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叔振铎、曹刿及曹卹之曹姓源流之我见

华夏之邑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叔振铎后裔曹伯阳继任曹君之后,不理政事,而喜欢打猎。曹伯阳三年(前499年),曹国人梦见历代君王站在祭祀土神的社宫中,商量要灭亡曹国,曹叔振铎在梦中阻止他们,请求他们等待一个名叫公孙彊的人出现再行动,于是大家表示同意。天亮后,做梦人尝试在曹国都城寻找,但没有找到名叫公孙彊的人。做梦人告诫他的儿子说:“我死后,你若听到公孙彊执政,一定要离开曹国,不要遭遇曹国灭亡而带来的的灾祸。”后来,曹伯阳果然任用一个名叫公孙彊的人,做梦人的儿子便逃出曹国,不久曹国灭亡。</p><p class="ql-block">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认为曹叔振铎在梦中阻止众先王,等公孙彊出现再灭曹国,难道不是想延长曹国的国祚吗《史记·卷三十五·管蔡世家第五》:“及振铎之梦,岂不欲引曹之祀者哉?”。</p><p class="ql-block">公元前487年,宋国入侵曹国,伯阳死,曹国灭,裔民以曹为姓</p> <p class="ql-block">曹卹曹恤</p><p class="ql-block">曹恤(前501―?),曹姓,名恤,字子循,春秋时期曹国(今山东菏泽)人,曹国宗室之后,周文王第六子曹叔振铎十八代孙。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言少孔子五十岁。生于鲁定公九年(前501年),卒年不详。</p><p class="ql-block">曹悼公二年,曹恤的父亲公孙会由曹国鄸邑(今山东菏泽北)定居至蔡国,筑于洪河西岸(今河南上蔡洙湖镇)。史称“乐道明义”,唐代追封为曹伯,宋代追封为上蔡侯。</p> <p class="ql-block">曹悼公二年(公元前522年),夏季,曹国公孙会(曹宣公之孙)从鄸邑逃亡宋国。</p><p class="ql-block">公元前522年(曹悼公二年)曹卹父亲公孙会由曹国鄸邑(今山东菏泽北)定居至蔡国,筑于洪河西岸(今河南上蔡洙湖镇)。</p><p class="ql-block">曹悼公,姬姓,曹氏,名午。春秋时期曹国第二十二任君主,曹平公之子,继平公而立,在位九年(前524年-前515年)。</p><p class="ql-block">曹悼公九年(公元前515年),悼公到宋国朝见而被囚禁,死在宋国,归国安葬。</p><p class="ql-block">曹卹生活年代符合曹国灭,国人以曹为姓,曹国裔民改为曹姓的第一批人</p> <p class="ql-block">从年代上看曹刿应该比曹国被灭早二百年左右</p> <p class="ql-block">很显然曹刿曹姓不是来源于曹叔振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