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瞻淇

赤脚

<p class="ql-block">  20220415退休在家闲暇时间较多,也让我能从容的再去看看瞻淇这个古村落。</p> <p class="ql-block">  我老家歙县水南,小时候进城都要在深渡坐车经过瞻淇,每次经过瞻淇时已经昏昏欲睡,只听售票员高声喊:瞻淇到了,于是有人上车有人下车,我从未好好看过“瞻淇”一眼。</p> <p class="ql-block">  直到今年元宵节,老同事有曾瞻淇工作过的,约我们去瞻淇看元宵节舞灯,我不是个好热闹者,可是刚退休下来实在无聊就随她们一起去看瞻淇闹元宵。</p> <p class="ql-block">  当随老同事们走进瞻淇老街时,我惊呆啦。瞻淇的老街宽约3米,原是徽州府通往杭州的古道,老街贯穿东西,与村子的总朝向互为垂直。古时在街的头、中、尾各有木牌坊村门一座,“日出而开,日落而闭”。</p> <p class="ql-block">  更为惊奇的是瞻淇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竟多达102幢。瞻淇2019年1月入选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p> <p class="ql-block">  正当我想慢慢细看时,广场上传来阵阵锣鼓声,街上的人都奔跑起来。</p> <p class="ql-block">  我也加入了舞灯的行列,一下忘了那幢幢古屋。</p> <p class="ql-block">  当15号那天有人问我去哪走走时,我马上提议去瞻淇,再去看看这个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p> <p class="ql-block">  诗经云: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瞻淇的汪氏先人,据此为村庄起名。早先这里的村庄名叫“章祈”,后称“章岐”,又称“孝女里”。“祈”同“圻”,有“地界”之意,也就是说这里原是姓“章”的地盘,徽州古村落,多聚族而居,许多村落都以姓氏命名。</p> <p class="ql-block">  后因汪姓在这里定居、繁衍、并逐渐兴旺,跃首为村中大族,明末改村名为“瞻淇”</p> <p class="ql-block">  瞻淇明清两代,文风鼎盛,官宦辈出。历史上出过6位进士,19位举人。许多宅内都挂有匾,显示着官宦之家的豪华与气派。</p> <p class="ql-block">  一条小小的老虎巷就出了18位秀才。早晚学子们读书声振动如虎,因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瞻淇村的明清古建筑远近闻名,如明代万历年间的“天心堂”,以布局典型和雕刻精美而著称,著名书法家董其昌为之题写堂名。天心堂正堂中没有铺地,只在正中铺有4块尺余见方的方砖,称为“乾坤印”。相传古代办喜事,新娘的花轿一定要停在这块“乾坤印”上,才能下轿拜堂成亲,以保长久的吉利和喜庆。可惜我们只能门缝里瞧瞧。</p> <p class="ql-block">  位于老虎巷低,建于1901年的“九世同堂”宅,门罩上有精美的“九世同堂”砖雕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  建于明末清初的“宁远堂”,前低后高呈台阶状,利于风水之利导入宅中。</p> <p class="ql-block">  还有“裕德堂”、“京兆第”、“两汪宅”、“敦和堂”等等,都是徽派建筑的精品佳构。</p> <p class="ql-block">  因为许多房子都不对外开放,无法进的门细看,只在门外看着高高的墙,小小的窗,对里面精致的砖雕、木雕和里面的故事进行联想。</p> <p class="ql-block">  第二次来瞻淇时间上比较从容,但还是留有许多遗憾,有机会我会再来,一定要走进这个被称为徽州古典民间艺术的宫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