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清早醒来,习惯性从床头上拿起手机看时间,顺便点开微信,看见儿子发的朋友圈,地点是在意大利罗马的西班牙广场:“撸完串散散步”,我马上就想到三个字“长大了”。</p><p class="ql-block"> 适逢西方的传统节日复活节,从冰岛回到慕尼黑还不到一个月时间,昊仔和豆豆两人又给自己安排了意大利(罗马、弗罗伦萨、威尼斯、米兰)之旅。照例,当妈妈的还是不乐意,原因就一个:欧洲疫情那么严重,出门风险太大了。从我们了解到的有关情况,相比国内而言,欧洲疫情的严重程度确实让人无法想象,不担心是不可能的。为了让家人放心,儿子特别强调:已经打了加强针,并会在出行中严格做好防护措施。我能做的就是叮嘱两个孩子不可大意。既然干涉不了——也不能干涉——最好的做法就是表示理解和关心。</p> <p class="ql-block"> 看见儿子发的朋友圈后,我之所以说他“长大了”,就是“散散步”这三个字触动了我。俩孩子平时都很忙,不仅要把工作上的事情认真做好,对得起公司的信任,还要继续充电提升自己,为长远发展打好基础,周末还得专门安排时间去超市采买一周的生活物资,时间都安排得十分紧凑。儿子从小就喜欢运动,尤其热爱篮球和跑步,即使到了国外也一直坚持得很好,在帕德博恩的时候就时常从城区往乡间跑步,一度让家人还有些担心。总体来说,德国的社会治安还比较令人放心。工作以后,比起学生期间,日常的闲暇又少了许多,公司的作息时间到还不算呆板,在疫情情况下,经常可以居家办公,可儿子仍然大部分时间都选择前往办公室处理业务,不管选择乘坐地铁,还是徒步,来去路途上都会用去一些时间,自然专门安排运动的时间就少多了。除去周末,每年有一个多月的带薪休假,而且公司会鼓励员工休假,甚至上一年没用完的假期,次年在规定的时限内还可以补休,这也算是很人性的表现,能在这样的公司就职也是一种幸福吧。所以,假期安排长途跨境出行,就成了最理想的一个选项,加上大部分欧盟国家申根制度带来的便利,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环节,节省了许多时间,大大提高了跨境游的质量。知道劳逸结合,懂得既要认真工作也要充分享受生活,不让自己湮没于昏昏碌碌的无休止的职场奔波中,成为某某的奴隶,这就是健康有益的人生,也是我心目中的幸福人生。</p> <p class="ql-block"> 儿子从幼儿园开始,我大多数时间都在外奔波,陪伴照料他的时间并不多,每次回家短暂的停留,都尽量每天负责接送他。在幼儿园里每次放学时,都要陪着他把他喜欢的游乐设施玩够才欢欢喜喜回家。初中毕业,儿子凭借自己的努力,考进了成都地区某名校,家人都为他感到自豪。没想到上学一个月后,无论如何非要转回郫县(如今的郫都区)就读,任随家人如何劝说,甚至学校校长、教务主任、年级主任、班主任都不厌其烦做工作,都不管用,只好遂其所愿转回郫县一中,直到今天我都仍然不清楚个中真相。从这件事情,也可见其性格之一面,固执耶,执着耶。高中阶段,考虑到在这以前从小学到初中,我几乎没在他的学习上操过多少心,心想无论如何再不能错过孩子这个非常重要的人生阶段,正好单位有领导希望我回来上班,就这样,在外漂了整整十年的我,重又回到原单位工作,同时给儿子当起了“保姆”。每天清早准备好食材,中午提前一点时间赶回家给做成熟食,开车送到学校附近找地方停下,静等着儿子放学。每次看着他有滋有味吃着我亲手给他做的饭菜,一边跟他聊聊学习上的事情,心里总是十分的满足与惬意。晚自习后接他回家,时不时会提前去烤鱼店给他做条烤鱼带回家,在挑灯夜读前加个餐。现在想起这些点滴,再也回不去的时光留给我的是弥足珍贵的温馨回忆。特别要说到两个细节,也许可以看出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的相处情况。一次是他还在幼儿园的时候,本来就有点调皮的小家伙,现在也记不起原因了,某天在外婆家里把我给惹恼了,我拧起他就给扔到沙发上狠狠地揍了一顿,然后我坐下来等他不再哭的时候,很认真的跟他说了一段话:“我希望你记住,从今天以后,我不会再动你一根手指,不会再对你说一句重话,你想将来当街上的讨口子(儿子小时候对街头的流浪汉很是害怕),还是怎样,你各人想清楚,你该怎么做你自己看着办。”我也不知道他是否就此长了记性,总之从那以后我是说到做到了。再一次,应该是他上初中的时候,我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他时常和几位同学相约晚上溜出校门去玩。知道这事后,我没对他发火,而是找了个周末,开车带着他,父子俩来到邻县温江,在河边一个环境优雅的咖啡厅,生平第一次爷儿俩来了一次开诚布公的交流,自始至终气氛都非常融洽。这次的谈心,我后来感觉到对儿子的心智是有很明显的正面影响的。初中一个假期,让他参加了一次“亲子夏令营”活动,在活动的最后一天,孩子与父母的互动环节,当看见儿子眼眶里涌动的泪花,我也禁不住模糊了双眼。这样的情景和过程,在孩子的成长中,我相信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人生观。</p> <p class="ql-block"> 儿子的求学之路,在我们家来说有些事情是无法不让父母对他心存感念的。上大学以前,儿子也有过短暂的校外补课经历,也仅仅是在其中两门课程上花了点心思而已。他既没有像“别人家的孩子”非要上所谓的贵族学校,也没有花费过多的费用去各种补课,一直依靠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学业,成绩算不上特别优秀,也没让家人失望。本科阶段,去台湾的交流学习,也是自己努力争取的结果,随着他慢慢长大,我渐渐发现,儿子不是那种只会呆在父母翅膀底下、窝在父母身边的恋家仔,他心中有自己的远方,在自觉不自觉地朝着自己期待的目标一点点不急不慢地努力着。本科大三的时候,就有了出国读研的想法。儿子小姨本来就在成都从事英语国家的留学中介,原本希望他能去英国或其他英语国家,但儿子后来的决定着实令我刮目相看,各种权衡以后,竟然选择前往德国留学。德国的公立大学基本是没有学费一说,考虑到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儿子作出的这个决定,其实很不容易。别的不说,他的外语本来是英语,德语基础为零,去德国还得要过语言这一关,就这点都需要十足的毅力才能下定决心。于是,儿子利用假期,自己前往上海同济大学开始恶补德语,同时撇开中介这条捷径,自己跑路联系有关部门,包括德国驻中国的有关机构,摸索着走流程,较为顺利地完成了相关手续,第一时间进入德国并很快申请到较为理想的学校。这个过程,仅仅因为绕开了中介这个环节,就为家里节省了相当大一笔开支,加上选择德国的学校省去了不菲的学费,这就是我为什么说家人对儿子新存感念的原因,他心里有杆秤,知道量体裁衣的道理。研究生毕业前夕,正赶上疫情在全球爆发,欧洲成了重灾区,经济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很大冲击,单说就业就是很大的问题。让家人忧心的是,一旦毕业后一时无法找到工作,又暂时回不了国,如何是好。事实证明,家人的担心都是多余的。儿子早就在默默的做着相关的准备,在努力完成学业的同时,一直在为各种可能做着准备,及时对掌握的信息进行梳理,很快就抓住了机会,在通过了层层面试之后,以实习生的身份进入了慕尼黑一家中资公司欧洲总部,并在结束实习后顺利转为公司正式员工。不仅如此,在完成这一系列动作的同时,还帮助女友豆豆实现了从帕德博恩向慕尼黑工业大学的转学,一下进入了德国的一流名校。可见其用心之细致。纵观儿子的求学之路,以及这个过程中的一些细节,我体会到了儿子身上的那份韧性与执着。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再没有对儿子提出过任何刻意的要求,仅仅是给一些适可而止的建议或提醒,除了高考填报志愿,考虑到他那个时候毕竟心智尚不成熟,需要一些建议,在尊重他的意愿基础上,帮助他完成了这个过程,之后的一切都完全交由他自己去摸索和付诸实施。</p> <p class="ql-block"> 想起当年自己离家去昆明上学,父亲亲自陪同把我送到学校,我不清楚父亲那时的想法,是不是除了不放心之外,也有顺便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的意思,遗憾的是我竟然没能好好陪父亲在昆明多玩几天。随着几年后毕业参加工作,尽管每年都会有一段不算短的假期回到老家陪伴父母,慢慢的还是有了一种与父母渐行渐远的感觉,倒不完全是空间距离上的原因,反正就有了那样一种情结。后来,我有了自己的小家以后,还是会经常找各种理由回老家,哪怕呆上一两天,陪父母拉拉家常,母亲在灶台上忙碌,我就在灶前帮着烧火,偶尔也陪着父亲去山里转转,夜晚一个人宅在房间里名义上是在看书,实际上堂屋里看电视的爹娘絮絮叨叨的对话才是我最温馨的关注。龙应台说:“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儿子上次回来休假再返回德国,已经过去快三年了,这期间不仅顺利完成了学业并入职一家知名企业,在异国他乡,与相恋几年、一路从皖南到宝岛台湾的同窗共读,再一起走出国门求学、在疫情肆虐中相携度过难关的女友组成了自己的小家,几乎是同时完成了人生的两大重要转折。不久前看电视剧《人世间》,在随剧情动容的背后,我渐渐清晰地明白了一个道理:孩子长大了,离开父母是迟早的事,是永远,回来是暂时的。父母把子女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却不能陪伴他们一直走下去。他们注定要独立自主,注定要像羽翼渐丰的鸟儿展翅高飞,父母不是他们的天空,更不是他们永远的安乐窝。这世上所有的爱,都是以团聚为目的,唯有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以分别为意义。看着儿子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走着自己的人生路,想到自己在儿子成长的道路上并没有给他太多的陪伴,今天,我完全有理由放心儿子的各种选择,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祝愿他过得开心,祝福他们的小家渐成一个大家。还是那句话,平安开心的人生就是我理想中的幸福人生,就是我心目中的成功人生。</p> <p class="ql-block"> 写完上面文字的时候,手机微信朋友圈里又看见儿子从梵蒂冈发出的信息:在圣彼得大教堂聆听教皇的演讲。想起这一个多月以来,手机里、电视上每天大量充斥着有关俄乌战争的信息,疫情之下,战火硝烟让这个世界变得愈加不安和焦躁。今天的世界,对很多人来说,生存还是毁灭不再是哈姆雷特口中的一句台词,而是迫在眉睫的残酷现实。希望圆顶大教堂里的诵经声把福音带给整个人类,希望教堂的钟声撞出世界和平的回响。祝福游历中的两个孩子平安快乐。</p><p class="ql-block"> 2022年4月18日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