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逢上一段长征路。在江西路过了“长征出发地”于都,“共和国摇篮”瑞金,进入福建后与长征有关的红色村镇很多,我们为解决午餐的问题,偶然进入了清流县畲乡的一个小镇——林畲镇。 从镇口牌楼上的字“清流毛泽东旧居”可知,长征途中曾住过这里。 1930年1月7日,古田会议胜利召开后不久,为打破国民党反动派对闽西苏区的第二次三省“会剿”阴谋,毛泽东指挥红四军第2纵队离开古田,经宁、清、归进入江西。途中,1月10日到达林畲镇,居住在林畲镇塘堀村。 小镇中随处可见长征的影子,路灯、标语、彩绘的墙壁,红色元素遍布全镇。 如今的林畲,正在大力开发红色旅游项目,从毛泽东旧居,到毛泽东旧居广场、红军夜校、红军医院、红军战壕,再到下谢村的红军桥、红军井等,形成了革命传统教育的“红色线路”。 “诒燕第”就是毛泽东旧居,原为林畲邱氏祖厝,堂名“诒燕第”,始建于清光绪三年(1878),属于闽西客家较常见的“五凤楼”式民居建筑。<div> 目前正在维修,不能进入参观。</div> 在“诒燕第”驻扎期间,毛泽东组织部队休整,筹集补给,宣传党和红军的宗旨纲领,发动群众,播下了清流人民的革命火种,创作构思了著名的《如梦令·元旦》一词,作出西越武夷山脉、与主力红军会师的战略决策。 毛泽东写的《如梦令 元旦》: <b>“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b> 毛泽东1930年1月的取道清流之行,是毛泽东率部回师赣南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时间虽然不长(仅七天),但意义重大。 第一,回师赣南之行是古田会议后毛泽东率领的红4军主力首次行军作战。这次战略转移,举重若轻地将敌人的三省“会剿”化于无形,强烈地激发了红军战士的斗志和必胜信念,也为此后的几次反“围剿”胜利奠定了基础。 第二,毛泽东到达长汀边境后发现长汀已被敌军占领,在后有追兵、前敌情况不明的境况下,毛泽东及时调整行军路线,果断决定在林畲休整避敌,同时作出“直指武夷山下”的决策,最后实现朱、毛红军顺利在东韶会师,避免了因盲目行动而造成的损失。 第三,这次红4军的取道清流,极大地推动了清流革命运动的发展,播下了清流革命的火种,让群众对我党我军的宗旨、纲领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今后红军进入清流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使得林畲及周边嵩溪一带成为了清流革命最彻底的地区。1931年6月22日成立石下乡(今林畲乡石下村)苏维埃政府、孙坊乡苏政府,l932年6月成立林畲乡苏维埃政府,辖邱坊、林畲、麦园洞、下石背、曾坊、石下,红色政权遍布清流全县。 墙上“韭菜花开”这首歌,或许更能让你体会到曾经的往事:“韭菜开花一杆子,剪掉髻子当红军,保护红军万万岁,妇女解放甘心。韭菜开花新又新,剪掉髻子当红军,保护红军长长久,搭起红旗打南京。” 偶入小镇忆长征,革命艰辛心记铭,牢记使命向前进,红色江山万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