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贵州行</b></h1><div><b><br></b></div><div> 2011.06.15~20日,我们飞机往返上海~贵阳,游览了贵州的天河潭景区、青岩古镇、遵义、息烽集中营、陡坡塘景区、黄果树瀑布和贵阳市容等。</div><div> 附件:贵阳青岩古镇</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贵阳市容</b></h3> 甲秀楼 甲秀楼 贵州古玩城 贵州省省委和纪委 街景 道路交通 黔灵山公园 黔灵山公园隧道 弘福寺 弘福寺 弘福寺 弘福寺内罗汉堂 粑粑糕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天河潭景区</b></h3> <p class="ql-block">在溶洞的钟乳石阳具前留影</p> 奈何桥 香粑车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青岩古镇</b></h3> 万寿宫 万寿宫 古镇藏石馆 赵义炯状元故居 赵义炯状元故居 父与子 太师椅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遵 义</b></h3> 遵义会址 红军街 红军街 秦邦宪故居 红军总政治部旧址 遵义红军烈士陵园 遵义红军烈士陵园 遵义红军烈士陵园。邓小平题词:“红军烈士永垂不朽” 息烽集中营 集中营里的图书馆 猫洞 (行刑处) 乌江大桥 遵义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 粑粑糕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陡坡塘瀑布</b></h3> 陡坡塘瀑布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黄果树瀑布</b></h3> 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孔 雀</b></h3> 孔雀开屏 数生步 天星湖 徐霞客塑像 <p class="ql-block">卖黄瓜的小女孩</p> 卖黄瓜的老妇 集市 集市 街头小商 附件:贵阳青岩古镇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贵阳青岩古镇</b></h3><div><b><br></b></div><div> 贵阳青岩古镇位于贵阳市南郊,距市区约29公里,与黔东南镇远古镇、赤水丙安古镇和锦屏隆里古镇并列为贵州的四大古镇。青岩镇始建于明洪武十年(1378年),距今600余年。明初,中央王朝为了控制西南边陲,置贵州卫指挥使司,以控制川、滇、湘、桂驿道。因为青岩位于广西入贵阳门户的主驿道中段,于是在驿道上设置传递公文的“铺”和传递军情的“塘”,于双狮峰下驻军建屯,史称“青岩屯”。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派30万大军远征滇黔,大批军队进入黔中腹地后驻下屯田,“青岩屯”逐渐发展成为军民同驻的“青岩堡”。<br> 青岩古镇既是一座兵城,也是一座石城。天启四年至七年(1624~1627),布依族土司班麟贵建青岩土城,作为军事要塞和所占的特殊地理位置,领七十二寨,控制八番十二司。其后数百年,经多次修筑扩建,土城垣改为石砌城墙,街巷用石铺砌。四周城墙用巨石筑于悬崖上,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相传太平天国时,石达开兵部相围青岩城数月而不开,故在军事上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誉。城内3平方公里范围,文物景点近百处。九寺(九泉寺、慈云寺、观音寺、朝阳寺、迎祥寺、寿福寺、圆通寺、凤皇寺、莲花寺)、八庙(药王庙、黑神庙、川主庙、雷祖庙、财神庙、火神庙、孙膑庙、东岳庙)、五阁(奎光阁、文昌阁、云龙阁、三宫阁、玉皇阁)、二祠(班麟贵土司祠、赵国澍祠),以及青岩书院、万寿宫、水星楼、牌坊等,多为明清建筑,设计精巧,工艺精湛。<br> 青岩古镇人文荟萃,有历史名人周渔璜、清末状元赵以炯(贵州历史上第一个文状元)。镇内有近代史上震惊中外的青岩教案遗址、赵状元府第、平刚先生故居、红军长征作战指挥部等历史文物。周恩来的父亲、邓颖超的母亲、李克农等革命前辈及其家属均在青岩秘密居住过。该镇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文明市场,被誉为中国最具魅力小镇之一。<br> 古镇的宗教文化尤为典型,一镇四教,和平共处。佛教寺庙布局严谨,有不少工艺精湛的佳作,如慈云寺的石雕、寿佛寺的木雕艺术均为贵阳市仅见的精品;万寿宫内,袅袅的青烟中传出道家的祷文;基督教堂里,教徒们聆听着《圣经》的讲解;逢周末,天主教堂里传出了做礼拜的祷告。<br> 青岩古城四门内外原有八座牌坊,现保存的只有南门外的“周王氏媳刘氏节孝坊”、南门内的“赵理伦百寿坊”和北门外的“赵彩章百寿坊”三座。其中的“赵理伦百寿坊”被艺术大师刘海粟称赞为是“实属罕见而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br> 最引以自豪的是古镇里的赵状元府第,这是清末文状元赵以炯的故居。中国科举以来,整个贵州就出了三个状元(一个文状元两个武状元)。而青岩古镇的赵以炯,成为云贵两省自科举以来“以状元及第而夺魁天下”的第一人,与康熙年间武状元曹维城、光绪年间文状元夏同和(麻江人)、探花杨兆麟(遵义人)并称清代贵州“三状元一探花”。<br> 进入赵状元故居,墙壁上挂着一幅妇女的画像,她叫陈氏,布衣族,人称赵三太,后人已不知道她的真实姓名。她育有四子两女。丈夫战死沙场后,其节孝母仪,循夫教子,含辛茹苦,将六个子女抚育成人,培育成材。从光绪五年到十五年(1879~1889年)的十年间,四个儿子通过科考制度,出了一个状元、两个进士和一个单科状元。其中老二赵以炯是状元,并且这个状元是在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张黄榜里面的一个状元。老三是一个单科状元。老大和老四都是进士。《清代贵州名贤象传》载:“一门竟爽,彪炳当世,而炯竟以状元及第,大魁天下,为贵州前此所未有。”此事在当地和京城均引起轰动,光绪帝特封陈氏为“一品诰命夫人”。<br> 赵家虽官运亨通,但命运多舛。四兄弟中,老大、老三和老四先后英年早逝,陈氏不堪打击,积忧成疾,不久离世。赵状元为母守孝后,重返京城,又不谙官场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辞官返乡,寄情于教书匠,终年49岁。<br> 中国历史上不乏含辛茹苦、教子成材的伟大母亲:“孟母三迁”培育了中国一个伟大的儒学大师,以至这个优良传统沿袭至今,良母们纷纷给子女迁址择校,就读重点学校,乃至远涉重洋,国外留学;“岳母刺字”磨砺了一个精忠报国、抵御外寇的国家栋梁;孟郊“游子吟”里的母亲为了儿子的成材,不顾“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放手让孩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歌曲“烛光里的妈妈”,用满头染成的霜花,把青春奉献给了子女……世界上,母爱是最伟大的。听着陈氏的故事,我感悟到,在这个世界上,母亲,真是为子女而生,而活的!</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