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情至孝淡如水

心理学袁运录

文|袁运录 娘去世后,我一次次情绪失控,抑郁了数月。而我哥似乎很淡定。<br>这事我一直想不通,直到今天我才明白。因为他尽到了做儿子的责任,在母亲身边忍受了妈妈一辈子的唠叨。而我却没有,除了每次带点或捎点东西给妈,我很少回家,理由总是工作忙,为自己找借口。<br>在老人心目中最好的最想念的永远是远方的儿女,而身边的儿女却永远是最差,也是最不想看到的。 树大根多,人老话多。老人去日苦多,来日不多。看到子女过得不好,父母就会唠叨。唠叨后,子女又很难受,甚至背道而驰。父母看到你不听话,更加不放心,更加唠叨。<br>我和我三个姐姐都在外地,老家只有哥哥和嫂子陪着母亲。看不到尽头,每天忍受母亲无休止的唠叨,是啥滋味?<br>哥哥也曾和老家府前的表哥开玩笑说:俺宁可赡养舅舅,也不愿意和母亲一起过。说明哥已经忍受够了母亲的唠叨。嫂子也含着泪说:几十年我都被你母亲“压着喘不过气来”。 我和几个姐姐都在外地,回家看娘时,每天陪着母亲,甚是亲热。这是表面上也是短暂的,如果长期坚守,我还会一如既往地善待母亲吗?不会!我知道自己没有这样的耐心。<div>我对娘所谓的细心呵护,所谓的孝心都是暂时不久长的。因为我有过切身经历:母亲以前跟过我在县城住了近两年时间,开始我和妻子也是百般孝顺,想尽最大努力照顾妈妈,但最后还是鸡飞蛋打,弄得一地鸡毛。</div> 我几次因为母亲的唠叨和多管闲事,气得嗷嗷大叫,甚至险些把母亲推倒在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让我如此大发雷霆?假如母亲长期在我身边,估计我和妻子早就分开了。<br>以己推人,哥嫂比我更有耐心,更有守孝的恒心。<br>反思到此,我欠哥嫂一个公道,我错怪了他们。<br>以前总是怪他们没有善待老人,何况我没有少花钱,就是保姆也会善待老人。可得到的却是什么?这让我感到非常愤怒和不解,难道他们都是铁石心肠? 通过与朋友交流,观察和自省,我才发现,原来都是我自己没有做好,没有摆好自己的位置。<br>每次回家看娘,牵着母亲到处走走,乡亲们会怎么看?<br>“瞧,这就是传说中的孝子!相比之下,你看老人的大儿子差远了!”<br>哥嫂成了不孝之人。背着恶名,心情怎能会好? 如果当时我能深明大义,知道守孝的真正含义,就不会回家对母亲如此“亲近”,而应该放在修正哥嫂与母亲的关系上,坚定地站在哥嫂一边。只有这样,哥嫂的心里才会平衡,才会感受公平。<br>我和几个姐姐都远在他乡,对家里的波澜起伏,一概不知。母亲生病了,唠叨磨人了,我们看不到,也听不到,各自过着安乐的日子。 而哥嫂日夜守在老人身边,同呼吸共命运,每天都要忍受老人的唠叨,叫人情何以堪?<br>为了不被乡人指责,哥嫂常年忍气吞声。<br>记得母亲跟我在城里住了一年多后,哥有一次来城里看望母亲,只见她们母子俩十分亲热。当时我都有些嫉妒,心里似乎也有些添堵:我与妈朝夕相处,还比不上哥的一次看望。<br>说明人心都是相通的,只不过位置不同而已。<div>假如我和哥哥对换一下,我常年守在乡下陪着母亲,也许我做得远不如哥哥。<br>人都这样,看别人的问题眼睛亮堂,看自己的问题却一头雾水。</div> 妈去世之前的几年,我去老家的次数多了起来,每次听到别人谈起几个姐姐,不常回家看娘,我也十分愤慨,怪姐姐没有孝心。<br>站在哥嫂的角度:“你们以为拿点钱回来,寄点东西给娘,就是孝心吗?尽孝就是陪着老人安度晚年。你们对我的指责,你们让乡亲们说我的不是,让我心里更加怨恨老人,让我认为一切都是人的缘故,老人变成了害人精。我们心里有怨恨,心里不快乐,老人还能安想晚年吗?”<br>难怪母亲不止一次对我说:活得一点意思都没有。但母亲嘴里又没有埋怨哥嫂。 然而,当时我却一点都没有认识到问题的根源,缺少对哥嫂的理解和道义上的支持。<br>不在身边的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不是寄钱寄物,而是理解家中常年陪伴在老人身边的亲人,他们才是真正的守孝者。我们只能做些精神、物质上的鼓励和道义上的支持,决不能指责和抱怨。<br>这件事,妻子也跟我提醒过多次:远离父母的孩子守孝,就是要维护大家庭的和谐,让老人安度晚年。<br>当母亲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我每天牵着妈妈的手到街上走,看起来我跟妈妈很亲近,却把妻子排挤在一边了,让妻子没有尽孝的机会。 妻子不止一次说过我:“其实我与你娘没有矛盾,你娘袒护你也源于母子天性。可是你夹在婆媳中间没有摆好自己的位置。你挣着尽孝,把好吃的留给你母亲,甚至把主卧也留给你母亲睡。想想看,作为妻子的我会怎么看?你把本该由儿媳尽孝的活儿自己全抢过去,把我的床也抢过去,让你母亲成了我的对立面和我的仇敌。”<br>“你以为我不知尽孝?不说为别的,就说为了我们的儿子,我也理该积德尽孝。可是你让我无事可做,你将我置于何地,让我情何以堪?”<br>“儿子对母亲尽孝,是做外援工作,上前线的是儿媳。你应该鼓励和支持我去孝敬你妈。当妈发牢骚的时候,你不应该袒护老人,应该坚定地站在妻子一边,否则我会认为你们母子合伙欺负我这个外姓。” 妻子的话,掷地有声,句句在理,振聋发聩。<br>其实,这也是哥嫂心里对我的怨言。只不过妻子当面和我吵了起来,而哥嫂虽然没有直接向我抗议,却把不满间接地发泄到老人身上。<br>如果当时我做得聪明点,应该把尽孝的机会留给妻子和哥嫂,坚定地站在他们一边,我们的大家庭才能真正和谐。这才是真正的尽孝。 但我当时没有领悟到这点,而是让错误一直延续,让我妈受了很多冤枉气。每次去看妈,只是跟妈妈非常的亲近,而忘了跟哥嫂的交流,全然没有考虑他们的感受,只顾自己怎么去尽孝。表面上我尽了孝,让别人看到了我牵着妈妈的手,也确实让妈妈当时感到开心,但是实际上我害了妈。因为我一走,哥嫂必然会迁怒于老人。因为村里人越说我尽孝,他们越会背负恶名。虽然我尽了孝,但我却造了孽,害了亲娘。<br>可惜当时我沉浸在别人的赞誉声中,洋洋自得,却不知自己一次次害了妈。 身在异乡,最担心的事就是母亲的身体,生怕半夜接到哥嫂打来的电话。因为母亲年事已老,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br>当我焦虑难耐和忐忑不安时,我就给家里打了电话,给母亲问安,嫂子总是带着慈祥的语气说:“娘好得很,能吃能睡。”<br>一颗悬着的心顿时落地了。<br>别看哥嫂平时对妈妈凶巴巴的,但在妈妈生病的时候,他们说话特别柔软,这个我能感受到。<br>怪了多年哥嫂,也恨了多年自己的妻子,总觉得他们没良心,对母亲无情无义。现在想来,是我冤枉了他们,我要还他们一个公道:他们才是真正的孝子和孝儿媳。<br>此刻,我只想对哥嫂和妻子说: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们,我爱你们! 人性是复杂的,没有绝对的好坏。不要去责怪谁,埋怨谁,上天自有公道。只要做好自己,发生的事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我们统统接受。<br>哥啊,我们要把自己的家建设好,做好自己的事,才对得起已故的父母。<br>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当初为了建设国家,我们舍小家顾大家,背井离乡,四处漂泊,拳拳赤子之心,唯天可表。<br>树高千丈,终究要叶落归根;地位再高,最终也会回归尘土。<br>兄弟姊妹情无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div><br></div><div>致敬我的哥嫂和亲人!<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袁运录</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2022年4月19日晚</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写于江西余干县城</div></div> <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