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平安区一幼集团通过持续的课程改革实践,老师们的课程意识正在觉醒。这种觉醒表现为教师尝试以儿童的视角来发现课程内容,以儿童的立场来审视课程价值,以儿童化的方法来优化课程实践,不断追求课程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在我园“关心周围世界”项目课程中,“有能力的学习者”的儿童形象在一个个有温度的、有生命力的班本课程、五大领域基础课程和“成长故事”中得以彰显。</p> 班本课程前审议 <p class="ql-block"> 幼儿园课程审议是针对课程实践中的问题展开的,也是课程问题得以解决、课程决策得以形成的过程。课程审议能引发教师对自身工作和思想进行深入总结,也能引发教师对理论知识深度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我园业务副园长孙全红带领全体教师,借助PPT多媒体课件从课程目标、课程资源、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环境和材料五个维度审议课程案例的适宜性和有效性。</p> 班本课程中审议 <p class="ql-block"> 在课程审议中老师们交流思想、碰撞观点、审视日常、质疑思辨。通过课程审议,我们发现在课程故事中,当教师相信“儿童是有能力的学习者”时,就会以更大的信任和热情赋权并支持、助推儿童的学习与发展。</p> 班本课程案例分享 基础主题后审议 <p class="ql-block"> 五大领域基础课程是目前我园课程建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为提升我园教师对基础主题的审议能力,能根据本地区本园实际情况对主题方案进行适宜的取舍与调整后进行有效实施。我园进行第一主题现场审议活动。</p> <p class="ql-block"> 各年段教师围绕各自年段的主题活动内容,从该主题内容的路径如何实施;幼儿能力水平和发展需要;从主题切入点,班级资源;从选材的适宜性和教育性各抒己见,从多个角度主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调整和改进建议。</p> “成长故事”交流分享 <p class="ql-block"> 以观察为基础的儿童发展评价已成为幼儿园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将“激励与评价”作为幼儿园教师应有的重要专业能力之一。“学习故事”特别强调要“关注幼儿日常表现,及时发现和赏识每个幼儿的点滴进步,注重激发和保护幼儿的积极性、自信心;有效运用观察、谈话、家园联系、作品分析等多种方式,客观地、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幼儿”。</p> <p class="ql-block"> 我园教师通过对16班的“成长故事”现场审议和严桂华老师的优秀“成长故事”案例分享教研,让老师们在“关注、识别、回应”中,进一步感悟学习故事是支持儿童进一步学习所进行的评价,而不是对学习结果的测评,它是形成性的,关注的是学习过程,是课程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平安区一幼集团在一系列的课程审议现场,老师们从重视教师的教转变为重视幼儿的学,认识到幼儿园的课程不能再局限于集体教学和区域游戏,应该给予幼儿更大的感受和探究的空间,老师要调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和机会,让孩子参与其中,自然而然地获得经验。课程越来越多地凸显了儿董的主体地位,注重儿童视角下的学习价值。可见,教师的课程观念在不断更迭,他们拼弃了原有高控式、假项目的课程观念,建立起综合性、生成性、动态性的课程观念,能够更加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由此,幼儿园课程建设也就能够越走越稳!</p>