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代女兵们的快乐,现在你们不懂。

至简

<p class="ql-block">钟建新 基建工程兵</p> <p class="ql-block">我是1969年12月在拉萨参军,分到波密的扎木大站,就这样我走进了军营成为一名女兵,来到机关大院,还没有完全适应部队生活,1970年的春节就到了,那是在部队过的第一个春节。为了让炊事班战友们春节能休息,大年三十会餐后,各科室把面粉、饺子馅、汤圆粉、汤圆馅都领回去,初一的伙食自行解决。我们四个一起分到扎木大站的女兵都分到战勤科,我和小郭是话务员,前夕是报务员,英子是打字员,同属电台管。初一那天,电台十多个老兵,我们四个分到大站的女兵,还有战勤科几个参谋,一起热热闹闹包饺子。老兵们大部分是四川的,也有甘肃的,虽是男兵,可擀饺子皮,包饺子都是高手。我因从小远离西藏军人的父母,一直住学校,不会包饺子,参军前,妈妈也曾教我包饺子,可不知为什么就是学不会,饺子皮装馅后一捏皮,馅就会跑出来,饺子包得乱糟糟的,捏不住。可在部队第一个春节,突然开窍了,看着老兵们熟练包饺子,老兵们又耐心教我怎样把馅放合适,怎样把饺子皮捏住,很快我就学会了,只是擀饺子皮没学会,看着自己包的白白胖胖的饺子,好高兴。那天战友们一起包饺子,包汤圆,热热闹闹过年,一直忘不了。</p><p class="ql-block">一年后,我们四个女兵一起调到驻扎木的西藏军区第四野战医院,分到不同的科室。我分在一所炊事班当猪倌养猪,一个月后调二所当卫生员。二所炊事班有个藏族高师傅,负责做医院病人的饭菜,特别擅长做糯米和猪肉罐筒放一起的饭,不软不硬,特别香。每次做这个饭,远远就能闻到香味,每当闻到这个香味,我常常拿着碗悄悄溜进伙房,笑嘻嘻地站在高师傅面前,猛夸他厨艺好,病号都喜欢吃高师傅做的饭,高师傅只要一听夸他厨艺好,马上脸就笑开了花,每次都会说:小钟把碗拿来,尝尝今天的糯米饭如何?我马上把碗递给他,高师傅总会给我装满一碗猪肉罐筒糯米饭。每次都是这样,笑靥如花地对着高师傅,再加不停猛夸他的厨艺,一定能吃到一碗香喷喷的病号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军人服务社没什么可买的,扎木百货公司也只有一点凭票购买的日用品,但女兵们隔段时间总要到扎木街上转转,希望能买到点好吃的或零用品。第四野战医院在扎木最靠山的地方,要走好长一段路后才是154团团部,然后再走过扎木大桥,才能到扎木街上,所以第四野战医院军人们习惯把到隔河的扎木街上转转、玩玩叫“过河”。“过河”一次单边要走30分钟至40分钟,这段路是土路,坑坑洼洼,路两边都是好像叫三棵针的带刺干植物编扎的一人多高的篱笆墙,是藏族老乡防牦牛去吃地里的青稞,防养的羊乱跑扎的篱笆墙。因土路是弯曲的,又被那么高的篱笆墙挡住视线,老乡们住的房子都被篱笆墙挡着看不见,很有点荒凉感。医院那时规定两三个女兵不能外出,所以我们过河一般都是搭乘医院过河去办事的车,或是七、八个女兵约着一起去扎木街上逛逛。</p><p class="ql-block">那个年代西藏不仅物资匮乏,生活也很单调,平时除了看几部老影片,文化生活就是八一建军节,春节,军人们自编自演的节目。医院没有专门成立宣传队,节日里每个科室都要表演节目。藏族舞、新疆舞、朝鲜舞是各科室最常见的舞蹈。女声小合唱,男声小合唱,男女声小合唱,独唱,三句半,快板书,小提琴独奏……形式多样。政治处女兵小梁是在兰州军区战斗文工团大院长大的,学拉手风琴是童子功,她的手风琴独奏总是最受欢迎。每次过年过节联欢演出,歌声、琴声、鼓声、喝彩声、掌声、笑声总是那么热闹,医院礼堂就如欢乐的海洋。记得有一年我们二所跳的朝鲜舞蹈“红太阳照边疆”,这个舞蹈是参照电影《英雄儿女》里王芳跳的那段朝鲜舞,战友们自己编排的,我们八个女兵穿着军装,跳这个舞蹈,一样跳出了朝鲜舞蹈柔和悠长,活泼优美的律动,这个舞蹈大受欢迎,掌声响亮。可当我们四个女兵跳另一个舞蹈时,却是笑声一片,舞蹈名字想不起了,但还记得歌词前两句“顶着艰险冲,迎着炮火上……”。我和小赵、小曾、小范四个女兵,打着腰鼓上了舞台,整齐的鼓点很有节奏感,加上旋转,跳跃,一个比较刚劲的舞。可我们打着腰鼓,刚唱出第一句顶着艰险冲,伴随咚咚咚腰鼓鼓点时,台下军人们开始大笑,乱鼓掌,我们感觉有点不太正常,也差点跟着笑场,好不容易忍住笑,把这个短短的舞跳完了。跳完舞后,我问战友,你们笑什么?有战友说这个舞有点点“二”的感觉,有的说小赵、小曾爱打蓝球,你一个文文静静地和她们跳这个舞觉得有点可笑,有的说不知为什么就是觉得打着腰鼓跳舞有点好玩,我一直也没搞清楚这个舞笑点在哪。每次过年过节各科室的节目,总有特别精彩的,也总有笑点的节目,比如三句半,四个军人一上场,锣一敲,四个人摆个动作齐声说:我们说个三句半,舞台下面军人们就会大笑,或为了不标准的普通话,或为了男兵僵硬的动作,无论精彩或搞笑,礼堂联欢会的军人们总会快乐无比。</p><p class="ql-block">那时医院每个科室都有一部手风琴,已想不起手风琴是多少贝司的,女兵们都是自己学琴拉着玩,也不懂健盘乐器,也没有老师教,基本靠右手弹奏单声部旋律,左手和弦键钮也是自己去配音。二所后门那矮矮的马尾松林,就是我们练琴的好地方,为了能抢到手风琴,有时饭糊乱吃几口,就去拉手风琴,后来很多女兵都可以拉几首简单的曲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晚饭后蓝球场是最热闹的地方,各科室的比赛,男兵和男兵的比赛,女兵和女兵的比赛,还有男兵和女兵混合打的蓝球比赛,哨声、鼓掌声、叫好声此起彼伏,几乎每天晚上蓝球场都有热火朝天的比赛。可惜我从小就是“体盲”,唱歌跳舞表演都有我,体育项目和球类我都不会,所以蓝球场的热闹和我无缘。晚饭后,常和惠琴,英子等几个不会打球也不喜欢看打球的,手牵手在医院散步聊天。春天会在医院大门外赏成片的桃花,夏天去捡成熟后掉下的野桃,野桃不大,有酸有甜,遇到很甜的野桃,会一窝蜂似得去抢,遇到又酸又涩的野桃,虽不好吃,还是要吃,因没有什么零食可吃。松林中听松涛,河边去看清澈的河水,冬天打雪仗,堆雪人,这就是我们当时的业余生活,简单却有趣。</p><p class="ql-block">医院各个科室每年都要轮流外出执行医疗任务或下乡巡回医疗,记得二所有一年下乡巡回医疗去过扎木的倾多、许木、玉仁区。下乡巡回医疗时,手术室桂荣护士长已有身孕,但还是和我们一样睡地铺,做医疗辅助工作,还要帮厨,只是不外出采药和到山里巡回医疗。一次帮厨抬水,她在后面,郑司药在前面,桂荣护士长的鞋被泥巴沾掉了,她大喊我的鞋子掉了,因四川话鞋子念“孩子”,前面的郑司药吓得放下水桶转身看孩子掉哪了,结果才发现是虚惊一场,是鞋子掉了,至今桂荣护士长提起这事,都会忍不住的笑。上山采药时,那时山上常有黑熊出现,有一次我也曾把身后的黑耗牛当成狗熊,几个女兵吓得连滚带爬往山下狂奔。学骑马,肖医生曾被马摔下,马还在小跑,肖医生的脚还挂在马蹬上,幸好马很快被藏族老乡拦住,肖医生从地上被扶起时,大家吓坏了,还在为他耽心,怕受伤了。肖医生却说,没什么可怕的,脚在马蹬时,我在想怎样把脚从马蹬里取出,战友们都笑起来,觉得是肖医生在吹牛。在医院过春节,也是把面粉,饺子馅、汤圆粉、汤圆馅分到各班组或各人那,炊事班战友们过年就可以休息。有一年春节,有个男兵为省事,把分到的汤圆粉和馅,包成一个大汤圆,差不多小皮球那么大,然后放在宿舍炉子上煮着,就高高兴兴看电影去了,看完电影开始吃汤圆,结果汤圆里还是生的。女兵们争着跑来看皮球汤圆,一个个捧腹大笑,皮球汤圆后来成了我们很久的笑料,这些小小的笑话却是我们难忘的趣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钟建新1969年12月拉萨入伍,曾在扎木大站,西藏军区第四野战医院服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