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与给

高俊

<p class="ql-block">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p><p class="ql-block"> 春秋,无论是从名称还是历史,都是中国发展史中最有诗意的一段时期,因为此时正处于群雄纷争,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然而夫子在这种百家争鸣的情况下,先理于鲁国,后周游列国十三年,且每到一处便可迅速了解当地民俗风情,传统禁忌,还有内外时政。按常理来说,一个地方的民俗禁忌,需要长时间相处并融入方可了解。一个国家的内政外交当属机密,需要超高的地位和权利才能掌握。为什么孔子能看似很轻松的得到这些信息,是他到处求人得到吗?子贡给出了答案,并且精准得总结了夫子能名立古今的德行。夫子“温而有仁,故能招贤引君”;“良而有义,故能安邦定国”;“恭而有礼,故能君民同等”;“俭而有信,故能得人以尊”;“让而有知,故能坦诚无戚”。以上,便能“至邦闻政”。</p><p class="ql-block"> 论古断今,我们无不在求官,求权,求财。假如我们习得“温,良,恭,俭,让”,把求,改为给,过程会不会就没有那么痛苦,结果会不会就更尽人意。李白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王安石有“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白居易有“谁知将相王侯在,别有优游快活人。”古人有如此胸怀与智慧,我们踏着前辈的脚印,踩着伟人的肩膀,升华我们的德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