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静读一本书,让思绪驰游,寻未知世界,感未历明日。</p><p class="ql-block"> 整本书阅读就是我们认识生活、抵达精神世界的最佳路径。</p><p class="ql-block"> 4月19日,九江市长虹小学开展“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有效性的研究”微课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首先,课题组组长周小兰书记介绍课题的研究方向、研究进程及课题成员的活动分享主题,并鼓励语文教师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为学生点亮阅读的明灯。</p> <p class="ql-block"> 其后,课题组成员分别就课堂内外结合、阅读模式开发、名著阅读解码展开微课研交流。</p> 课堂内外巧联动 <p class="ql-block"> 项超老师从《课堂导航 课外驱动》解读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性:首先,课堂习得阅读策略,激发兴趣;其次,巧用思维导图,理清脉络;第三,做好阅读反馈,全面推进。在阅读分享中培养并拓展阅读能力。</p> <p class="ql-block"> 《如何搭起课内外阅读的支架》?课内外阅读指导一体化,指导阅读可持续性发展!袁卫红老师如是说。</p><p class="ql-block"> 借助阅读教学进行阅读方法实践,明确阅读的目的;借助多种媒介促进阅读效率的提升,夯实阅读的效果。瞧,学生制作的故事情节发展图、经典人物画像、红色诗集等,见证阅读的收获,珍藏成长的足迹。</p> 多样模式促思维 <p class="ql-block"> 以《汤姆•索亚历险记》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高磊老师提出《借助思维导图,让整本书阅读思维可视化》。花瓣式、鱼骨式、阶梯式,不同类型的思维导图使整本书阅读有了思维支架,提高阅读有效性。</p> <p class="ql-block"> 丁海霞老师则以动静相宜、拾级而上、理趣共生的《’手帐式’阅读,开启整本书阅读新模式》。阅读过程有迹可循,阅读收获有案可查,超越阅读者的客体被动地位,构建积极的阅读动态。</p> 专著品读悟成长 <p class="ql-block"> 一个游戏,三道问题,以“趣”为主。孙慧老师从解密王崧舟老师执教的阅读课,谈《换个角度读名著》。兴趣一直都在,学习也一直都在,让游戏一直提着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一直沉浸在名著阅读的快乐之中。指导课外阅读,寻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点,让他们爱上阅读,爱上名著。</p> <p class="ql-block"> 读整本书,读什么?怎么读?读得怎么样?课题组负责人周小兰书记以《三打白骨精》为例,打开1+X的灵魂三解读,剖析孙悟空的教育成长史。</p><p class="ql-block"> 搭建阅读支架,是为学有支撑。图表理脉络、提问解疑惑、批注说感悟,以支架撑起阅读的天空,夯实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性。</p> <p class="ql-block"> 墨香盈袖,灵魂不朽。</p><p class="ql-block"> 细读一本书,让思想沉淀,品书中温情,尝世间百味。</p><p class="ql-block"> 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有效性的研究,是闻墨香阵阵,是引明灯盏盏,是为得精神世界沉沉。</p><p class="ql-block"> 感谢周书记以干国祥《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共勉于大家的这段话:语文课堂是自己灵魂能够有所寄托的栖息地,是自己的生命能够在其中像真理般自我实现的场所。</p><p class="ql-block"> 加油,语文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