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用刀,你不知道的方法

杨世膺

<p class="ql-block">篆刻雅君 篆刻指南 2022-04-16 17:50</p> <h3>篆刻是书法与雕刻相结合的艺术,雕刻技术的高明与否,当然是作品优劣的重要关键。</h3></br><h3>于是自文三桥何雪渔倡导篆刻艺术之后,就有人提出刀法之说,因为明末清初之际,篆刻风气甚盛,经过若干名家的传述,把刀法大致分为十三种,分条叙述,语词玄虚,使后来初学的人,往往便被这些刀法的名称搅得莫名其妙。</h3></br><h3> <h3>殊不知刻印用刀,归纳起来,也只不过是冲刀与切刀两种方法而已,如果将此两种刀法运用得宜,则任何面目的印章,均可应手而就。欲明了用刀之法,必先知道刀的结构。</h3></br><h3>平常我们把刻刀分为三部份:</h3></br><h3>用力时最下面的部份称为「刀口」(或称刀刃)。</h3></br><h3>刀口上面的一侧或两侧乃至三侧四侧渐锐的斜面称为「刀锋」,(刻印用刀,普通用平口双锋刀,简 称平口双刀,便是两面开锋,刃是平口的刻刀。)</h3></br><h3>刀锋以上的部份称为「刀干」。</h3></br><h3>刀口有平口的也有斜口的;平口的用来刻石,斜口的普通用以刻竹木,,也有用斜口刀刻石的。刀锋有薄厚之分;薄的较为锐利,可以刻工细一类的印,厚的较钝,宜於刻苍拙一类的印。</h3></br><h3> <h3>刀干有方形的也有圆形的;圆干易於把持,方干的需要在干上缠以棉线或藤皮条,便不会格手了。</h3></br><h3>至於刻石所用刻刀的大小,普通准备两种即可以了;一种较大的,刀口宽度约半公分。一种小的,刀口只要两公厘左右即可。因为石章的大小,最常用的是一公分半至三公分左右见方的印,用这两种刻刀,当可应付裕如。 </h3></br><h3> <h3>其次我们所要知道的,是用刀的偏与正。</h3></br><h3>学习书法的人,都知道运笔的方法有中锋与偏锋之说,那麼,用刀的偏正,便与运笔的偏正有著极相类似的现象。</h3></br><h3>为了与书法的中锋与偏锋便於区别起见,我们把用刀正的叫「正锋」,把用刀偏侧的叫「侧锋」。普通刻石章,绝大多数,都是用侧锋,用正锋的很少。</h3></br><h3>所谓正锋是持刀入石,刀口与石面接触时,百分之八十的刀口均刻划在右面上,而且刀干与石面向前或向后倾斜八十度角。</h3></br><h3>当用力刻划时,刀口行割於字划的中央,於是刀口两侧的刀锋,随著刀口的割断,向外挤压,而使刻出来的笔划两面呈斑剥之状。</h3></br><h3>侧锋则是刀口著石后,刀干向左或向右倾斜一定角度,於是刀口在石上刻划时,只有一面刀锋贴近印石,而另一面则毫无作用,刻出来的笔划,一面光洁,一面斑剥。</h3></br><h3>用正锋不易刻出粗的笔划来,用侧锋则刻出的笔划较宽。刻印不是仅一刀即可了事,必需善用刀法,因字置宜,才能把印刻好。</h3></br><h3> <h3>现在我们来说刀法,所谓「冲刀法」是持用正锋或侧锋,向前推进,因为一般皆用侧锋,所以刻出来的笔划均甚爽利劲健。</h3></br><h3>「切刀法」是持刀向下压切,随著压切的力量,稍微前进之势,每一刀只能刻出刀口二分之一左右的长度,必需若干刀相接连,方可以刻全某一笔划。与冲刀一刀可以刻出一笔的长度完全不同。用切刀刻出的印,较为平实,用冲刀刻出的印,较为流畅爽利。但也要看使用之妙,因为有的篆刻并不是与上面所说的相同;像吴昌硕惯用冲刀而面貌苍浑,徐三庚惯用切刀而印风宛通,便是最好的例子。</h3></br><h3>如果以一般学习的过程来说,应该先学切刀,后习冲刀,因为切刀划短易刻,只要是一刀接一刀的刻,虽然刻不好,毛病也不会很显著。但冲刀就必需熟练不可,初学的人,不易一刀刻就,中间一有阻碍,则刻划必不佳。又常常刻斜,或走刀,刻斜当然即无笔意,走刀很容易伤手。所以治印应由切刀入手。</h3></br><h3>用切刀和冲刀刻完一印之后,仍有未到之处,我们可以用冲切之法,再去修正。这种修补之法,古人称作补刀,其实,补刀亦是用切用冲,只是一个名称,并不是一种刀法。为了学者了解古人刀法,今将其分条例后,并加注解,以求会通。</h3></br><h3> <h3>正入正刀法:正锋入石,刀干与石面略有角度。</h3></br><h3>单入正刀法:侧锋入石,一刀希能刻一划。</h3></br><h3>双入正刀法:侧锋入石,两刀成一划,方向相反。</h3></br><h3>复刀法:侧锋入石,一刀不能刻成一划时,向同方向再刻一刀。</h3></br><h3>冲刀法:正锋或侧锋入石,向前推进。</h3></br><h3>切刀法:侧锋入石,向下压切。稍具前推之势。</h3></br><h3>涩刀法:侧锋入石,磨擦前进。</h3></br><h3>迟刀法:侧锋入石,用力重,稍退即进,行动缓慢。</h3></br><h3>舞刀法:侧锋入石,一左一右,回荡前进。</h3></br><h3>轻刀法:正锋或侧锋入石,力轻浅刻。</h3></br><h3>埋刀法:正锋入石,刀锋压低,贴近石面。</h3></br><h3>平刀法:刀口平贴石面,铲平底地用。</h3></br><h3>留刀法:存意而不存形,故无刀可言,只用於转折处之虚笔。</h3></br><h3>以上所述用刀十三法,经解释后,即知实在没有多少玄奥之处,而只是切冲两式刀法的活用,正锋与侧锋的不同而已。</h3></br><h3>最后需要谈的是刻朱文与白文的方法,普通刻朱文与白文,如用冲刀,均系两刀成一笔,运刀方向相反;刻朱文则刀口沿印文的外侧刻划,而留下刻出的笔划。</h3></br><h3>刻白文则是刀口沿印文的内侧向内刻划,并且把划内的余滓清除,成了下凹的笔划。但也有运刀的方向相同的,如齐白石所刻朱文,便是相同方向运刀的。</h3></br><h3>刻白文如果一刀刻一笔,普通称为单刀,如果运刀方向相同用一刀以上的方法刻成,称为复力,与前述法则又不同,白石老人亦惯用此法。这里所举的,是通常学习时的一般法则,至於若干特殊的运刀法,在技巧成熟后,其运用之妙,端在一心。</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GPWMDIM_lu6ZIzu2StLPDQ"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