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传承】嵩山脚下有社火 杨岭村里看闹阁

欣向远方

杨岭闹阁正月十六在杨岭村的演出场景 <h1>位于河南省登封市的中岳嵩山,不仅拥有少林寺、中岳庙、观星台、嵩阳书院等世界文化遗产,也因中国古代礼制、天文、儒教、佛教、道教等文化在此兴盛传播,而衍生造就并传承着各类繁多的文艺形式,寄托着无比美好的精神向往。<br></h1> 登封传承着一种起于嵩山、源于祭祀的古老社火——闹阁(根据当地方言,曾有“臑阁”“闹歌”“挠搁”“闹阁”之说,申报河南省非遗项目时,被确定为“闹阁”)。农耕时代,“闹阁”表演备受民众喜爱,一度在登封各乡镇兴盛,在周边伊川、偃师等地广为传播。<div>嵩山的“闹阁”尤以“杨岭闹阁”闻名,一是得力于起源。据传,嵩山地区的“闹阁”始自杨岭,由登封市颍阳镇杨岭村的能工巧匠杨全生,于清朝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首创。二是成就于传承。“杨岭闹阁”在以杨姓为主的杨岭村传承三百多年,至今已传十代、谱系清晰,每年腊月排练、正月表演,在正月十五祭神、正月十六专为本村演出时达到高潮,吸引周边群众纷至沓来。<br></div> “杨岭闹阁”是在大人肩膀和腰上固定好铁架子,把小孩绑在铁架子上,穿上表演服装,大人与小孩共同表演的一种民间社火表演。表演时,成年人头顶4至8岁小孩,在大街、广场等场所表演,大人可以走“O”“一”“二”“8”字队形,也可以交错走“人”字等队形,表演者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即兴增加生动的夸张动作,展现独特风采。有时还根据生肖属相,增添民俗风情,十分风趣精彩。在大人走动的同时,小孩在大人头上分别扮演戏曲或神话传说人物。大人诙谐风趣的舞动与孩子天真可爱的姿态相互映衬,动作丰盈、姿态欢快、场面喜庆。“杨岭闹阁”表演规模可大可小,可一人或多人表演,还可根据表演人数多少,增加表演路数,最多可进行九路表演,演出阵容少者十余人,全者百余人,表演所需要的铁架、护具、服装、彩旗、令旗等用具百余件。<div>“杨岭闹阁”于2012年被河南省列入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郑州民协副主席常松木将“杨岭闹阁”的特征总结为:<b>源远流长的民间社火、别具一格的民间舞蹈、协同表演的综合艺术、薪火相传的非遗传承</b>,可谓语言贴切、阐述生动。为了记述一代代的传承、记录一次次的演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杨超凡,主编了画册《杨岭闹阁耀天中》,重点收录了“杨岭闹阁”近10年来所走过的传承路。<br></div> 近十年来,由杨超凡领衔的“杨岭闹阁”表演团队,走出登封,走进北京,多次在郑州市、河南省、全国展演活动中登台献艺,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以及美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新闻媒体报道。<div>2012年,参加中国(郑州)市长论坛开幕式暨世界旅游日庆祝活动,参加河南卫视“知根知底”大型姓氏文化栏目,在北京与知名演员王刚、潘长江、纪连海、杨仪等现场互动。</div><div>2013年9月,参加郑州中秋文化艺术节活动和河南国际民间艺术周活动;</div><div>2014年1月,参加郑州华夏传统民间文化展演活动;</div><div>2015年1月,参加河南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荣获第二届河南省民间文艺最高奖——金鼎奖;</div><div>2016年正月十三,中央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在中岳庙现场直播,参加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开幕式;</div><div>2017年、2018年,郑州电视台在少林寺、中岳庙现场直播;2019年9月,参加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2020年1月,参加中央电视台2020年春节联欢晚会,2020年8月,在嵩阳书院接受中央电视台三套“舞台世界”栏目专题采访拍摄;</div><div>2021年1月18日,在登封市洞头村朝阳沟大舞台参加中央电视台“村晚”。</div> “杨岭闹阁”于2012年被河南省列入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郑州民协副主席常松木将“杨岭闹阁”的特征总结为:源远流长的民间社火、别具一格的民间舞蹈、协同表演的综合艺术、薪火相传的非遗传承,可谓语言贴切、阐述生动。为了记述一代代的传承、记录一次次的演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杨超凡,主编了画册《杨岭闹阁耀天中》,重点收录了“杨岭闹阁”近10年来所走过的传承路。 <h3><p><b>后记:</b>2022年2月16日(农历正月十六),专程驱车到登封杨岭村观看“杨岭闹阁”表演。天虽冷,但小山村的场面却很“热”。伴随着鞭炮声、锣鼓声、欢笑声,在场岭闹阁令旗的指引下,秧歌、旱船、闹阁依次登场,街道上挤满引颈围观的群众,这真是:九路闹阁齐上阵,秧歌旱船来助场,锣鼓喧天震山村,令旗指引乐群人。</p>演出虽只有短暂的一个多小时,但观看演出的人群却迟迟不愿散去。随着时代变迁、生活变化,源远流长的诸多民间文艺形式及内容,因为后续乏人、器材流失、技艺失传、受众缩缺等种种原因,而濒临灭绝。象“杨岭闹阁”在村子里演出的热闹场面,基本上是一年一度,却愈加珍贵。这种珍贵,在于有人坚持坚守,在于有人想着盼着,在于有人讲述传说,<b>这是一种文化表达程式、一种亲情汇聚方式、一种心情传递形式</b>。无论是演出前精心的准备,还是演出时欢快的场景、演出后开心的合影,都给人留下美好记忆。<br>我在回复杨超凡的微信时感慨:珍贵的艺术坚守和传承,是以你为代表的你们,让传统优秀文化充盈着我们的记忆和新生活。<b>做起来本就不易,做下去更有意义</b>。认真看了画册《杨岭闹阁耀天中》,这是十余年优秀成果的展示,更是几多载坚守传承的汇总。<b>酸甜苦辣或知者不多,精彩纷呈会阅者无数。我们传习的是祖辈的聪明才智、美好寄托,咱们延续的是奋斗的永远止境、精神的生生不息</b>。向杨岭闹阁的创立者、传承者、参演者致敬!向以杨超凡老大哥为代表的传承人学习!祝杨岭闹阁越传越红火!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传越繁荣!<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