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西江月·秋收起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毛泽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为挽救中国革命,党的“八七”会议决定成立由毛泽东同志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前敌委员会,在湘赣边组织和发动秋收起义。</p><p class="ql-block"> 起义部队整训后,编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它由原来的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平江工农义勇队和驻扎铜鼓的浏阳工农义勇队组成。师部驻修水县商会。</p> <p class="ql-block"> 8月20日,毛泽东以湖南省委的名义,向中央提出“国民党的旗子已经成军阀的旗子,只有共产党的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秋收起义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p><p class="ql-block"> 9月初,前委把设计军旗的任务交给了起义军的第一团。这个团就是原第二方面军警卫团,连、排以上干部中有三分之一是共产党员。团部的参谋处处长陈树华、参谋何长工和副官杨立三接受了设计军旗的具体任务。</p> <p class="ql-block"> 接受设计军旗任务后,他们在修水县商会东厢房一张宽大的八仙桌上,通宵达旦地干起来。</p><p class="ql-block"> 何长工年方27岁,曾留学法国。他说:“我见过苏联红军的旗子,那上面有五角星、交叉在一起的镰刀斧头。”</p><p class="ql-block"> 三人讨论后一致认为,五角星代表共产党,斧头镰刀加在一起代表工农,红色旗面代表革命和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说干就干,陈树华立即到当地一家裁缝店借来硬纸、剪刀、尺子和画线用的粉包,找来红布、白布,动手制作起样旗来。</p> <p class="ql-block"> 他们用布剪好镰刀斧头和五角星的图案,放在整面大红布的中央。然后,另剪一方长条白布,在其右部描出旗杆套的位置,再由杨立三在长条白布的左部,从上到下工工整整地写上“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军队番号。最后,他们将这方长条白布,粘贴在整面大红布左部。</p> <p class="ql-block"> 一面庄重、神圣、鲜艳,凝聚着工农革命意义的军旗就这样诞生了。</p> <p class="ql-block"> 军旗样式确定后,师部决定立即批量赶制。裁缝出身的班长张令彬购买了布匹,县总工会委员长徐光华请来了县城几乎所有的裁缝以及会针线的妇女,大家在县城的一家祠堂里,加班加点,用了不到一周时间,便将100面军旗如期制成。</p> <p class="ql-block"> 9月9日清晨,秋收起义誓师大会在修水县城紫花墩举行,誓师部队授旗、鸣枪。中国共产党的第一面军旗,从修水山城高高打出来了。</p> <p class="ql-block"> 现在,制作第一面军旗的地方——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的凤巘书院保存完好,并被修水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