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吹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网上说,“创新狂魔”马斯克正在发“飙”,吹响了电动车产能扩张的冲锋号。</p><p class="ql-block"> 本月初,特斯拉的得克萨斯州超级工厂举办了开工仪式。据马斯克介绍,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座汽车工厂,工厂大楼的长度将近1.2公里,总建筑面积达到92万平方米,相当于130个足球场那么大。在这个工厂大楼之内,可以进行从电池到车体的一条龙生产。马斯克在开工仪式现场说:“你可以把1940亿只仓鼠装进这栋大楼。”</p><p class="ql-block"> 按照规划,得州工厂的年产能还会进一步提升,达到100万辆/年产。到2030年,特斯拉要实现年产2000万辆车的目标,拿下全球汽车市场20%的份额。这是什么概念呢?目前全球最大的汽车厂商丰田集团的年产量才1000万辆。就算得克萨斯超级工厂能够实现年产100万辆,特斯拉还需要在8年内再建十多座这样的工厂,按照传统思维和估算这显然是不可能。</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马斯克最牛的地方在于,他这辈子吹过的“牛”,后来基本都实现了。</p><p class="ql-block"> 深入去研究马斯克在电动车上的布局规划,发现他还是有颠覆性的创新之处。</p><p class="ql-block"> 地球人都知道,汽车生产最复杂、最耗时的地方就是零部件装配。一辆普通的燃油轿车包含了一万多个独立零件,意味着每辆车需要1万多次装配操作。汽车行业的两次大变革——福特发明流水线和丰田发明丰田生产方式,都是在围绕优化汽车装配环节上做文章。</p><p class="ql-block"> 而特斯拉却采用和探索一体化压铸技术(车身压铸革命)。也就是,不再单独造零件,而是用大吨位的压铸机,直接造出车身的几块压铸件,然后组装成一辆汽车。比如老车型Model 3的后车身有70多个零件,以前需要用两小时组装完成;而现在使用一体化铸造技术后,45秒就完成铸造生产,生产效率的提升是惊人的。</p><p class="ql-block"> 还要指出的是,特斯拉的“车身革命”能变成现实,离不开中国的压铸制造企业。目前特斯拉使用的大型压铸设备,全都来自中国企业。而且伴随着特斯拉探索一体压铸技术的过程,中国压铸产业也进行了三次升级。</p><p class="ql-block"> 有专家这样讲,第一次,是中国压铸企业开始给特斯拉做加工。2013年,宁波的压铸企业旭升股份,帮助特斯拉把电池冷却系统中的一个零部件,从两部分焊接工艺,改进到了一次加工成型。从此,中国压铸件成功打入了特斯拉的供应链,为特斯拉提供变速箱箱体等配件。当然,这个阶段的代表企业旭升,只能算是特斯拉的普通零件供应商,没有自己的竞争力。</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是中国压铸企业开始和特斯拉一起研发设备和工艺。从2020年开始,特斯拉和中国企业力劲科技合作,联合研发了15台6000吨级的大型压铸机。力劲的压铸机主要用于Model Y的生产,把这款新车型的毛利,提到了比老车型还高的水平。现在力劲是特斯拉的压铸机独家供应商,特斯拉四座超级工厂都上马了力劲的产品。特斯拉还计划向力劲定做一台8000吨压铸机,用在未来电动皮卡的生产上。</p><p class="ql-block"> 第三次升级,是发生在产业内部,中国企业开始形成自己的方案。去年,有一家叫文灿的中国压铸制造企业,向力劲订购了七套大型压铸设备,成为继特斯拉之后第二家拥有6000吨级压铸机的企业。这家企业的名字你可能不熟悉,它其实是蔚来汽车的核心供应商,蔚来的最新车型ET5,已经在后座板上使用了一体式压铸技术。除此之外,国内还有几家铸造企业也正在引进大型压铸机。</p><p class="ql-block"> 现在能观察到的是,汽车行业又一个确定性的趋势正在发生——一体式压铸技术,有可能成为继福特流水线和丰田生产方式之后,汽车行业的第三次制造革命。这一回,我们国内企业有体量、有技术、也有希望把握先机。上游发展大型铸件生产能力,下游整车厂也在向一体式压铸转型,一个关于电动车压铸制造的中国军团正在成型。</p><p class="ql-block"> 我们不吹牛,实实在在的加油干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