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接到家人的电话

忘忧草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对于很多人来讲,接到家里电话是一种幸福,甚至不高兴时可玩一下失踪。而我从二十年前离开故乡时,就保留一个不轻易改变的习惯,多少年不换手机号,24小时不关机。这件事缘于读大学时,忽然间接到家里的电话,传来的是大姐去世的噩耗,那一刻我万分悲痛,大姐年轻,怎么也想不到,大姐的离去,让我多年无法释怀,尽管过去了二十余年,我依旧会时常梦到她死而复生或者觉得她从未离去。</p><p class="ql-block"> 从此以后,我心中就蒙上了一层阴影挥之不去,我也成了惊弓之鸟。害怕接到家里的电话,每当家人的电话响起时,我的感受就如同《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意外的收到家里的来信的那种恐惧。我远嫁他乡,家人和我唯一能连接到的一根若有若无的一根细线就是这部手机。</p><p class="ql-block"> 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而我却走了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从此,这部手机就成我日常与父母交流的工具。家虽是我牵挂和动力的源泉,同样家中的消息也成了我最大的软肋。有些时日没有来自家里的消息,我觉得一定是家中平安无事,没有消息反而成了最好消息。</p><p class="ql-block"> 如今人到中年,才恍然明白,以前总想着与父母来日方长,恕不知岁月无常。今天傍晚时分,我正在准备着明天开学的工作事宜,手机铃声突然响起,我拿起手机一看,秒接三姐的电话,按理来讲三姐这时还在工作,这个点一般是不打电话的,瞬间我心里升腾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心脏骤然缩成一团,果不出所料是父亲脑梗复发的消息,我的心情瞬间崩溃,我和三姐都不在父母身边,我来不及听三姐细说,就迅速拨通母亲的电话,电话是哥哥接的,接通视频的那一刻,我看见久别的家人,看到病床上的父亲,那呆痴无神的双眼顿时增加几分神采,他努力挣扎着让母亲扶他坐起,歪斜的嘴角微微抖动,话语却含糊不清,从父亲的激动的表情上我能明白他的意思,就是不让我为他的病挂心,让我安心工作。可怜天下父母心呐!顿时我泪如雨下,哽咽的无法言语。</p><p class="ql-block"> 其实有两三年了,因为疫情和工作,我一年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只能靠电话和父母联系,每一次我打电话,大部分都是母亲接,父亲很少接听电话,因为脑梗后遗症,他口齿不清还有点耳背,就是面对面沟通都很困难,打电话更是不便,就是这些原因,父亲变得沉默了很多,他不怎么跟人沟通,每天就默默的坐着发呆,想想我就很心酸,我似乎能从他的表情里感受到他内心的孤独,虽然有家人陪伴,却无法交流,尤其是我们姐妹电话无法跟父亲谈心,父亲的病痛和对孩子的牵挂都在蕴含在沉默无言中。听哥哥说:“最近父亲一天看不见他,就会去找他,说不了几句话就会流泪。”我的心更痛,这时母亲在电话旁一直再宽慰我说:“父亲老毛病,住几天院就好了”电话的这一端,我依旧泪如决堤的海。面对着父母的老去,心里阵阵的酸楚却又无能为力无法抗拒。</p><p class="ql-block"> 挂了电话,我的心绪久久不能平静,夜深无眠,斜靠在床头,任思绪飘零泪水流淌,凝视漆黑夜空下的家的方向,心如惊弓之鸟,现在自己真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胆小鬼,怕父母的电话,怕父亲的病情,怕任何一点不好的消息,内心脆弱的不堪一击。想像着躺在病床上父亲,想像着年迈母亲,已近耄耋之年,本该得到儿女的照顾,而她还在替儿女照顾我们的父亲,让儿女安心工作,作为女儿却不能床前尽孝,勤劳的母亲才是我们在世间的最后一道屏障啊!</p><p class="ql-block"> 我虽身在异乡, 却一直都心心念念着故乡,每一个假期当别人计划着去哪里旅游时,而我总计划着如何能回家看看,岁月匆匆与父母相伴的日子越来越少,尤其是这次父亲突如其来的病情,更让我清晰的意识到来日真的并不方长!</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戎金霞,笔名暮雨潇潇,职业是教师、作家、自由撰稿人。出生于80后,2003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多年,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