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下乡”创新课堂,助推“双减”幸福同行

丹丹

<p class="ql-block">“悠悠师生情,送教暖人心;清风伴红日,芳草遍绿川。”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四月,为深入探讨在“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充分发挥优秀青年教师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4月20日,县教研室小语教研员、省特级教师徐红英携送课教师走进船滩镇中心小学,开展“送教下乡”活动。西片区各校校长、教学副校长、语文教师、思政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上午8:30,武宁县2022年西片区小学语文送教下乡暨“结对子 种文化”活动正式开始。县教研室教研员徐红英老师介绍了本次三位送教教师及所展示的课例,并就本次活动的意义、必要性等做了重要阐述。船滩镇中心小学黎先亮校长致欢迎词。黎校长对县教研室徐红英老师一行的到来表示感谢和欢迎,并希望与会老师虚心学习,积极交流。</p> <p class="ql-block">为保障活动顺利、高效开展,船滩镇中心小学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流程,精心安排,搭建了城乡教师资源共享、智慧碰撞、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舞台。</p> 第一节课由武宁县第四小学张敏老师执教红色文化课《‘七一’——党的生日》。张老师设计了谈话激趣引课题、观察图片认会址、聆听故事树榜样、学唱红歌感党恩四个教学环节,由浅入深,带领学生踏上红色文化学习之旅。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图文结合、观看视频、听故事等方式,无痕的诠释课本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认识了中共一大两个会址,了解了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通过举例身边熟悉的人物,触动学生心灵,在学生们心中播下了一颗红色的种子。 <p class="ql-block">授课结束以后,进入了热烈的交流环节。所有听课领导和教师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围绕本节红色文化课程谈优点、讲不足,积极探讨。其中武宁县第八小学辛小兵校长做了精彩点评并为授课教师提出了宝贵的意见。</p> 第二节课由武宁县第六小学陈丹丹老师执教的二年级语文上册“快乐读书吧”《孤独的小螃蟹》整本书阅读三课型展示——导读课、推进课、交流课。在导读课中,她通过封面导读,走进作者——听故事,猜内容——看插图,编目录——“火车开啦”游戏4个有趣的板块,让学生初步了解文本,体会阅读的快乐,提高对整本书的阅读期待。在推进课中,陈老师通过创设“小螃蟹找工作”的情境,邀请学生帮助小螃蟹一起投寄简历和参加面试,并将“词语漂流瓶”、答题闯关等有趣的活动穿插其中。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学会读书方法,训练说话能力,获得成就感。交流课采取视频课的方式呈现,学生自由组合,用各种形式进行读书分享交流。将课堂归还学生,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阅读走进生活,和学生一起“快乐读书”。 <p class="ql-block">课后交流环节,陈老师首先阐述了自己整本书阅读课的教学思路和教学反思,听课老师认真评课,共同分析探讨课堂教学细节。其中,武宁县第四小学的李萍老师评价:“陈老师真正做到心中有学生,根据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了各种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课堂反应热烈,气氛活跃。”李老师还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共同斟酌更好的教学方式,在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中,快速地提升了本次活动的有效性。</p> 第三节课,由武宁县第六小学李扬老师带来《二上第五单元作业设计与讲评》,她关注语文作业设计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在王月芬博士的《重构作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这三本书中总结出了一些方法与策略。依托语文要素、课后习题、课程标准确立了单元作业目标,并根据认知层级对目标进行了分类,针对性的设计的六大板块内容。有长周期作业,识字写字作业等,既有改编的题型,也有创编的题型,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同时,每个板块都标注了作业时长,作业难度以及评价方式,真正做到了"双减"政策下的减负增效。 <p class="ql-block">课前,徐老师针对现下许多老师关注的“双减”之下的作业设计做了解读,为大家在“双减”之下如何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说课过程中,老师们仔细聆听、认真记录,并在课后与李扬老师进行了互动交流,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研讨气氛热烈,大家收获颇丰。</p> <p class="ql-block">“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此次“结对子 种文化”送教下乡活动,搭设了城乡间教育教学交流的桥梁,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和“创新课堂”能力,更是实现了“双减”背景下的教学互助、共同成长。相信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学习成长都会更上一个台阶!  </p>

学生

老师

武宁县

教师

双减

教学

作业

交流

送教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