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广芩

李玉莲

<h3>青年叶广芩在北京</h3> <h3>叶广芩 1948 年生于北京,祖姓叶赫那拉。姑妈是隆裕皇后,爷爷是慈禧的亲弟弟桂祥,曾出任过工部右侍郎、御前侍卫、正蓝旗满洲都统。</h3> <h3>父亲叶赫那拉·麟祥,早年毕业于京师高等工业学堂机械科,民国时在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中央美院的前身)陶瓷系教书。</h3> <h3>母亲是第三房太太,出身朝阳门外“穷旗人家的闺女”。</h3> <h3>兄弟姐妹 14 人,叶广芩是第 6 个女儿,她出生时父亲已经 60 多岁了。</h3> <h3>童年时,叶广芩跟着在颐和园工作的哥嫂住在德和园内的小院里。</h3> <h3>1956 年,父亲心脏病去世,终年 66 岁。从此之后,叶家老小开始靠变卖家当过日子。</h3> <h3>19 岁的叶广芩本来应该上大学,却不得不辞别病榻上双目失明、身患绝症的母亲,被迫注销户籍,把家里最后一张波斯毯换成一床棉被,加入大串联。<br><br><br>1968 年,叶广芩前往陕西的那个早晨,她眼见年幼的小妹举着个两毛钱的烧饼,追着火车哭喊。这一去就是 40多年,直到今天,叶广芩也不愿意坐火车。<br><br><br>1974 年,从农场调回西安后,她在卫生厂当过护士、又做过林业口记者,跑遍了秦岭深山的犄角旮旯。<br><br><br>90 年代初,她随丈夫到日本千叶大学学习,研究课题是日本的“战后孤儿”。读书期间,她也在饭馆刷过碗、工厂搬过货、食品厂贴过标、宠物店洗过狗。<br><br>1995 年,回国的叶广芩在贾平凹、陈忠实的推荐下,进入西安市文联创研室。</h3> <h3>19 岁的叶广芩本来应该上大学,却不得不辞别病榻上双目失明、身患绝症的母亲,被迫注销户籍,把家里最后一张波斯毯换成一床棉被,加入大串联。<br><br><br>1968 年,叶广芩前往陕西的那个早晨,她眼见年幼的小妹举着个两毛钱的烧饼,追着火车哭喊。这一去就是 40多年,直到今天,叶广芩也不愿意坐火车。<br><br><br>1974 年,从农场调回西安后,她在卫生厂当过护士、又做过林业口记者,跑遍了秦岭深山的犄角旮旯。<br><br><br>90 年代初,她随丈夫到日本千叶大学学习,研究课题是日本的“战后孤儿”。读书期间,她也在饭馆刷过碗、工厂搬过货、食品厂贴过标、宠物店洗过狗。<br><br>1995 年,回国的叶广芩在贾平凹、陈忠实的推荐下,进入西安市文联创研室。</h3> <h3>48岁开始创作。</h3> <h3>2018年出版《耗子大爷起晚了》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h3> <h3>叶广芩还是一位编剧。</h3> <h3>《颐和园的寂寞》《采桑子》和《状元媒》《去年天气旧亭台》《豆汁记》《山鬼木客》《老县城》《黄连厚朴》《青木川》</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