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安黎散文集《与故乡握个手》

十月

<p class="ql-block">  《与故乡握个手》一书,是国家一级作家安黎又一杰作,倍受成千上万读者的青睐。</p><p class="ql-block"> 安黎,1962年出生于铜川市耀州区关庄镇麻子村,现居西安。担任《美文》杂志副主编,是一位风格独异和成就卓著的文学家。曾在国内外百余家杂志发表各类文学作品,累计六百余万字。<span style="font-size:18px;">文字以其当代罕有的思想光华和语言魅力,被《文艺报》及著名教授、评论家誉之为“思想的王国,语言的石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  我在读书时,总喜欢先浏览下目录,初步感受书籍的主题和精神内涵。当打开《与故乡握个手》浏览目录时,突然感觉这是一首绝美的散文诗啊!将其次序调整后,亦或变成一幅幅字数相等,平仄相谐,词性相当,内容相关,内涵深刻的楹联,十分引人入胜。</p> <p class="ql-block">织布机的散架,“的确良”的离身。</p><p class="ql-block">馍袋的沦落,升斗的消失。</p><p class="ql-block">风箱的败落,烟锅的隐匿。</p><p class="ql-block">看夏风俗的消隐,胡基的日薄西山。</p><p class="ql-block">褡裢的不再相见,难闻的拨浪鼓声。</p><p class="ql-block">马的退场,煤油灯的熄灭。</p><p class="ql-block">旧时的年,乡村今夕观察。</p><p class="ql-block">回不去的故乡,与沟为伴。</p><p class="ql-block">幸福的野花,落叶的境界。</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我欣喜地品读着每一篇散文,感叹着作者的胸襟、意境,陶醉于他的文字勾勒的美丽,咀嚼着经风沐雨的飘逸。</p> <p class="ql-block">  开篇之作《马的退场》中:“在渐次淘汰的万千物种中,没有哪个比马更为醒目,也更为令人感怀了。”</p><p class="ql-block"> 安黎老师将马的的前世今生,驯化过程,在远古、历史及近代对人类的贡献展现得淋漓尽致。曾经作为人的“矢志不渝的忠实配角,在人世间这座光怪陆离的巨大舞台上,与身为主角的各色人等,配合默契,形影不离,演绎出一幕幕悲喜交加的生死活剧。”</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代发展与技术革新,“无马的马路,俨然已偷梁换柱为汽油车和电动车的撒欢之地。”</p><p class="ql-block"> 在《煤油灯的熄灭》一文中,赞美了旧时代为人们驱走黑暗,送来光明和温暖的煤油灯,又道出了那个年月商品极其短缺,售货员的白眼,“那满含鄙夷的斜目一瞥,犹如一根尖利的钢针”刺得人遍体鳞伤,产生了将买卖双方置于平等的地位的市场经济由衷的向往。</p><p class="ql-block"> “对煤油灯,我从不怀念,也从不留恋,却心怀永远的感恩。”</p><p class="ql-block"> 在《升斗的消失》中的精彩描述:“升与斗,陪伴华夏走过山重水复的漫漫之旅,也验证一个古老族群尝遍苦痛却生生不息的坚韧斗志。忽然之间,现代科技催生出的电子秤,将“年老色衰”的旧爱升斗逼向退无可退的墙角……,但无论如何,成为我们效力 ,并为我们坚守过公平的它们,至少,我们是不该将其从记忆里抹去的。”</p><p class="ql-block"> 在《风箱的败落》中,透视出“民生之艰与民生之难”,挖掘出它“为华夏民族的繁衍生息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于现代文明的对峙中,脆弱得不堪一击”。</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篇章,这样的论述在书中还有很多很多。如《路上已无架子车》、《褡裢的不再相见》、《难闻拨浪鼓之声》、《织布机的散架》等等。对这些旧物件的描写,有评论家美赞:“他是站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宏观角度,从容地予以理性的梳理和公正的记录。”极力地歌颂了这些旧物件对华夏民族的陪伴,验证了民族坚韧之志,物竞天择,既不意外,也不叹息!同时启迪着人们不该忘记它们的功劳。</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在阅读时带来深层次的思考和联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安黎老师在《馍袋的沦落》文中以极其细腻、精湛的文笔描述了馍袋的产生过程、外形等等。虽然它的“口袋是闭合的,里边时常藏匿着一个家庭的家底”。”引起数以万计背馍者的共鸣。</p><p class="ql-block"> “背起馍袋启程,在晨曦中,在寒风里,总能让人想起母亲往馍袋里塞馍的那只颤颤巍巍的手,以及望着馍袋的那两束充满怜爱的目光。”</p><p class="ql-block"> 50后、60后的农村孩子大都有背馍上学的经历。馍袋里的内容和数量不尽相同,却充满了农家人殷切的希望,装满了浓浓的母爱。馍袋随着物质的丰盈及国人生活品质的提高沦落了,“其功绩是可歌可泣的。”读后感动之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旧时的年》由八大部分组成:村戏的戏里戏外、红豆红,白土白、杀猪是一场大戏、祭祖过后就剃头、窗棂上妖娆的花朵、蒸年馍买爆仗、过年的滋味、亲戚间的人情冷暖。</p><p class="ql-block"> 安黎老师将旧时过年的酸甜苦辣咸,描述的淋漓尽致,画面感极强。让读者硬生生地走进旧时的年中,身临其境,当上了没有角色的故事中人。</p><p class="ql-block"> 《在村戏的戏里戏外》中,“手头极其拮据的农民,出售鸡蛋那可是唯一的经济来源”。在主妇的耳朵听来,世上最动听的音乐,不是贝多芬的交响曲,也不是莫扎特的小夜曲,而是母鸡下蛋后得意洋洋的啼鸣声:“咯嗒—咯嗒—咯嗒”!将人物心里活动刻画地惟妙惟肖!</p><p class="ql-block"> 将排戏、演戏过程中的趣闻、趣事以及发生的悲剧和血案跃然纸上,让人唏嘘不已,五味杂陈!</p><p class="ql-block"> 在《祭祖过后就剃头》中将祭奠先祖的过程、目的意义,男人们及孩童剃头时的表情、心里活动等讲得跌宕起伏、生动有趣。</p><p class="ql-block"> 在《亲戚家的人情冷暖》对“是非包子”表婶的描写,活灵活现。“是非就像馅料一样,鼓鼓囊囊地填满了她的腹腔,像肿瘤一样重压着她,像猫爪一样抓挠着她,像蝎子一样蜇刺着她,以至于使她若不往外倾倒,便憋闷不堪,无法承受。”</p><p class="ql-block"> 还有对姨姨的唠叨、吝啬的描写入木三分。这些人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乏其人,让人嗤之以鼻!但他认为 “大千世界,如森林之无疆,如海洋之浩渺,什么样的人存在,都算不上稀奇,且都有各自存在的理由和价值。数落人,既是表婶的优长,也是她活着的乐趣,更是她活着的目的——正是她没完没了地撇嘴与数落,我对人性的认知才得以丰富”。这是做人何等的高度和境界啊!</p><p class="ql-block"> 这些充满哲理的语言在作品中处处可见,俯拾皆是。</p><p class="ql-block"><br></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旧时的织布机</h3> <p class="ql-block">  在《杀猪是一场大戏》中写到:人们准备了一口铁锅,架在炉灶上烧。“一头猪被主人连骂带拽地牵来,还未进入现场,猪搭眼一望,就明白那口锅与那群人对自己究竟意味着什么。”“猪这时恐怕才明白过来,人为何要喂养它,为何要视它为宝贝,为何要忧其饥寒,念其肥瘦。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白吃到一定程度时候,就得拿自家性命来偿还。”</p><p class="ql-block"> 此时我在想,我们有些人恐怕未必明白这个道理!</p> <p class="ql-block">  “看夏”的陨落,既有生活富足的一面,也有亲情实用化的一面。”亲戚,不再是简单的血脉纽带,而是集逐利和攀附等多种因素纠缠在一起的相互帮衬和利用。”</p><p class="ql-block"> 一个民俗的陨落引发作者对现行的亲戚关系深度思考。</p> <p class="ql-block">  “驴和人一样,平日里之所以在在鞭子的驱赶下负重奔跑,那不是源于高尚,而是受之于生计的逼迫。”“其背后的酸心,恐怕唯有为之付出的人和驴,才能体味得到。”</p> <p class="ql-block">  这样的人生感悟在书中俯拾皆是。有些故事是日常嬉笑,但却笑中含悲,悲喜交加。新颖奇特,让人意犹未尽将一个简单直白的故事,硬生生地讲得跌但起伏引人入胜,陷入沉思。</p> <p class="ql-block">  在《窗棂上妖娆的花朵》这样写到:“一进入冬天,姑娘们在劳作之余,忙里偷闲,一直在悄无声息地干着两件事:一是纳袜底,一是剪窗花。”</p><p class="ql-block"> “一手捏袜底,一手穿针线,蓝瓦瓦的袜面,白晃晃的丝线,一针继一针,一线续一线,针引着线游走,线随着针蜿蜒。一种暧昧,在针中穿越;一种思绪,在线中飞扬。那种想说爱你口难开的愁绪,全浓缩在了图案中。”</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时代,没有海誓山盟,没有卿卿我我,没有花前月下,她们在追求爱情中展示出来的纯真情怀和那种方式的暗送秋波,以及袜底那种火热的色调,却是十分耐人欣赏和赞美的。</p><p class="ql-block"> “窗花对于万木皆枯百花皆凋的冬季,对于饥寒中苦苦度日的村民,却至关重要。窗花是暗夜里的一抹亮光,能讲飘零的梦想点燃,能将沉沦的希望救赎。”窗花的造型五花八门,也是反应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按当代的说法:“正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p><p class="ql-block"> 文笔细腻详实精湛,令人拍案叫绝!</p> <p class="ql-block">  安黎老师坚持以往写实主义的手法,展现旧物辉煌的过去,透过剖析旧时代旧物的集合,将对故乡深刻的记忆以及心中滚烫的感恩之情,融进一行行文字中。他说“耀州在我的眼里,不仅是生命之源头,更是情感之绿野、精神之孵巢。</p><p class="ql-block"> 正如安黎老师给铜川作协主席,著名作家李拥军先生的《塬畔的树》序言中说的:“写作者不能拘泥并眷恋于自己生活与情感的涟漪与浪花…。将家与国有效地衔接贯通,做到以家的气色映现国的阴晴,以个体的命运呈现民族的处境。”</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中,他在写故乡、家人、旧物件的命运就是这样的践行者,“更是作家基于良知和道义之上的文化操守。”</p><p class="ql-block"> 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孙见喜说,“安黎天生就是一个强烈关注底层社会的作家,他不可能提着鸟笼挎着娇艳的妇人去溜狗,他也不可能掂着咖啡壶去酒吧看艳舞。他顽强地用自己的笔去捍卫人生,捍卫艺术,去与恶劣的社会现象厮杀……。安黎永远是陕西文坛不怕死的汉子。在陕西文坛,没有安黎就少了一种味道。”</p> <p class="ql-block">  安黎老师深厚的生活阅历,开阔的文化视野,慧眼独具的观察与思考,对当代社会和当代人性的深度解剖和高超的叙事能力和语言技巧,无愧于“思想的王国,语言的石匠”之称号。</p><p class="ql-block"> 再有资深的评论家、著名作家、优秀语文老师对本书有着真知灼见的论述、解读,精彩绝伦的评价。</p><p class="ql-block"> 我在阅读任何一篇散文过程中,喜欢对于一些精彩的、富含哲理的至理箴言或精彩漂亮句子,用笔标记,以便反复欣赏、理解甚至力求背诵。而当打开这本书赏读时,握着笔的手一直悬在那里。金句频频,字字珠玑,标记与否已经失去意义了。</p><p class="ql-block"> 我只能书中一些散文的金句摘抄并写一点粗浅的随笔,以飨大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月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2022.4.2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