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4月19日,兰兰幼儿园组织全体师幼开展防拐安全教育演练活动。</p><p class="ql-block">活动中,疫情原因只有请保育老师扮演'人贩子'对幼儿们进行“拐骗”。参演者们根据老师的安排,恰当的运用骗术和行骗时的语言、道具诱骗孩子。</p><p class="ql-block">首先针对的是大班小朋友,我们预想大班的幼儿肯定不容易被骗,于是我们想到了用玩具作为“作案工具”,但是大班幼儿的表现让我们有些诧异。竟然轻易的“被拐”,到底是“人贩子”的“骗术”太高明,还是幼儿的防范意识太低呢?接下来是中小班的宝宝们。没想到小班的幼儿防范意识更为薄弱,自我保护意识几乎为零,几颗糖糖、几个玩具、几句话,外界的诱惑让幼儿毫无危机感,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我们不禁担忧。</p> <p class="ql-block">活动结束后,张老师对幼儿被骗的情况给予说明并安抚幼儿,告知幼儿“被拐被骗”的严重后果。并教导幼儿记住安全常识:不吃陌生人给的零食、饮料,不要陌生人给的玩具,更不能随对方离开,有陌生人来幼儿园就要向老师报告,记住报警电话(110),记住爸爸妈妈的姓名和手机号码,出门要拉住妈妈的手。</p><p class="ql-block">此次“防拐防骗”的安全演练活动,对幼儿、教师都是一次特殊的经历,提高了大家自我保护能力以及对外防范意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