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疫情阴霾笼罩的春光里,郏县李渡口村,其实还是一个不出家门的好去处。40多公里的距离,晃晃悠悠就到了。</p> <p class="ql-block">村外的停车场旁边,雄孔雀张开庞大的尾羽欢迎我们,将自身的美展现的一览无余,这是它带给游人的最高礼遇。</p> <p class="ql-block">就连长相有点不堪的火鸡,也在不亢不卑地同步打开尾部的小黑伞。</p> <p class="ql-block">李渡口村,位于郏县冢头镇,始建于汉,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村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这里以“书法书画、明清古建筑、蓝河渡口、特色美食”四元素文化为灵魂,历代名人住所保存完整,街巷地域特征明显。</p> <p class="ql-block">李冠儒老宅,户主为李渡口的大地主、寨首,当年组织了修复寨墙,防匪御盗。此宅房屋房檐全部封闭,椽子不露房檐,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相对应。</p> <p class="ql-block">下图的官宅屋为明朝中晚期建筑,前宽后窄呈“棺材”形,寓意着官和财,升官发财。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穷,他提倡每户的房子都留有很大的屋檐,以备雨雪天气路过的穷人栖身。</p> <p class="ql-block">官宅里摆放着简单的生活用具。守着祖宅独居在古屋里的老汉已经八十有五,耳不聋眼不花,热情好客,言语之间一点也不像一个耄耋老人。</p> <p class="ql-block">古拙的农耕用具陈列在李渡口村史馆中,成为历史车轮高速前进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历史文化名村的趣味典故在这里被娓娓道来,让人更全面地感受古村的文化传承。</p> <p class="ql-block">参观抵御着岁月剥蚀的明清古建筑,触摸经历着历史变迁的古村落,感受洋溢着草长莺飞的生态文明。</p> <p class="ql-block">盛开的玫红色槐花点缀在古屋与绿树之间,增添了自身的观赏价值和古村落的空灵之气。</p> <p class="ql-block">饮水思源,不忘初心。</p> <p class="ql-block">山墙上的画叫悬鱼,是一种建筑装饰。下图为刻画细腻的“中原第一花”,外轮廓是寿桃,中间是寿字,寓意长寿;左龙右凤,龙凤呈祥;上凤下鹿,意为这家是吃“俸禄”的;中轴线下端是个心,意思是人说话办事,心要放到中间,人生于世,凭良心做人。</p><p class="ql-block">当然,图案的寓意还有更丰富的内容,我也只是说点皮毛。在此为这个脑洞大开、福喜充盈、饱含正能量的设计点个赞。</p> <p class="ql-block">李渡口的风光通过不同的慧眼浓缩在镜头里,融汇成一面风光无限的文化墙。</p> <p class="ql-block">古朴厚重的寨墙守护着古村千百来年的安宁。</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去相距20公里,被誉为“中国钧瓷之都、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神垕古镇。这里因钧瓷而繁荣驰名,到处渗透着丰厚的瓷器文化,也是神垕经济自古繁荣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神后老街俗称“七里长街”,路两边都是经营瓷器的档口,各式各样的工艺品琳琅满目,独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石狮、石柱、石雕古朴庄重,雕梁画栋,设计精巧,引人入胜。</p> <p class="ql-block">保存了数百年的纯木结构建筑,雕刻精美,彩绘生动,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古民居依地势而建,鳞次栉比,层次分明,耐人寻味。</p> <p class="ql-block">由于疫情喧嚣,老街冷清了许多,店铺门可罗雀,还有一些店铺干脆关门闭户。</p> <p class="ql-block">古镇规模虽然不大,但是完整保留了一些古建筑,是一个很好的游览观光及艺术体验中心。</p><p class="ql-block">一路姗姗而来,淘了一套茶具和一个大瓷盘,也算是精神和物质皆有收获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