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发展学校的研修活动。它是学校直击自身教学教研实际而开展的教科研活动形式。近几年来,我县各乡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教科研活动,对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品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很多乡校缺乏研修的主题,教研的线索不明晰,目标不明确。<br> 没有主题的研修,如无衔之马,无舵之舟。为促使各乡校进一步提高校本研修的水平,筑牢教科研的堡垒,2022年,教研室在《南皮县教育局关于提前谋划2022年教学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要求各乡校:着力抓好校本研修工作。《通知》中指出:校本研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各乡校要树立“科研兴校”的理念,在当前“减负”背景下,要做到“提质增效”,教科研工作显得更为重要。要结合“减负”工作的开展,积极、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校本研修活动,要把“提质增效”这个大目标分解成几个小目标来开展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作业设计优化、学生活动方式、教师教学经验交流、课外阅读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品牌。<br> 全县各乡校经过集思广益,形成了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校本研修形式。 东兴小学的“打造高效课堂,提升作业实效”、郝五拨小学的“提升作业设计与分层优化”、安顺小学的“加减有道,聚力课堂,提质减负”以及寨子明德小学的“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借助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研修方案,直击当下“双减”现实,找准了“提质增效”的突破口,可以说是立足当下,面向未来。 东升小学则以英语教师刘璐璐的“快乐教学法”为引领,在全校奏响“快乐教学”进行曲。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多媒体手段的介入,很多教师不太重视板书设计。面对这种情况,鲍官屯中心校提出了“板书设计在有效教学中的功效性研究”这一课题,切入小巧,便于操作。 要想走得快,一个人走;要想走得远,一群人走。潞灌小学的“多人同课循环”“四级联动式梯队培养”、第三中学的“集体教研促教师专业成长,高效课堂助减负增效落实”模式,则充分发挥教师的团队力量,注重了教师在研讨中的共生共长。 <p class="ql-block"> 粗缯大布裹天涯,腹有诗书气自华。馨明小学的校本研修则侧重于用古诗词的魅力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双减”背景下诗意地生活。</p> 刘八里中心校的“小学课堂学生错误资源利用的策略研究”作为本乡校的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此课题独辟蹊径,以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作为资源,更具针对性。 新课改要求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好学生是“读”出来的。迎宾小学的“课外阅读管理体系研究”、大安小学的“整本书阅读”上升到课程的高度来进行研修,对于打造书香校园大有裨益。 大浪淀中心校为解决本乡校本研修存在的“三少”问题,打破学校界限,形成了校际联动的互助式校本研修共同体,构建教师任职学校、辐射区、乡中心校、县教育局教研室四级研修网络系统———校本研修互助网。这一金字塔式的校际联动“人网”系统,以中心校为核心,分成南北两个片区。每个片区中的教师按学科组成若干研修共同体,每一共同体中设一个学科负责人,学科负责人是这个研修共同体开展研修活动的组织者、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互助式校本研修模式的建立可以实现区域、学校、个人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校本研修、校际联动、上下互动的局面。 面对生源质量差的现状,寨子中学确定的“零起点,分层次、定任务、定时间”的研修方案,措施得力,要求明确,让我们看到了寨子中学奋进的曙光。 冯家口中心校的校本研修在以中心校为核心的基础上,分学科确立了研究的主题,让我们感悟到“事难要从易处做,事大要从细处做”的真谛。 冯家口小学的“强化写字课程管理,创建翰墨校园”以书写为突破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冯家口小学打开了思维,实行开放式办学模式,聘请校外人员来助力校本研修的开展,可以说是观念新、步子大。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合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小组合作”。南皮县第四中学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制定了基于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对每一个操作步骤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增强了操作性。 对于活动的安排,每一个环节都做了具体的要求。 近些年,大量新入职教师充实了我县教师队伍,给我县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但也存在着专业性不强,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问题就是课题。大浪淀中学的“借鉴 内化 践行——教学管理经验‘微论坛’”侧重教师活动反思,内容选取则以教学管理为中心,坚持向管理要质量。这一模式直抵问题而产生。 南皮县第五中学立足“三课两反思”研修模式,要求各个学科确立研修内容,并严格制定了操作流程。 实验小学开展的以“小舞台,大能量”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活动,即上课铃声响后,学生进入教室有准备、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课前三分钟展示活动,旨在给学生更多展示和锻炼自我的机会,更多地提供给学生教育的快乐阳光,更多地给予学生积极人生的引领,也为各科教学的开展进行良好的辅助,提高课堂效率。 提高课堂教学高效性,离不开对课堂教学的价值评价。寨子中心校的“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研修模式正在解开解决这个问题的“纽扣”。不仅如此,寨子中心校还积极动员其他小学开展更为丰富的研修模式,小丈桥小学的“以‘课后习题’为抓手进行语文教学设计”、寨子六合小学的“小学高年级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小杨小学的“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等研究模式,让我们想起了“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所表达的自信、自强的精神。 郝庄小学也结合本年度教研室重点工作,将“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作为重点的研修主题。 新时代乡村劳动教育课程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同时是发扬乡土文化的关键途径。劳动教育课程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设计,为了保证课程设计的实现,需要以多样化的活动从课程资源、家校合作、师资培训等多方面进行。南皮镇中心校以小学生劳动教育为抓手,按学段确定劳动内容,开启了师生的“劳动之旅”。 另外,潞灌中心校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让‘学会’变‘会学’”、乌马营小学的“先学后教、当堂练”、王寺中学的“自主增效双促进”、桂和中学的“三备三反思”、王寺中心校“‘双减’下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南皮二中的“有效课堂校本研修”、潞灌中学的“优质课引领研磨课提升新入职教师的课堂效率”、乌马营中心校的“‘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等校本研修模式也是亮点纷呈。<br> 计熟事定,举必有功。希望各乡校在今后的工作中全面而积极落实本校校本研修方案,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牢固树立“科研兴校”理念,坚决杜绝 “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的不良现象发生,这样才能在教科研之路上遇到更好的自己,为南皮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br>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教研室将不断地深入基层学校,督查各乡校校本研修的开展情况,并依此作为评选“双减示范校”的重要依据。<br> 奔跑吧,南皮教育人!奋斗的人生最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