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前天下午,我们奔着参观广西民族博物馆而来,恰逢周一闭馆休整,只好在博物馆景区内广西传统民居建筑露天展示园溜达了一圈。</p> <p class="ql-block"> 广西民族博物馆位于南宁市青秀区青环路11号,是以广西民族文化为专题的博物馆,附属广西传统民居建筑露天展示园。</p> <p class="ql-block"> 走进广西民族村,浓郁的民族风情扑面而来,迎面是开阔的广场,两边是仿制的金黄稻谷,田园风光特别养眼。</p> <p class="ql-block"> 走过广场,诗一般的秀美风光呈现在眼前,空气特别清新,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往右走,最先看到的是一座砖瓦房民居,最吸引人的是那扇漂亮的花窗,雕刻有吉祥物麒麟图案,特别精美,随即被深深吸引住了。</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的民族仫佬族的房屋建筑样式。我家老屋大门口就长这样,尤其是那两扇小门。我半个月前刚回过一趟老家,还去看了下老屋,多年没人居住了,有照片为证。</p><p class="ql-block"> 好惊喜啊!太熟悉了呀!</p><p class="ql-block"> “千年仫佬 三尖罗城”,“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在这里得到平等展示,我感到无尚荣光和自豪!好想进去仔细看看,可是由于大门紧锁,特别无奈,在外围转悠了好久,有点恋恋不舍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往前走,就来到了瑶族竹楼。</p><p class="ql-block"> 瑶族竹楼是金秀瑶族过去为适应刀耕火种而搭建的干栏式建筑,竹楼共有三层,建筑外观好看,很想很想爬上楼去看看,可惜大门紧锁,在这里也是观赏了很久才离开。</p> <p class="ql-block"> 苗族民居,曲栏回廊吊脚楼形式,也是大门紧锁,反正就是受疫情管控,上楼参观是没有希望的,稍作停留,没有细看就继续往前走了。</p> <p class="ql-block"> 继续朝前走,来到了染色植物展园。染色植物园分为纺织染色植物展示区和食品染色植物展示区。</p><p class="ql-block"> 纺织品染色专用植物主要有:蓼兰、板蓝、桃金娘、苏木、盐肤木、薯莨、刺臭椿等。</p><p class="ql-block"> 食品染色专用植物主要有:密蒙花、郁金、栀子、百合花杜鹃、枫香树、观音草等。</p><p class="ql-block"> 这些染色植物是广西各族人民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具体表现。</p> <p class="ql-block"> 侗族风雨桥又称“花桥”,是侗族人民标志风物,也是传统交通建筑,以其能避风雨并饰彩绘而得名,是一种集桥、廊、亭三者为一体桥梁建筑。桥壁上或雕或画有雄狮、蝙蝠、凤凰、麒麟等吉祥之物图案,形象诙谐洒脱,古香古色,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 传说穿越风雨桥的时候不要回头看,从此以后人生就可以风调雨顺了。</p> <p class="ql-block"> 侗族鼓楼,呈宝塔形,分上下两部分,下部宽敞明亮,为议事、典礼、聚会、娱乐、休息、聊天的场所;上部架梁设柱,层叠楼、彩绘,层层青瓦,顶端置宝葫芦等,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 中心舞台</p> <p class="ql-block"> 在湖边广场和休闲步道休憩一会,就这样慢慢蹉跎岁月,用心用情去感受春天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那坡壮族民居</p><p class="ql-block"> 民居为干栏式建筑,其显著特点是房屋的支柱由木柱和石柱构成,木柱立于石柱之上。石柱的主要作用是避免房柱因地面潮湿而遭腐蚀。</p> <p class="ql-block"> 客家围屋</p><p class="ql-block"> 客家围屋形式多样,规模宏大,其中以围屋存世最多最为著名。它讲究中轴对称,前低后高,主次分明,布局规整,集科学性、实用性、观赏性于一体,体现了客家人的智慧高超技艺。</p> <p class="ql-block"> 湖心亭的茶桌上摆放着精致的茶具和毛笔,感受一下这诗情画意。</p> <p class="ql-block">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虽然远道而来没能参观馆内陈列藏品,却可以悠然漫步露天展区,感受乡屋美景,古色古香,韵味浓郁,领略了多姿多彩的广西民族特色,从侧面深刻体会了勤劳朴实的广西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美好生活,也算是不虚此行了吧!</p><p class="ql-block"> 到春天里遛遛自己,愿疫情早日过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