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凋零的井冈兰 <p class="ql-block">伍若兰</p><p class="ql-block">伍若兰(1903年3月 -1929年2月12日),女,革命烈士,湖南耒阳县(今耒阳市)城郊九眼塘村人,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8岁入私塾,12岁入耒阳县女子职业学校。</p><p class="ql-block">1924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p><p class="ql-block">1925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共产主义青年团耒阳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县农会妇女部部长。</p><p class="ql-block">1928年2月底,伍若兰和朱德在耒阳县结为夫妻;同年3月参加红军。先后任耒阳县妇联主席、红四军政治部宣传员、前委工农运动委员妇运科长等职。[1][2]</p><p class="ql-block">中 文 名 伍若兰</p><p class="ql-block">国 籍 中国</p><p class="ql-block">出生日期 1903年3月</p><p class="ql-block">逝世日期 1929年2月12日</p><p class="ql-block">毕业院校 第三女子师范学校</p><p class="ql-block">职 业 红四军政治部宣传队长</p><p class="ql-block">出 生 地 湖南耒阳</p><p class="ql-block">信 仰 共产主义</p> <p class="ql-block">兰花 又称“井冈兰”,井冈兰是兰花中的名贵品种,观赏价值极高,被称为“花中君子”。多用于草药,根、叶、花都可人药,有理气、明目、和血、利湿、消肿等功效。</p> <p class="ql-block">“井冈山上产幽兰,乔木林中共草蟠;漫道林深知遇少,寻芳万里几回看。”这首咏兰诗是1962年76岁高龄的朱德委员长重上井冈山时写下的。下山时,他什么都不要,只带走了一株井冈兰。曾经统帅千军万马的朱德元帅,一生写了近40首关于兰花的诗词。他为何对兰花情有独钟?因为这背后,铭刻着一段缠绵的恋情,寄托了他对革命伴侣伍若兰的无限怀念。</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在讨论兰花有哪些品质,代表着什么情节。</p> <p class="ql-block">孙依婷同学饰演的老师在为同学们讲述伍若兰的英雄事迹</p> <p class="ql-block">1929年2月2日,红四军军部遭到国民党军刘士毅部的突袭,一瞬间,驻地周围枪声四起,眼看敌人的包围圈越缩越小,伍若兰万分焦急。她深知红军里可以没有自己,但绝不能没有毛泽东与朱德,身怀有孕的她自告奋勇地担负起掩护撤退的重任,率一部分战士从敌人侧翼进行突击,把火力引向自己。</p><p class="ql-block">部队成功突围了,而伍若兰在撤退时腿部中弹,不幸被俘了。</p> <p class="ql-block">蒋介石饰演者唐轩正在接由易贝宁饰演的刘士毅打来邀功请赏的电话。</p> <p class="ql-block">伪敌刘士毅一面向蒋介石邀功请赏 一面向巾帼女将伍若兰进行严刑拷问。</p> <p class="ql-block">敌首刘士毅得知抓捕的是朱德的妻子,欣喜若狂,把伍若兰押解到赣州,连夜亲自审问:“说,朱德和毛泽东在哪里?”“在红军的队伍中,在人民的心里!”伍若兰高声回答。刘士毅眼睛都气红了,疯狂地叫嚣着:“打!给我狠狠地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伍若兰被折磨得死去活来,但她始终没有透露半个字,气急败坏的刘士毅走到伍若兰身边,压低了声音说:“你已经落在我们手上,还想逞能?只要你能自首,或者公开声明和朱德脱离关系,我不仅可以保你不死,还能给你高官厚禄!”啊呸!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伍若兰不为所动!刘士毅急了,冷笑道:“哼!就算你不为自己着想!那总要为你肚子里的孩子想想吧,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孩子,我的孩子……”伍若兰心如刀绞,但很快,她斩钉截铁地说道:“共产党人从来不怕死,为人民解放而死最光荣。要我和朱德脱离关系,休想!若要我低头,除非日头从西边出,赣江水倒流!”抽鞭子、踩杠子、灌辣椒水、坐老虎凳……妄图得到红军大部队去向及重要机密的敌人用尽一切残忍手段,始终一无所获,终于恼羞成怒,对伍若兰下了毒手。</p> <p class="ql-block">2月12日,宁死不屈的伍若兰一步步的走向刑场。忽然,她发现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的兰花。她心头一动,脚步停了下来,微笑着看了看那些花儿,说:“我死了,唯一的愿望就是革命早日成功,祖国的大好河山都盛开着美丽的兰花。”而后,她从容而立,刽子手右手一挥,大刀寒光一闪,兰花上,溅满了殷红的鲜血……毫无人性的刽子手剖开她的腹部,将婴儿取出,剁成碎片……又将她的身子劈成四块,浇上汽油焚烧,把她的头颅挂在赣州城门示众,最后又将她的头颅押送到湖南,在长沙悬挂了20天。</p><p class="ql-block">这朵圣洁的兰花被敌人摧残了,牺牲时年仅26岁。</p><p class="ql-block">“烈士碧血洒大地,化作幽兰吐芬芳。”如今的井冈山,兰花依旧盛开,而伍若兰宛若一朵永不凋谢的兰花,永远绽放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充满幽香。</p><p class="ql-block">在战火硝烟的年代,多少烈士抛头颅、洒热血,却尸骨无存、片影未留。现在井冈山茨坪雕塑园塑立伍若兰烈士铜像,其音容笑貌只能取自多年前二哥伍万春按照耒阳风俗为其母烧制的陶瓷半身像。随着时光的变迁,那段激荡的年代也褪去了它原有的色彩,但那些革命先烈们却值得我们永远缅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