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研修伴随我们成长,主题研修的道路上我们一次次采撷芬芳,共待研修之花开,4月19日中年级语文研修组开展了主题研修“一探一得”活动,研修组的每一位成员都在研修的探索课中有很多的收获想与大家分享交流,活动在王卓副主任的主持下拉开帷幕,下面大家欣赏一下我们精彩的交流片段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 海上日出》一探一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王丽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根据“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研究”的主题,我围绕这一个主题设置了问题,如“作者写了哪几种天气情况下的海上日出?”然后指导孩子们找出作者按晴天、有云时、有黑云时的顺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在第2和3这两个自然段,同样根据我的个人研修主题“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研究”,我设置问题:“作者写出了海上日出的哪些变化?圈画关键词句。”并让学生找出海上日出的变化,晴天时: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颜色的变化,转眼间和慢慢地有冲突吗?指导朗读,读出感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其实我们之前学习的时候仅仅学习了文章的顺序有时间顺序和空间的顺序,而这一节课特别突出的是写景物时也有写景物的顺序,而且这一单元的写作也是写景物,也可以练习按顺序写景物的方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琥珀》一探一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林红娟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课的开始,我出示从网上下载的一些琥珀的图片,激发学生对它的想象,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让他们观察琥珀的特点,进而导入课文。本节课我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带着想象进行学习探究。第一步:依托关键词句展开想象,对描写琥珀形成过程的关键重要的句段,进行概括、批注。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学习,然后想象琥珀形成过程中可能发生什么?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地词句展开想象第二步:找到作者对课文中的想象。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指导。如:琥珀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课文中哪些是想象的,哪些是真实的。第三部为课文留白,在课文的情境基础上展开想象,充分利用生动有趣的写作手法。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可以由上述条件推出其他琥珀的形成过程,如果加上自己的想象就会有一篇像课文一样的美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白鹅》一探一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刘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抓住“白鹅的高傲体现在哪”这一线索贯穿教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学中我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读书、思考、感悟相结合,在积极主动的阅读活动中,理解和感悟白鹅的高傲,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童年的水墨画》一探一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王瑞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结合“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这一主题,在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句子,比如抓关键字词换一种说法:“在人影给溪水染绿了”一句当中,一个“染”字是点睛之笔,可以让学生以这个关键字为抓手,体会它的妙用。又或者联系上下文连接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学生可能会疑惑,人影为什么会碎,草地上为什么会有蹦跳着鱼儿和笑声,那么当我们联系上文中“吊杆上立着一支红蜻蜓”,我们不难发现,原来孩子们是在溪边钓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那么通过这一课的教学,学生在面对难以读懂的句子时,不再像以前一样回避、绕道而行或者是留待老师来解决,而是积极的把老师交给他的这些方法,从大脑中调出来,自己边读边研究,学以致用。帮他们习得了方法,他们便会迫不及待地尝试,学生愿意挑战自我攻克这些语句的难关,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在教学中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方法远比教什么知识更加重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研修让我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我们带着期待而来,也将载着收获而归,研修路上我们一直都在……</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