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草木盛,碧螺春茶味醇酽

小花

<p class="ql-block">我的家乡在雪堰,一个山清水秀、物产丰饶的鱼米之地,水,是太湖水,山,是龙泉山。</p> <p class="ql-block">时光跌跌撞撞,季节来来往往。谷雨生万物,在春风的和暖里,有⼈抒写着童话、有⼈描画着爱情,而我的父亲母亲,在忙碌着那片碧绿……</p> <p class="ql-block">龙泉山脉太湖水边的安山头,是我家的茶园。我难得的起了个早,邂逅了清晨的她。新鲜的空气夹杂着阵阵香味,不知名的鸟儿在叽喳呼和,父母几乎每天天不亮就开始忙碌了!退休的工程师六叔看自己的二哥、二嫂太辛苦,也来发挥余热、帮忙采茶,有时五叔也会来帮忙。犹记得小时候,这片栽的是山芋还不是茶树。时光翩跹,昔日的老水库已经变了个样,茶园旁地泥泞小路已经变身高速公路,车水马龙。</p> <p class="ql-block">今年三月初到清明前后天清气朗,只飘了一两天毛毛雨。连续二十多天的大太阳,对于短暂的春茶季来说,那是多么难得的上天恩宠!偶尔有那么几天,气温突然窜升,仿佛从料峭春寒一步跨入了炎炎夏日,但湿度和光照还是合时宜的。尤其是,内含物质的积累,达到了高位运行状态。寂寂冬藏久,春来物自华。积攒了一个冬季的能量,也在这个时段里爆发出惊人的力量。此际,茶叶里的氨基酸和茶多酚的含量较为均衡。很多人晚上喝了茶会睡不着觉,那就是了,积蓄了一年能量的老茶桩输送给嫩芽的能量是多么巨大。</p> <p class="ql-block">茶园位于山脚下,四周被竹林和各种树木环绕,父亲隔两三年便会捂一些黄豆粉沃土培肥,从不施化肥农药。茶叶每年差不多在清明节前后采摘,4月20日左右就基本结束。不做夏茶,不做秋茶,更不做冬茶。也就是说,全年只采20多天的茶,不存在过度采摘。这样的有机茶,不好喝都难。</p> <p class="ql-block">整整一天,父母和六叔一直在采茶叶,我在田间拍拍照、散散心,就像小时候一样。父母到地里干活,把幼小的我放在田埂上玩。他们时不时瞥我一眼,方便照应。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采,天呐,太难了!只有质朴的他们才能够这么辛劳,小时候别的父母都不让孩子读书、早点回家帮忙干活时,我的父母再忙、再累也不要我帮忙,只要我读书。读书也苦,可是读书的苦与干农活比那就是玩了,如果没有父母的坚持,我现在可能是个山蛮婆了吧。绿海香风处,遥遥一岭茶。不管下雨还是太阳,采茶叶的这段黄金时间,父母从天黑出去、到天黑回家,2人一天采1斤多茶叶,加上前期维护茶树费很多功夫,之后采茶,炒茶叶……别说1斤卖800元,即便是8000元,我宁愿不喝、也不想赚这个钱啊!</p> <p class="ql-block">以前没手机、更没有相机可以记录,现在有了条件,我就喜欢在父母采茶做茶时这里拍拍、那里拍拍!看哪,茶枝上每一片老叶的根子里都会长出一棵小嫩芽,有的一枝上可以多达10多个,碧绿发嫩、风中摇曳。清明前采的春茶我们称为“明前茶”,很金贵,为啥呢?因为太少了,天气还冷着,芽还没长出来,只有极少的一部分芽,那是最顽强、健壮的几颗芽,先冒出来,被采摘下来制成了最早的碧螺春。清明过后,气温升高,小芽们才苏醒过来,争先恐后地冒出来,一般就采到谷雨节气,称为“雨前茶”,谷雨过后虽还有芽冒出来,看着也还嫩嫩的,但是不再采摘,即便采下来也是制成“草青”,入口比之前者不免落了下风。今年父母的碧螺春采到4月18日,谷雨前两天,19号也采了些,制成草青自己喝,味道也很醇厚饱满,色味甘新气芬馥。</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块茶树田在村后,有片竹林,还有条蜿蜒的小河。我小时候全村淘米、洗菜、洗衣服都在这条小河里,也曾是孩子们的天然游泳池,一到夏天,村里的孩子都会赤条条在这河里游泳跳水撒欢。离河不远就是一排坟墓,孩子们连后门口都不敢去,总想象着会有鬼来把孩子抓了去。现在,我成了一个唯物主义者,从科学角度来看,那片地里还特别肥沃呢!</p> <p class="ql-block">今年,75岁的母亲一颗牙都没了,像极了我记忆中的太婆。我出生时太婆就一颗牙都没了,从没见过她有牙的模样,现在,母亲都成太婆的模样了,想想,就泪眼朦胧了……</p> <p class="ql-block">花花每天都跟着父母到茶树田里,太阳太大,晒得热,它就躲在茶叶的缝隙间,哪儿凉快就在哪儿趴着,只要一喊就到你脚边来了,摇晃着小尾巴!聪明乖巧善良的小可爱!</p> <p class="ql-block">父母还是传统手工制茶,即使是机械几乎全面取代手工的今天。父亲早就准备好的柴火码得整整齐齐,我一看就会感动到落泪,童年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一筐筐鲜叶从茶园里出来,到家后均匀晾摊到竹筛上,香气弥漫。然后就开始生火杀青,火候很重要,父亲掌控,不能太旺也不能太小,母亲戴着厚厚的棉线手套在锅上炒,温度高的能把人脸都熏得红红的,那是满足的红晕。</p> <p class="ql-block">杀青的锅是倾斜着的,便于不停地翻炒。以前是每一锅都要个把小时,杀青和烘干一起,时间长。现在有了烘干机,可以减轻一点劳动强度,杀青和烘干分开做,杀好青的茶叶很湿,就要烘干,一边烘干一边揉,专业术语叫“揉捻”。这个揉捻环节要持续好久,有时要熬到深夜十一二点钟,这手工茶的制作,没点体力是干不来的,父亲力气大,他很照顾母亲,做啥都挡在母亲前面,母亲总有父亲保护着!</p> <p class="ql-block">最后到达精制环节:将杂质老叶等统统剔除,留下条索相对紧结匀整的干茶,就是成品了。泡一杯喝,清香甘洌,这披星戴月的辛劳,是不是也相当值得呢?!</p> <p class="ql-block">父母俩人加起来152岁了,坚持自己种、自己采、自己炒,纯手工制作,做女儿的,每年这个季节帮父母卖茶叶,跟他们的辛劳比起来不算什么了。一开始推销茶叶还很难为情,可是,我的同学、朋友都很帮我,还劝我不要难为情,说那是父母的劳动成果,东西又那么好,喝了也放心的,我的心里怎么不暖暖呢!在此,再多感谢的话都不足以表达我内心的感恩!真心感谢好评父母茶叶的亲们,感谢~</p><p class="ql-block">还要特别感谢三叔,在我小的时候很多年一直是他帮着父母卖茶叶,他退休后这个任务就落到了我的肩头了!</p> <p class="ql-block">茶叶采摘结束后,就要把老枝割掉,这是一个不算轻的体力活,以前是镰刀割,只有父亲割得动,母亲就不参与了,现在有了电动割刀,要比以前效率高多了,但是驾驭割刀也是个有点技术含量的活,父亲心灵手巧,新事物很能接受。割完了都堆在晒场上,几天后捆扎,存放着当柴火烧,总能发挥它们的余热!</p> <p class="ql-block">附:六叔的话</p><p class="ql-block">品碧螺春茶:一闻、二看、三喝。喝茶的效果用一句话表达:口吐芬芳润心田,养身醒脑精神爽。</p><p class="ql-block">采茶活动:</p><p class="ql-block">曾经的农民的我切身体谅到农民的辛苦,微薄的田地收入全是辛勤劳作中用汗水换来的。茶田树需全年细心管理而采到品相好的 1~2批嫩芽茶叶就清明前后二十几天时间。所以抢时机争速度是共识,我回去采茶需转二趟车,来回车上时间就需3个多小时。帮哥嫂上山采茶大多是下车后直接到他们家茶田,自带干粮茶水,中午在田头树荫下用餐,时间5~6分钟就能完成饱肚补充能量的任务,这样可以节省出来约一个多小时来回赶路的吃饭时间,以尽量多采一些茶叶而感到高兴满足。</p><p class="ql-block">看小花的美篇,看到了小花对茶的细心观察和思考,且图文并茂,优美文思表达值得欣赏。谢谢小花对家的热爱和对父母长辈的孝顺贤德。非常棒!</p> <p class="ql-block">拍摄:小花</p><p class="ql-block">文字:小花、佳敏</p><p class="ql-block">出镜:父亲、母亲、六叔、花花</p><p class="ql-block">地点:雪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