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黄昏将即,我背着相机走进了初春的大山。走在崎岖的山路上,遇见已经结束拍摄的摄影人,他们友善而又嘲笑的对我说,刚才的光线可好了,你怎么才来。我只是微微一笑。碰见收工的大哥,投来一种诧异的目光,这人是不是精神不正常,这么晚了,只身一人,进山干什么。心想,我的想法与快乐你不懂。</p><p class="ql-block"> 这个地方距离我当年下乡的生产队不远,“农业学大寨”的年月,在瘠薄的山地上修起了梯田,栽了许多容易成活的杏树。如今,改良的果树品种繁多,而这些当年被视为宝贝的杏树,已经无人问及。在古老的村落里,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固守田园的老人,在房前屋后种点儿瓜果梨桃,散养些鸡鸭猪羊的,自给自足,倒也清闲自在。</p><p class="ql-block"> 走进大山,即将散落的杏花,在乌云的笼罩下,显得是那样的洁白无暇,是那样的令人钦佩。这些几十年的老杏树,见证了农村的兴衰与变化,是第一个向人们报来春天讯息的使者。在荒凉的山坡上,用它那枯老的躯干,述说着它曾有过的辉煌与艰辛。经历了多少次风霜雨雪的洗礼,经受过多少个严寒酷暑的历练,每逢初春时节,它依然如期的绽放花蕾,显现出一种不挠不屈的精神和永恒的生命力量。</p><p class="ql-block"> 在今天的画面中,翻滚的乌云,衬托着花的美丽与坚强。古老的民宅,记录着它的历史与沧桑。放牧归来的女子,方显出这里人们的勤劳与淳朴。林间的小路,刻录着人们生生不息的脚步。倒塌的梯田,印记着它曾有过的辉煌与精神。</p><p class="ql-block"> 这些元素的呈现,使我有了灵感与理念。年年岁岁花相似,忙忙乎乎片相同。怎样拍才有意义,怎样看才有故事,也许这就是我用不同视觉,走进这个春天的理由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