家坝制盐化工厂医院剥离方案的请示》的请示:</p> <p class="ql-block">陈桥藏《自贡市张家坝制盐化工厂破产预案》:</p> <p class="ql-block">陈桥藏2000年《自贡市张家坝制盐化工厂优资破产工作明细一览表》:</p> <p class="ql-block"> 需要厘清的史实</p><p class="ql-block"> 在我购藏的这一张自贡张家坝制盐化工厂老照片上,没有关于张家坝制盐化工厂这个10万吨/年真空制盐车间开工建设,以及其具体竣工投产的文字信息,查阅相关典籍发现,自贡张家坝制盐化工厂于1982年10月8日所验收的这一真空制盐车间的建设、竣工等问题,真还有一些耐人寻味。</p><p class="ql-block"> 1995年版《自贡市盐业志》(自贡市盐务管理局编)记载,张家坝制盐化工厂在1990年以前一共建有两套真空制盐装置,分别是1979年竣工的10万吨/年(1990年改造为13万吨/年)和1989年的10万吨/年的真空制盐装置。显然,照片上1980年10月8日的真空制盐车间验收会,指的是对张家坝制盐化工厂1979年12月竣工的10万/年真空制盐车间的验收。这样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张家坝制盐化工厂1979年12月就已经竣工的10万吨/年真空制盐车间,要时隔两年另四个月才进行验收呢?我们知道,通常情况下未曾验收合格的生产设备是不能开工生产的,所以项目竣工后,不尽快验收无论是对建设方或者投资方都是损失,而且验收时间越拖得长,其损失就更大。</p> <p class="ql-block">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会使张家坝制盐化工厂1979年12月就已经竣工的10万吨/年真空制盐车间,要时隔两年另四个月才进行验收呢?其间究竟发生了那些事呢?我们相信,时间的推移和史料的不断发掘,一定会为我们还原历史的真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主要文献依据:</p><p class="ql-block">《四川省志·盐业志》</p><p class="ql-block">《自贡市工业志》</p><p class="ql-block">《自贡市盐业志》</p><p class="ql-block">《范旭东企业集团历史资料汇编——久大精盐公司专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2年4月24日·富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